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到春秋,四夷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与华夏诸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最终到秦汉以后形成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的政权,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由此受到汉族士人的拥戴,十六国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三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许多少数民族活跃在祖国的边疆,在西域、西南、东北等地建立了政权。他们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唐朝,特别是其前期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较少歧视,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有所加强,民族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

——关文发《中国古代史普及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的发展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唐前期活跃在边疆的两个少数民族名称和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机构。用一句话概括唐朝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意义。
2022-10-12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江南经济的开发】

材料一   东晋南朝时,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农作物的种类增多,江南……此时有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与水稻交错进行,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亩产量。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在冶铸技术上,使用水排鼓风,采用灌钢法,类似近代的“渗碳”技术。造船技术在吴国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运输、作战的船舰很多,往来于东海、南海和内地河道的船只频繁,“大者载重万斛”。制瓷和造纸业也有很大进步。建康、江陵、成都、番禺、会稽、吴郡、都是著名的都市,建康“贡史商旅,方舟万记”。“草市”、“军市”、“夷市”星罗棋布,东晋南朝的商税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

(东晋)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宴如(即安定)也。

——《宋书·沈昙庆传·史臣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江南开发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殷商王国在其“联邦”范围内,依据目前掌握的材料,大抵都是对别的邦国的“承认”,满足于“臣属”就可以了....因其松散,没有监督制约的机制,也就成为后来商王国众叛亲离、“孤立而亡”的一个关键。 ....许宗彦先生即说:“武王克商封国七十有一,所可限于封土之制者唯此,而其封,取之所灭国与隙地。”且每一新“诸侯国”都是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有监临督察之责,故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远较殷商统治厉害的一手,属于周的创造。但必须看到,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引自王家范《封建时代》

材料二

——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封君封臣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请对“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远较殷商统治厉害的一手,属于周的创造。”作一历史解释,并分析“周的创造”带来怎样的积极效果。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分封制相比,中古时期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显著不同。两者有什么共同的隐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显然,人文主义对路德神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人文主义中人的自我之觉醒,就没有蔑视教会和中世纪经院神学权威的精神氛围,宗教改革运动也就不会发生。........在各个方面,宗教改革运动都欠了人文主义运动一笔债.......人文主义对路德的影响,通过其后的宗教改革家们以及整个新教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持久而又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在路德与人文主义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进行“强读”,只强调人文主义对路德的影响和他们之间的一致性,而对路德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对路德与中世纪天主教在宗教信仰上的一致性进行“弱读”,便会得出一些片面性的结论和观点,这对深入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或者人文主义和新教主义这两个文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极其不利的。

——以上均选自张仕颖《马丁·路德与人文主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没有人文主义中人的自我之觉醒.就没有蔑视教会和中世纪经院神学权威的精神氛围”。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路德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差异性"的表现。
2022-10-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11971年,为了清除热带雨林对越共的掩护,破坏其赖以为生的粮食,美国在越南实施了“牧场工行动”,使用了大量生化武器,包括除草剂、落叶剂等。这一行动最初针对的主要是交通干线和偏僻的、人烟稀少的边境地带。但随着战争的升级,1965年后,喷洒的范围扩大到人群密集地,目标也转向越共赖以为生的粮食生产和用以藏身的红树林沼泽,并在1967年达到顶峰。据美方报告,美军共施用了各种植物杀伤剂7.8万吨,喷洒面积达2.68万平方公里,其中针对农田的约占10%。仅落叶剂而言,美国向越南丛林中喷洒了19905架次,面积高达2631297公顷,受风、雨、洪水等的影响,其涉及的面积更大。这些落叶剂中化学毒物二噁英的含量可能有600~680公斤。据估计,受二噁英影响的越南村庄有25585个,内陆森林和红树林面积有200多万公顷,中毒人数达153.6万,其中死亡人数有3000多人。凡被落叶剂污染的地方,森林被毁,树叶脱光,林中鸟类和动物也难以幸免,许多珍稀的植物和动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摘编自吕桂霞等《浅析侵越战争对越南生态的影响一以“牧场工行动”为个案》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实施的“牧场工行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使用生化武器的影响。
2022-10-08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五校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他们中的多数人不会说汉语,生产生活不能自立,故怀恋旧地者为数不少。孝文帝当机立断,要求年轻一代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同时,他还规定免除从平城迁居洛阳者三年的租赋,鼓励他们在朝廷新授给的土地上耕种;移民中的许多人还被选为羽林、虎贲,充当禁卫军。于是,从平城一带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全都成了河南郡洛阳县人,他们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农民。

