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官吏作为秦朝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赋役的催征者,被百姓看作国家的化身和反抗的对象,再加上秦朝法律本就细密严酷,吏治逐渐败坏,使得官吏可以借法欺民,进一步增强苛法的破坏作用,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

                      ——摘编自王绍东《论统一后秦吏治败坏的原因及与秦朝速亡之关系》

材料二 秦王朝建立后,统治者没有以发展经济、安定民生为首务,而是为满足自身好大喜功的政治私欲……在击胡攻越的扩张战争中耗尽民财国力。

——摘编自高旭《记忆 反思 民权——〈淮南子〉视域中的秦末陈胜起义》


(1)史料一作者认为秦朝速亡的原因何在?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深层制度原因。
(2)归纳史料二中作者对秦亡观点的认识。你怎样评价秦朝“击胡攻越”的战争政策?
2022-09-16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南北校区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民生活保障建设。1948年,东北行政区委员会颁布的《东北公营企业暂行劳动保险条例》是我国在较大区域内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解放后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积累经验并奠定了基础。1951年,政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一位得知此消息的职工说:“社会主义好,生、老、病、死有劳保。”到195211月底,全国实行《劳保条例》的企业达2860家,职工320万人。1953年,政务院又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的决定》。1956年,全国实行《劳保条例》的职工达到1600万,比1953年增加了近4倍,签订了集体合同的职工有700万人,比1953年增加了10倍,合计共有2300多万职工享受了《劳保条例》规定的不同保险待遇。至此,享受劳动保险的职工占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职工总数的94%。1956年,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的生养死葬都有依靠。”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

(1)根据材料,概括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取得历史成就的背景。
2022-09-11更新 | 1932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傅抱石(1904年一1965年),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他擅画山水,他的作品构思精熟、意境深邃、魄力雄迈、笔墨酣畅淋漓,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他吸取古代各家山水技法的精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别是“抱石皴”的新技法更富创造性。作为江苏国画院院长,推动新山水画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把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一个历史的高潮,后来以《煤都壮观》为代表的社会性题材,在山水融合工业题材方面的努力,已经明示了现代山水画的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规律;以《镜泊飞泉》为代表的自然题材,则是北方山水在傅抱石心灵的震撼和映现。

——摘编自周銮书《江西历代名人传》


(1)根据材料,概括傅抱石绘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傅抱石艺术创作风格形成。
2022-09-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省重点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以其温和性和包容性化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期产生的诸多问题,逐步扭转了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给苏俄带来的不利局面,使得整个社会发展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新经济政策是“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

——摘编自舒新《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迪再探》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的新一代领导人在回到欧洲去的强大思潮中,不是继续寻求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而是盲目崇拜、全盘肯定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国家凭借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起来的实力,实施“超越遏制”战略,……结果,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摘编自黄宗良等《斗争·合作·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的表现,分析造成“严重挫折”的原因。
2022-09-07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奴隶主贵族的没落,“官学”的崩溃,士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他们其中一部分人变成了一批只能靠着自己过去掌握的“六艺”来谋生活的知识分子。与此同时,新兴地主阶级和小生产者阶级中也涌现出一批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周围团聚着一批门徒,成为了私学的首领,在思想言论上建立了自己的学派。

——摘编自周德昌《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

材料二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京师大学堂被迫停办。19021月,清政府正式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任命吏部尚书张百熙为官学大臣,负责筹办复校事宜。张百熙受命后,积极从校舍、图书、课程等方面为复校做准备。190210月举行了第一次入学考试,1227日,举行正式开学典礼。复校后的京师大学堂增设预备科(政科、艺科)及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1903年又增设进士馆,设学馆及医学实业馆,毕业生分别授予贡生、举人、进士头衔。

——摘编自杨波《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述京师大学堂复校初期的办学举措,结合所学,分析1902年京师大学堂能够复校的历史条件。
2022-09-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元代的法制紊乱和元末战乱给明朝留下了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朱元璋只有启用法律这个工具,以稳定初来乍得的江山。明以前的《唐律》等法典的体例以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等为篇名,《大明律》则分为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篇。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明代的君臣们着手制定了许多经济法规。诸法合体是中华法系的典型特点之一,但《大明律》显然不拘泥于此。其《名例律》相当于现代法典的“总则”;《吏律》相当于现代的人事管理及职务犯罪法律;《户律》相当于民法及经济法;《兵律》属专门的军事法律;《刑律》明显是一部完整的刑法,其中“诉讼”已具有现代诉讼法的雏形。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大明律》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与前代法典相比,《大明律》的变化。
2022-09-0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改革过程往往也充满着曲折与艰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

