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流通渠道局面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中枢的银行,必须相应地改革银行体制。19811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切实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强调中国人民银行要认真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责。1983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组织机构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国务院直属局级的金融经济组织,在金融业务方面受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为了强化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职能,进一步确立中国人民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法律地位,集中力量研究和做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资金管理,保持货币稳定,19839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这些业务由新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办理。这是银行体制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意义。
2022-07-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大西洋会议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名签发了一份电报给斯大林,他们在电报中答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军需品,并建议在莫斯科举行一次会议,拟订较为长期的计划。斯大林同意了这个建议。1941929日,英美联合代表团在莫斯科开始商谈。苏联提出他们需要的物资清单,西方国家的代表则说明他们可以答应提供每种产品的数量。议定书中列出美英两国提供的军需品,预定有效期为九个月,从1941101日起至1942630日止。这份议定书后来一般被称为《对俄国供应第一号议定书》。它并不包括任何现金费用的计算。就美国来说,这方面的交涉,随后将通过罗斯福和斯大林的一次交换信件来加以处理。114日,斯大林接受了这个建议。三天以后,罗斯福公布了交换的信件,并宣布苏联已取得租借援助的资格了。

——摘编自阿诺德·托因比[英]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联合代表团在莫斯科商谈援助苏联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斯福宣布苏联取得租借援助资格的意义。
2022-07-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初立,汉高祖废弃了秦的监御史制度。汉武帝中后期,中央统辖的郡县数量较汉初大增。为了避免形成新的分权势力,加强对郡县的控制,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把全国除三辅、三河和弘农郡以外的地区分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自京师去地方巡视所部郡国,检查吏治和地方治安。

——摘编自岳庆平主编《中国大通史》(秦汉)

材料二 地方监察是否保持独立和有效的功能,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制约作用。秦汉至明清的地方监察官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在地方行政官府内置监察官。如秦郡监御史、两宋州通判。二是在地方行政官府以外另设较大的监察区和专职监察官。两汉以后的多数地方监察官均属后一类。如西汉十三部州刺史,唐前期十道采访使、观察使,元行御史台和二十二道肃政廉访使司,明清十三道监察御史。此外,监察区划分范围大小,也会影响朝廷对地方官的监察效能。一般地说,监察区划较大,数量较少,便于朝廷指挥控驭。但相应地,区划较大,监察官难以尽巡辖区,也会造成监察漏洞。

——摘编自李治安《论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化和若干制约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设置刺史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汉至明清地方监察保持独立和有效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
2022-07-0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陆陇其(1630-1692),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曾任嘉定知县、灵寿知县,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四川道监察御史,次年告假归里,康熙三十一年卒于乡。陆陇其为官清廉,出言耿直,是以宦途蹙滞,但他在清朝理学界却享有崇高声誉,史称:其所著迷,实能发前人所未发,弗诡于正,允称纯儒。乾隆元年,特追谥为清献,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有清第一个从祀孔庙的理学名臣。陆陇其为学以卫道自居,尤对象山(陆九渊)六经皆我注脚的轻浮学风大加诋斥,认为率天下之人祸六经者,必此言也,提出必尊朱子而黜阳明,然后是非明而学术一,人心可正,风俗可淳。主张学者严辨儒学之真伪是非,强调格物对认知的重要性,格物之外无致知功夫舍格物而言致知功夫,则惟有良知耳。良知不可恃也,惟有主静耳,主静亦不可恃也

——摘编自李世愉、王政尧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陆陇其成为理学名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陆陇其从事理学研究的活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承上启下、趋向完备的时期。隋唐统治者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的旧制,革弊创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极大地加强国家的控制能力,从而也使皇权进一步加强,这是隋唐国力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为如此,隋唐的制度对赵宋以后的制度有深远影响。

——摘编自曹大为、赵世瑜等主编《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下)

材料二 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制度都较好地适应了隋及唐初的社会现实,在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制度的特点,列出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制度的影响,对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22-07-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模式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工业化的成就和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带动苏联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使苏联联在斯大林逝世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此外,苏联增加了对科学事业的投资,创建了大批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所,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创造了突出的科学技术成就。并且在全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培养出各类专业人才,全面促进了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吴怡冉《斯大林模式探析》

材料二   1985年的四月全会上,苏共中央提出了“加速战略”(即“加速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集中财力和物力,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购买西方技术,实现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加速”口号反映了苏联人民要求发展经济。缩小与西方国家差距的愿望,但这一发展战略仍然是不计投入成本的,只强调增长速度。忽视经济结构的调整,没有逃脱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片面增长的老路。198623月,苏共召开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在批准“加速战略”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苏联1986年至1990年及2000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反映了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层急于求成和好大喜功的心理:乐于制定宏大的战略,而不是艰苦细致、脚踏实地推进改革与发展。几年后,随着政治斗争的激烈,这些宏大的改革与经济发展战略便被束之高阁。