材料二鲜卑人原本是游牧民族,喜欢以物易物,其商品经济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孝文帝下令铸造太和五铢钱,还允许民间私铸,但不论公私冶铸,都必须讲究钱币质量。不能杂以他物。新币铸成后,孝文帝下令新币可在京师及诸州镇通行,内外百官俸禄也都按绢的标准折价给钱,每匹绢折钱二百(文)。五铢钱很快通行于北方各地,商品交换在黄河流域活跃起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司马牧牛《千年争锋——中国历史上的牧耕大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迁都洛阳后面临的挑战,并归纳北魏孝文帝为巩固迁都成果而施行的举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济影响。
7 . 国家结构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主要有两种,一是宗法等级君主政体,其典型是西周王制,简称“王制”;二是中央集权君主政体,其典型是秦朝帝制,简称“帝制”。两者在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王制是典型的“家天下”,而帝制在“家天下”中注入了一些“公天下”的成分。相对来说,后者更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

——摘编自商爱玲、张鸿《大国治理中的国家结构形式选择——基于封建与郡县之争的考察》

材料二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政治实践具有独创性,以建立广泛的、包容各阶级各阶层的民主参与为中心,进行了普选制的民主选举实践和“三三制”的政权建设。如在选举前通过协商的方法,各方联合提出候选人,利用共产党的组织和威望,做群众的工作,在选举后实行共产党员退出及增聘党外人士的方式,以保证“三三制”的比例落到实处。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民主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备注:三三制,是指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摘编自汪朝光《民族抗战与革命建政——中共的抗战崛起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帝制”国家结构的基本特点,并谈谈帝制中“公天下”因素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体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政治实践有何历史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2年工人阶级尽管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但改革后却一无所获。严酷的事实使他们认识到;要争取自身的权利,必须进行独立的斗争。因此,在1832年后不久,英国工人阶级就掀起了一场独立的争取议会改革运动——宪章运动。宪章运动尽管失败,但它对英国以后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资产阶级激进派本来对保守的1832年改革也不尽满意,直到宪章运动浪潮平息下去后,激进派才开始提出进一步改革选举制度的要求。进入60年代,工人阶级的政治积极性重新高涨,这给议会改革事业带来新的转机。从1861年起,各地工会组织不断提出选举制度改革问题。1864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国际。第一国际积极支持英国工人争取选举权的斗争。在马克思及第一国际的支持下,在“全国改革联盟”的领导下,争取议会改革的运动蓬勃展开,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接连不断。当时执政的是刚上台不久的保守党内阁,首相是德比,但财政大臣本杰明·狄斯累利在内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风起云涌的群众运动,他深深感到改革势在必行,如果强行压制必然引起社会动乱。他还知道,由于保守党一向反对改革,在人民群众中威信不高,在当时的下院中又不占多数,要维护保守党的执政地位,必须顺应民意,扮演改革派以笼络人心。于是,他于1867318日向下院提出改革法案。7月,法案经过部分修改后获得通过。

材料二   第二次议会改革基本消灭了“衰败选区,使选民总数由135万增加到225万,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阶级都获得了选举权,英国在议会君主制民主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广大城市下层工人和全部农业工人仍未获得选举权。那时英国人口大约2500万,选民还占不到110,即使在成年居民中,选民也仅占17左右。城市选区和农村选区的选民资格仍存在差别,前者明显宽于后者。议席的分配仍然不够合理,英格兰东南部地区的议原城市议席多于农村地区。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概括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221年,秦军攻灭关东六国中仅存的齐国,标志着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君主专制帝国正式形成。秦本来是东周的诸侯国,已有500余年历史。它的历代国君顺应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经过长期努力经营,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一个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其疆域东起大海、西至陇西、北抵阴山、南到岭南,有效统治范围大大超过周代。为巩固统一成果,防止分裂割据局面再度出现,秦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些措施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初步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并使之趋于稳固,使统一成为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伟大历史意义。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羁縻制度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重要政策。唐朝建立之初,继承汉朝、隋朝管理边疆地区的经验,以“怀柔远人,义在羁縻”为要义,在东西南北条件较为成熟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量设置羁縻府州,有记载的最多时数量达800余个。各羁縻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在羁縻府州之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唐王朝在羁縻府州的周边积极开辟互市贸易、屯兵屯田,强化对边疆的统治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羁縻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代羁縻府州政策进行评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