诏迁治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引自《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超越汉唐而“追风三代”,是宋代士大夫普遍的愿望。而王安石,显然是他们之中眼光更高远、意志力更强韧的一个。他曾在《登飞来峰》一诗中写道:“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尽管王安石变法没有取得最终的成功,但改革者身任天下事的精神,推进改革的顽强努力以及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都留给后人丰富的启示。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1898611日到920日的103天中,教育、行政管理、工业和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约4050项变法法令很快陆续颁发。虽然光绪帝和康有为全力推行改革计划,但却受到大多数中央和省级高级官员的抵制。如省级机构,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外,都漠视或者延误改革法令。这些中央和地方的官员敢于挑战和藐视皇帝的命令,是由于他们完全清楚,真正的国家权力不在皇帝手中,而在并不赞成改革的皇太后慈禧的手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简析这一改革措施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原则,并从富国强兵的角度简要说明这次变法的实际效果。写出北宋时期另外一次重要改革的名称。
(3)从近代中国到当代中国,改革一直在路上。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写出戊戌维新运动的另外一种称谓,简述这次变法运动的主要历史意义,并根据材料概括其失败的主要原因。②“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回顾历史,列举改革开放40年来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进程,并用一个关键词指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许德珩(18901990),字楚生,江西九江人。著名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1915年秋,许德珩考入北京大学。在“五四”运动中,许德珩是著名的学生领袖并起草了《五四宣言》。1920年,许德珩为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赴法勤工俭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7年春,许德珩回国,先后在中山大学、黄埔军校任教,讲授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史。大革命失败后,他在上海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的写作和翻译工作,译有马克思的《哲学之贫乏》等著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后又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全面抗战爆发后,许德珩反对汪精卫等投降派和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成为民主人士的旗帜。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德珩组织成立“九三学社”,成为国内著名的民主党派。1947年,许德珩积极支持和参加反饥饿、反内战运动。19499月,许德珩代表“九三学社”参加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积极参与了制定《共同纲领》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德珩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79年春,89岁的许德珩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数十年的心愿。

——摘编自牟小东《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许德珩先生》


(1)根据材料,概括许德珩在民主革命时期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许德珩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精神?
2022-08-2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戊戌变法时期,许多宫绅认识到,洋务运动时期设立新式学堂与鼓励留学等教育改革只是一种在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局部式改革,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戊戌变法期间颁布的《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堂毕业授予生员,中学堂毕业授予举人,大学堂毕业授予进士。在京师大学堂“设管学大臣一员”,下设总办、提调、司员等官职,其职责是“节制各省所设之学堂”“其在学堂办事各员,统由该大臣慎选奏派”。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因为新式学堂和科名刚好都是三级,父母也就愿意把孩子送入学堂。管理全国学务的孙家鼐也认同将设立的大学堂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必要性,以及它对全国学堂所产生的作用。此后,大学堂人数每年都稳定维持在300人左右,地方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摘编自陈睿腾《晚清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经验与现代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改革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社会的控制系统分为“公”和“私”两部分。一方面,国家系统利用直至县和次于县的政权体系,依靠军队、法律等政治力量和经济的、习惯的等方面的力量实现其控制权,国家的权力似乎是绝对的和无限的。另一方面,实际对基层社会直接进行控制的,是乡族的势力,包括血缘和地缘性的,是一种多层次、多元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公”“私”两大系统相互冲突又相互利用的互动过程。

——摘编自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材料二15-17世纪,英国地方治安法官取代郡长成为郡最高长官,实现了郡的半地方自治。此后,通过一系列法案,地方治理体系逐渐完善。19世纪80年代的议会改革,贯彻地方自治的“主权在民”原则,郡内的地方简化政府结构,郡变成了一个居民对郡事务进行民主治理的政府机构。地方治理职能从政治统治为主到以公共服务为主,地方治理主体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再简化、又到多元的若干次反复。

——摘编自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基本特征,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地方治理相较于古代中国地方治理的主要不同之处。
2022-08-17更新 | 81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赣抚吉三市十一校2023届高三7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