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北宋末年有诗云:“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作为史料,该诗可以佐证泉州(     
A.海外贸易的繁盛B.积极鼓励海外移民
C.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D.渔业捕捞技术的提高
2024-05-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刊物,影响了恢弘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1卷第1号(1919年9月出刊,主编陈独秀)目录:

《敬告青年》

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

陈独秀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

高一涵

《妇人观》

陈独秀(译)

《春潮》

陈嘏(译)

《现代文明史》

陈独秀(译)

《青年论》

(译)

《艰苦力行之成功者:卡内基传》

彭德尊

《国外大记事》《国内大记事》《通信》《世界说苑》

第6卷第5号(1919年9月出刊,主编李大钊)目录:

《马克思学说》

顾兆熊

《俄国革命之哲学的基础》(下)

起明译

《药》

鲁迅

《诗》

胡适、陈衡哲

《马克思研究》

含陈启修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贞操问题》、源泉的《马克思唯物史观》和《马克思奋斗的生涯》

《马克思传略》

刘秉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

李大钊

《巴枯宁传略》

克水

《老子的政治哲学》

高一涵

《随感录》

唐俟、张赤

——倪延年《〈新青年>杂志三次转变与共产党新闻事业起源标志》


(1)两则目录中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诉求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化?
(2)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对中国民主革命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3-11-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从中国厦门进口茶叶。1658923日,英国《信使政报》刊登了第一个茶叶广告。18346月,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委员会秘书乔治·戈登,受委派前往中国执行盗窃茶树茶籽任务。1848185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派遣茶叶大盗——英国人罗伯特·福琼多次进入中国,窃取了中国的种茶技术、制茶技术。19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大量种植茶树,并引入机械加工。到1888年,英国人已经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主导者。

——摘编自刘勇《中国茶叶与近代欧洲》

材料二   17世纪末,珍贵稀少的中国茶在英国属于上流社会的奢侈品。1663年,英国政治家和诗人埃德蒙·沃勒发布《饮茶皇后之歌》,是英国的第一首茶诗。在18世纪的英国,民主、饮茶、咖啡馆是三位一体的东西……有茶水供应的咖啡馆成了公众的讨论地点,在那里既能闻到茶水的芬香,又可听到丰富多彩的演说。18世纪中期,茶、面包和黄油成了英国人早餐的“标配”。18世纪后期,茶叶价格大幅下降而走进英国民众的生活。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茶叶成为英国人的国民级饮料。自1860年开始,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每年召开近万人的皇家传统茶宴,将英国饮茶文化及下午茶风俗推至普及。英国大肆渲染茶叶的保健和医疗功能,饮茶之风盛行,中国的饮茶瓷器流行,并出现了诸多关于茶的文章,丰富了英国文学。

——摘编自《人类茶简史》

(1)依据材料一、二,简述中国茶在英国传播的历程。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茶对近代英国社会的影响。
4 . 下表是关于先秦时期两种生活现象的表述。
生活现象解读
《诗》曰:无酒酤我《诗》据承平之世,酒酤在官,和旨便人,可以相御也
《论语》曰:酤酒不食《论语》孔子当周衰乱,酒酤在民,薄恶不诚,是以疑而弗食
据此可知,孔子时代(     
A.礼崩乐坏的影响加深B.以农为本观念逐渐盛行
C.民营手工业地位上升D.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朝的科举取士中,试诗的科目非常少,而试“策”的科目较多:秀才科试“方略策”,进士科试“时务策”,明经科试“经义策”,其他明法、明算等亦各试相关学业之策。材料表明唐朝(       
A.关注官员的治国理政能力B.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C.扩大官僚政治的社会基础D.试图调整人才选拔的方式
6 . 边塞诗在唐朝诗歌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历史地位。岑参在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期间写下“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西门伫献捷。”该诗反映出(     
A.军镇的设置巩固了边防B.边军战斗力普遍提高
C.唐朝形成外重内轻局面D.西北边患问题已解决
7 . 南宋时,江西有府州县学76所,浙江74所,福建56所,数量和密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至于进行童蒙教育的乡学、私塾,更是处处可见,数不胜计。农家子弟金榜题名者不乏其人,“三岁能言诗”、“七岁能成诵”的神童也屡见不鲜。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南宋政治中心在南方,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
B.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C.经济重心南移,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理学的兴起,儒家士人积极投身于基层教化
8 . 宋朝·流动的王朝。

材料一   百物周流

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两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72家,……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 《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四民流动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宋代汪洙神童诗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

——摘编自(宋)朱彧《萍州可谈》

释其耒耜(指农具)而游于四方,择其所乐而居之。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京(开封)的经济景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社会呈现的新变化并简单分析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盛唐边塞诗是唐诗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该诗派或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如“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或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如“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丈夫”“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这反映出当时(     
A.重武轻文的社会思想B.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
C.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D.主流价值观发生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白居易写有《胡旋女》一诗,题注:“天宝末,康居国(注:唐时西域国家)献之。”诗云:“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从作品可以推知,当时
A.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汇融合B.异域乐舞广受欢迎
C.商路为文化交流提供便利D.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