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10年,资政院议员以军机大臣副署制度为据连续质问其行政责任,要求军机处对资政院负责,军机大臣答复“不负责任“后,议员们掀起弹劾风潮,要求明定军机大臣责任,速设责任内阁,并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但这一弹劾因清廷反对而搁置。该事件(     
A.动摇了清廷的统治基础B.加深了清政府的认同危机
C.加快了清末新政的步伐D.反映了立宪与改良的分歧
2023-08-27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从空间维度上观察,西周的封藩建卫与商朝一样,也以王朝直属的周邦为中心,实行内服和外服分区管理。所不同的是,西周的分区管理模式与商朝相比,显得更加细密,从而使西周王朝超越夏商而达到王制国家的全盛。这主要是由于西周(     
A.实现了对地方事务的直接管控B.广泛实行宗法分封制度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政权D.完成了中央集权的构建
2023-08-27更新 | 192次组卷 | 6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巴黎公社彻底转变了政治组织和政治形式的理念,将一种新发现的政治形式变为现实,与一切旧有压迫性的国家组织的历史断裂。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巴黎公社(     
A.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B.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C.实践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2023-07-06更新 | 72次组卷 | 6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致来说,汉代张骞通西城之后、盛唐时代西域宗教文化汇集长安之日、元代建立横跨亚欧大帝国之时,以及明清时期西方商业及宗教势力纷纷东来之际,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四大高湖,此外还有小的高湖或低湖。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中西交流从未中断过,官方使节没有了,民间高贸关系犹存,陆上交通阻隔了,海上往来仍在。

——横编自张国刚《胡天汉月映西洋;然路沧桑三千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23-05-01更新 | 75次组卷 | 5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5 . 冷战时期,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曾不得不离开西方,成为中立国家;后来他们顺利加入欧盟。前华沙条约组织的天主教和新教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也成为欧盟成员国,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多次申请加入欧盟,却总因多数成员国反对而遭拒绝。材料意在说明(     
A.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困难重重B.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政治合作的意义
C.冷战思维阻碍了经济全球化D.欧盟的内部矛盾影响土欧关系的发展
6 . 据统计,1920年西方直接统治了全球大约2550万平方英里(全球陆地面积,南极洲除外,共52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将近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半。到1993年,西方控制的领土减少了一半,大约只有1270万平方英里。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B.欧洲文明日渐没落
C.西方的霸权体系的解体D.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7 . 19世纪初,欧洲的君主们开始在尚不成熟的行政管理系统的帮助下直接干预大学事务,大学逐渐隶属于行政当局,政府也将大学的管理视作国家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其结果是,虽然为数众多的天主教神学院再度扩张,但也难以为继,并最终在公共教育中消失。上述变化表明,欧洲(     
A.政教合一的局面正缓慢消失B.大学的世俗化趋向明显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渐形成D.二元政治格局濒于瓦解
2023-05-01更新 | 183次组卷 | 6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普罗旺斯抒情诗是法国中古文学的代表。这首诗中,以情爱为中心的内在感性诉求逐渐压倒了以圣爱为旨归的超验价值规约;作者也将对于神性的献身转换为对于人性的献身,将彼岸的超验的幸福许诺置换为此岸的经验的爱欲欢愉。该材料可用来佐证(     
A.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B.文艺复兴的历史传承
C.浪漫主义的历史渊源D.宗教改革的现实意义
2023-05-01更新 | 203次组卷 | 7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9 . 在南北朝这个人们很难对朝廷忠心耿耿的时期,中国又与一种陌生的思想相遇。这是一种扩展方式超越了所有已知政府,把其教义传遍整个亚洲的思想,它使中国人见识到一种对生与死,人性和宇宙万物等已有概念全然不同的理解方式。该思想在这一时期的盛行(     
A.促进了儒学的思辨化和哲学化B.得益于统一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C.推动了三教合一局面正式形成D.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2023-05-01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时期,私人手工业和商业遭到严重破坏,一个阶段几乎陷于停顿。货币骤减,基本上不通行,布帛成为主要的交换媒介。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在董卓罢五铢钱31年后,下诏恢复五铢钱,但只过半年就不得不宣布作废。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因“人间巧伪渐多,竞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乃更立五铢钱。至西晋时,商品经济有所恢复,钱又成了富人追逐的目标。当时商业发达的地区局限在洛阳和长江流域,全国广大地区还是使用谷帛进行交易。南北分裂后,由于南北条件不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

——摘编自晃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万历时,“农事之获利倍而劳最,愚懦之民为之;工之获利二而劳多,雕巧之民为之;商贾之获利三而劳轻,心计之民为之”。当时吴中“缙绅仕夫多以货殖为急”,“明(朝)洞庭山消夏湾蒋举人某,屡试春官不第,遂效垄断之术,居积取盈,算入骨髓……不数年称高赀矣”。华亭徐阶做宰相时,“家中多蓄积妇,岁计所织,与贾为市”。至于商贾本人通过“急公议叙”“捐纳”等方式取得官位的,在晚明历史上更是不胜枚举。

——摘编自吴仁安著《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商业领域的新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02-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