——摘编自张树华《苏联经济是怎样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一步步走向深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大力倡导宽容精神的代表人物就是约翰·洛克。洛克不仅由于反对君权神授、捍卫自然权利和开创三权分立理论而成为西方现代民主理论的奠基人。而且也以提倡宗教宽容而确定了英国启蒙思想的基调。1685年,洛克在一封长信中说:“任何私人都无权因为他人属于另一教会或另一宗教以任何方式危害其公民权利的享受。他作为一个人而享有的一切权利以及作为一个公民而享有的公民权,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论他是基督徒,还是异教徒,都不得对他使用暴力或予以伤害。”

——摘编自赵林《宽容·启蒙·革命》

材料二   1640年革命初期到1688年“光荣革命”前的几十年中。先是国王对议会采取不合作策略;继而是革命阵营内部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互不妥协;再后是议会妥协过渡,君主专制复辟,博弈过程总是以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而结束的。最后在“光荣革命”中,国王、辉格党、托利党以及两党内部各派,对各方利益要求理性地加以综合权衡,并在关键时刻和问题上适时地作出必要而适度的让步,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正和博弈效果,完成了建立现代宪政的历史伟业。

——摘编自程汉大《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博弈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启蒙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I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特点。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辽圣宗(983—1031年在位)耶律隆绪,自幼受萧太后“教训为多”,即位后常阅“唐高祖、太宗、玄宗三纪”,探讨“贞观、开元之事”,亲政后积极继承和发扬萧太后的改革思想和措施,主要内容有:把原来的奴隶改变为部族,使原从事捕鹰、冶铁的奴隶经过改编取得平民地位。诏令各级官吏秉公办事,毋将阿顺,贪暴残民者,立罢之,并终身不录。诏开贡举,录取进士杨佶等,十年共取士一百七十余人。修订法律原则,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用宽平代替酷法。鼓励民户垦荒,诏定均税法。圣宗在位期间,屡败宋军并订立“澶渊之盟”,出现中兴之治。

——摘编自顾奎相、陈涴《中国古代改革史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圣宗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圣宗改革的影响。
2022-07-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人在将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之后,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痛苦的摸索阶段来恢复国家机器的运转机制。英国学者贝蒂.肯波指出,从光荣革命到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国王和下议院的权力分配关系在不断变化着。其中1689年至1716年是国王和下院“确定关系”的时期;1716年至1783年是两者关系保持“均衡”的年代;在1784年至1832 年间,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遭到破坏。英国人在逐步收回王室实权的同时保留了王室,并充分利用了王室的传统地位,把它融入了英国现代政治体系之中,并最终使其成为政党、首相、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一种国家礼仪象征和半超越性质的各方利益的平衡点。

——-摘编自陈晓律《君权变化的含义一-英国近代政治转型的观念基础》

材料二   当我们回首法国大革命并注目于大革命后法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历程的时候,就应更加珍视这段历史的思想和理性价值,毕竟法兰西在近代所走过的路程不是简单的内部派别争斗、政变和军事战争,她所带给我们的更是法兰西民族从前现代国家转变为现代国家的心路历程。法国大革命虽然以暴力开始,但是领导这场革命的大多是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因而他们自然知道要弘扬的是启蒙思想中的核心要素自然法理论和天赋人权。当然,与英美革命相比,法兰西的革命者更强调创造而非传统,所以法国革命者开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制订宪法,革命的法兰西希望用一部成文法典-宪法来开创崭新的制度。

——摘编自周明圣(走向共和一近代法兰西共和制度确立与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人构建现代“国家的运转机制”的主要措施.并指出这种“运转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过程的角度,比较近代法国共和政体与英美新政体确立过程中的不同点,并分析法兰西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创立与发展的认识。
2022-07-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九江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这是对秦朝“收泰半之赋”的减轻。汉文帝“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至汉景帝二年十三年无田租。汉武帝时更改田制,将各地大小不等的划亩标准(多为百步一亩)统一定为240步一亩,亩的面积增加,而租额大体仍旧,这样田租占亩产量的比率实际上又大大低于三十税一。汉初赋的征收标准为:民年15至56岁,每年出赋120钱,称算赋,为置库兵车马。汉武帝时财用不足,增加了许多名目。汉初规定14岁以下(大多数时候起征年龄为7岁)出20钱(汉武帝时增至25钱),称口赋。《汉书》记载:“武帝征伐四夷,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汉仪注》记载:“民年七至十四岁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食天子,其三钱,武帝加钱,以补车骑马”,结果“民困重,至于生子辄杀”。成年男子为政府负担的徭役,主要有三种:一为“正卒”,指两年兵役,一年在本地,一年赴京为卫士;二为“戍边”,亦为兵役,一生中需赴边疆戍守一年;三为力役,每年在本地从事一个月的无偿劳动,一月期满轮代,是为更役,更卒可纳钱代役,称为“更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前期赋役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时期赋役制度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