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232 道试题

1 . 小鑫在阅读历史杂志时看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 小鑫试图进行进一步探究“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1.针对“统一”,小鑫知道中国古代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是(     )(单选)
A.周朝B.秦朝C.汉朝D.唐朝
2.中国文化中很多成语往往都涉及到历史典故。小鑫在探究“走马观花”、   “金榜题名”这些成语时,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关(     )(单选)
A.察举制B.三省六部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3.小鑫认为,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也来自于源远流长的学术文化。小鑫制作了一条时间轴,请帮助他完成相应时空的配对 (相应序号填写字母)
A.程朱理学                  B.心学                    C.孔子
D.《黄帝内经》            E.韩非                    F.《农书》

4.如果从“多源”角度来看,小鑫认为中华民族是经过长期民族交流、融合而形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过一次较为深入的民族融合进程,按照小鑫的格式协助他完成资料卡
事件名称(全称):①____
措施:1.自平城迁都至②____;2.鼓励胡汉通婚;3.改汉姓、说汉语……
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③____。
举一反三——列举一件我国古代促进民族交流交往的史事:1.汉朝昭君出塞;2.④____;3……
5.根据探究,小鑫认为“多源和一统的格局,此二者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从“多源”和“一统”的角度出发,谈谈你对小鑫所得结论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以日期命名时事,是历史概念的重要来源,镌刻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以下是小黄同学在搜集“历史上的今天”相关资料时,找到一些以日期命名的史事:

①“八·一三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九·一八事变”   ④“一二·九运动”

1.请按照发生时的时序先后,对上述史事排序(     )(单选)
A.③①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④②
2.请将下列历史评说与史事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A. “八·一三事变” B. “七七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一二·九运动”
(1)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2)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4)国民政府奋起反抗,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3.请依据以上史事提炼一个主题

自邮票问世以来,举凡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文化的、军事的重大事件等,几乎在邮票上都有反映,故人们称邮票是“连续不断的历史记录”和“微型博物馆”,在历史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以下是小黄同学收集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发行的三枚邮票。

4.请指出上述纪念邮票中的“双十节”、“八一五”和“双十二”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
5.请依据邮票上的日期或主题,判断上述三枚邮票发行的具体年份。
① A.1945年                 B. 1946年                 C. 1948年                 D. 1949年
② A.1945年                 B. 1946年                 C. 1948年                 D. 1949年
③ A.1945年                 B. 1946年                 C. 1948年                 D. 1949年
6.请提炼三枚邮票所反映的时代主题。
7.完成时间轴的填写:_____(本题等级考考生不做)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初期,各诸侯国基本上沿袭西周的法律。但是春秋末期的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就是郑、晋两国最早出现了“铸刑鼎”事件,公布了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中心的成文法律。郑、晋两国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向封建制过渡的道路上比其他诸侯国先迈进了一步,因此,成文法最早在这两个诸侯国产生。此外,春秋末期教育制度的变化也为郑、晋两国公布法律(“铸刑鼎”)提供了条件。西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春秋末期,私学大兴,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加上郑、晋之地本来就是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沉积带,具有良好的文化传统。因此,公布法律之事有可能最早在这里出现。

——摘编自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太祖谕太孙曰:“此书(注:指的是《大明律》)首列二刑图,次列八礼图者,重礼也。顾愚民无知,若于本条下即注宽恤之令,必易而犯法。故以广大好生之意,总列《名例律》中。善用法者,会其意可也。”……太孙又请曰:“明刑所以弼教。凡与五伦相涉者,宜皆屈法以伸情。”乃命改定七十三条,复谕之曰:“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刑法志(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末期郑、晋两国“铸刑鼎”事件产生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太祖的立法思想。结合所学,分析明太祖赞同“太孙”所请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独立国家数量不断增多。在1943年至1984年间,有94个亚非殖民地脱离宗主国赢得独立,这些国家大约拥有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在1991年和1992年,苏联被15个继承国、南斯拉夫被5个继承国、捷克斯洛伐克被2个继承国所取代。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B.独立自主运动的影响
C.二战及战后冷战影响D.帝国主义势力的衰落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西欧中世纪中后期,新颖独特的“城镇”文学开始成型,商人和工匠开始创造出他们自己的方言文学。这些作品大多充满活力、纯朴幽默且篇幅短小,主要内容是对陈规旧习的嘲讽。“城镇”文学的出现(     
A.为近代自然科学所推动B.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D.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1825年,俄国青年贵族军官领导十二月党人起义。他们主张推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国,实行分权原则,实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行普选,确立信仰、言论、出版等自由以及发展工商业等。这反映出(     
A.启蒙思想在各国广泛传播B.俄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巩固
C.维也纳体系已经遭到破坏D.欧洲政治文化呈现重构特征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南北朝时期的学者竺道生传播涅槃学,试图让所有的人都相信佛教,宣扬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唐代天台宗的湛然和尚发展了前人学说并提出“无情有性”说,不仅人人具有佛性,连花草砖石也有佛性。这些主张(     
A.表明儒者复兴儒学回应挑战的必要
B.体现出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流频繁
C.为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创造了条件
D.折射出民族之间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8 . 15世纪,朝鲜世宗大王组织学者创造朝鲜拼音文字——谚文,并编成《训民正音》,以教导百姓发音识字。朝鲜大儒崔万里上书世宗大王,表示“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另做文字者,唯蒙古、日本、西蕃之类……今作谚文,是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谚文在朝鲜遭到反对是因为(     
A.士大夫竭力维护文化垄断地位B.中华文化主导了朝鲜社会生活
C.朝鲜认可宗藩体系的身份定位D.西学东渐之风激发了民族意识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怀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据《史记》记载,秦朝“凡为吏,皆有吏书”。秦朝吏书主要包括:官吏在平时工作中所记录下来的公文;向上级汇报工作所写下的报告;有关国家大事和社会现象的记录。这些均被当作官吏考核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秦朝(     
A.官吏职业素养较高B.官员施政有章可循
C.文书制度尊君抑臣D.吏治管理比较严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东印度公司发展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7世纪初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1603-1613年东印度公司进行了8次航行,这些航行经营纯利高达百分之二百

18世纪中叶

东印度公司开始了新的事业——殖民扩张,这直接影响到公司本身的收入构成,18世纪50年代,公司征收的税额超过贸易额

18世纪下半叶

178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弱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垄断地位的“印度法案”

19世纪上半叶

1832年,主张自由竞争的工业资产阶级在英国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大大增强了反对公司垄断的力量

19世纪中叶

1858年11月,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王”,宣布取缔东印度公司,把印度置于英国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根据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等整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析英国“取缔东印度公司”这一举措。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