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罗马在不同时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体育文明。角斗是古罗马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征服地区的奴隶可通过角斗获得法律上的自由。与此同时,罗马平民通过角斗还可以获得法律赋予贵族头衔或免税特权,“力大无比”者被称为“最勇敢的斗士”。这也成功吸引了大量包括皇帝、贵族、骑士在内的参与者,竞技体育成为一种覆盖全国、各等级民众的休闲方式,随处可见的竞技场也成为罗马人社交、谈论政治,表达诉求的重要场所。年轻士兵常以木制弓箭操练射靶技术,训练铅球模拟战场上的石块投掷。诗人维吉尔说:“记住,罗马人!这些就是你们的技能,通过你们的帝国统治万邦,维护和平。”

——摘编自刘欣然《古罗马角斗体育竞技研究》

材料二   先秦体育在我国古代体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而且把“射”(射箭)和“御”(驾车)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射礼的参加者对弓、箭、靶和用以伴奏的音乐作了严格的规定;荀子对身体的认识讲求“礼”,将“气”构建在“礼”之上,并认为形体美是父母给定的,而不是后天练就的,将“勇捍果断、聚众帅兵”与强力、技能有关的德性列为下德,体育运动首要任务不是争取胜利,或者并不鼓励只争取胜利,而是在竞赛中实现道德的修炼。先秦时期还把以柔克刚的舞蹈和导引功普遍用于剑术、拳斗、角力、相搏等体育娱乐活动,这些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摘编自郑淑媛《先秦儒家的精神休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体育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罗马相比,中国体育的不同。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中国体育对后世产生的社会价值。
2022-07-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政府视房地产业为治政要务,不断进行改革。宋初设立名为“店宅务”全面负责官营房地产的计值出租、房屋修建维修并兼顾经济民生等事务。史载:店宅务“掌官屋、邸店计直、出僦及修造、缮完”;并且规定,凡田宅交易都要缴纳契税,时称“印契钱”;针对房屋需求的急剧增长,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两次“申禁内外群臣市官田宅”,“现任京朝官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购置产业”;仁宗时也重申“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并规定“开封府民有赁店宅务客店者,与免诸般差遣”。熙宁三年下诏:“寺丞月添支钱十五千,主簿京朝官十二千,选人十千,无廨舍者月给宅钱五千”。宋政府对城市扩建也有要求,神宗元丰六年,开封外城扩建,新修城墙占用“百姓屋地百三十家,计直二万二千六百缗”,平均每户补偿一百七十余贯。

——摘编自胡建华《宋代城市住房政策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房地产市场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房地产市场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余)其性偏急,其色矜高,其词鄙俗,其心狂痴,其行率易……因家中兄弟叔侄以俗事(买田、建宗祠,借势干预争讼)不远千里来迫我,故我剃发以示不归。因流弊至于今日,阳为道学,阴为富贵。遂弃官不仕,别妇抛雏,山居野处,创建佛院,著书讲学。余唯以不受管束之故,受尽磨难,一生坎坷,将大地为墨,难尽写也。

——摘编自李贽《焚书》《续焚书》等

(李贽)壮岁为官,晚年削发(为僧),近又刻《藏书》《焚书》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吕不韦、李园为智谋,以李斯为才力,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溺意于沙门。

——礼科给事中张问达弹劾李贽奏疏

几个世纪后,(对李贽)很少有人指斥为过激,而是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他在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而不是叛离他衷心皈依的儒家宗旨……他的哲学没有出路。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李贽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2022-07-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21年,面对贫民与贵族的激烈斗争。德拉古采取高压手段维护社会的稳定,依照习惯法编制了一部极其严格的成文法。公元前594年,梭伦以“德尔菲”的名义为雅典立法,并制定了具有民主性质的法律,他强调法律和秩序则是城邦的最大幸福。克利斯提尼继梭伦之后,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彻底扫除了障碍,把雅典的法治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希波战争之后的雅典成为了古希腊的中心,受智者运动的影响,在伯里克利执政后期,当时的公民大会甚至发展成为集“立法、行政、司法三位一体的国家机关”,陪审法庭的陪审人员也可以由抽签选举的方式从公民团体中任意产生。

——据乔枫《论雅典城邦时期的法治社会》

材料二   英国的法治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在中世纪封建社会结构下,形成了国王、封建主、教会、城市四极权力结构,使得有限王权在英国成为现实,并签署英国最早的宪政契约《大宪章》。他们认为这是祖先留给后代的遗产,后来在启蒙运动的带动之下不断完善和发展。虽同是封建制国家,但英国由于特殊外来力量的进入为其提供了改良或革命性的道路,这是欧洲它国所不能复制的。他们在国内的权力斗争中也拒绝任何激进的变革,把变革幅度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各种势力也从不将对手赶尽杀绝,而是尽可能对政权进一步控制,避免社会发生大的动荡。即使在议会力量逐渐强大之后,至今仍然保留了君主制的形式。

——据陈爽《试论英国法治文化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和近代英国法治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雅典和近代英国法治文化形成的原因。
2022-07-22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林则徐(1785-1850年),清朝政治家、民族英雄。1842年到1845年,在新疆度过了三年多的遣戍生活。1843年,他主动地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捐资募民重新开办因缺水而荒弃的八旗兵兵屯的阿齐乌苏,得到采纳。于是,组织当地民众,修建龙口水利工程,开垦阿齐乌苏废地。垦荒成效大,得地三棵树、红柳湾33350亩,阿勒卜斯161000亩,并助推新疆各地出现垦荒新高潮。1845年,林则徐勘察南疆垦地。据记载他在“库车、阿克苏、乌什、叶尔羌、和阗、喀什噶尔伊拉里克、喀喇沙尔,凡垦地689718亩”,这在清代新疆屯垦史上前所未有。林则徐在新疆各地勘荒时,倡导开浚水源,兴修水利。如大力推广坎儿井。此外,他密切关注沙俄向西北地区的侵略,向布彦泰提出“改屯兵为操防”“合兵农而一之”的建议,即把“屯田”和“备边”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御外侮,这一思想后被左宗棠吸纳。林则徐的举措为新疆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边防的巩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据张洁《林则徐在新疆的历史功绩》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林则徐在新疆建设和边防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林则徐对新疆贡献的影响。
2022-07-2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平原地势平坦,水势平衍,故明清时期,除浙西山区某些地方外,几乎不存在可用传统技术利用的水力资源。畜力基本上仅包括牛力,且磨面、榨油才用牛,而碾米则用人。《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明清江南这种以人力为主的动力使用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由动力资源条件所决定的,而不是缺乏动力使用技术,或是缺乏对较高效能动力(如畜力、水力等)的需要。古代发明出来的各种先进机械和机器,如元代发明的水转大纺车和牛转水车,在明清江南仍无法应用或广泛使用。

材料二 英国从13世纪始,水力机城就普遍运用于鼓风冶铁、磨轮磨刀、金属拉丝、呢绒加工等行业。18世纪初,出现了拥有30名工人的水力捻丝厂。在此基础之上,阿克莱特于1771年设立了第一座水力纺妙厂,近代机器大工业由此诞生。英国言力资源极为丰富,11世纪以来,马逐渐进入农耕,18世纪,逐新取代了工作效率较马低的牛,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马力在工业中的使用也已相当普遍。」金培尔指出,13世纪以来,由于需8头牛或2—4匹马才能牵引的新式耕犁的使用,英国农民不得不变个体耕作为集体耕作,为日后大农业的发展英定了基础。更值得注意的是,下萨维利于17世纪末首次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部蒸汽机,经改进,到1720年前后,已达到应用形式。

——摘编自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生产中动力结构的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江南相比,英国生产中动力结构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07-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古代交通闭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盆地内多山地、丘陵,将广袤的地域分隔成众多的小平坝(即小盆地),一平坝到另一平坝并不方便。四川人民为了消除空间阻隔,不断开拓交通路线。至两宋时期,由于都城都在四川东面,唯以长江水路为主体的峡路横贯东西,是四川与中央政府的唯一通途,成为四川最重要的交通路线。峡路是转输蜀布帛、粮草、川盐和纲马的重要漕运路线,也是军事上的重要通道。但峡路转输成本高昂,民困不支,且水路险恶,事故频发。

——据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等整理

材料二1904年,川人设立川汉铁路公司,着手筹办铁路。虽尝试过官办、商办、官商合办等多种方式,但至1910年,该公司只筹到所需路款的约十分之一,开工日期一推再推。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通过向四国银行团借款官办,剥夺了川汉铁路公司的筑路权,保路运动随即发生。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屡有兴工之议,但至解放前,未能铺设一寸铁轨。

——据宓汝成《近代中国铁路史资料》《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整理

材料三为实现西南人民自清末以来40余年的愿望,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生人民政权的力量,成渝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正式开工修建。1952年7月1日,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31周年纪念日,新中国第一条由自己设计、自己建造,材料零件全部为国产的成渝铁路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举行隆重的全线通车庆祝大会。它的建成,是中国筑路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摘编自俞荣根等《当代重庆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川古代交通状况,说明四川峡路交通在宋代的地位与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川汉铁路在筹办过程中为何充满曲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成渝铁路修建的历史意义。
2022-07-15更新 | 1816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说,“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前德而后刑”“大德而小刑”。这要求统治者“劝农事,勿夺民时”,采用“什一而税,教以爱,使以忠;敬长老,亲亲而尊尊”,从而达到“民家给人足,无怨望忿怒之患”。董仲舒的民本思想是出于对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并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他拉近了儒家思想与现实的距离。

——摘编自赵瑞军《董仲舒民本思想研究》

材料二   顾炎武在总结与反思明亡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别具特色的民本思想。他区别了亡国与亡天下后,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他还指出“合天下之生员”“而所以教之者,仅场屋之文。然求其成文者,数十人不得一,通经知古今,可为天子用者,数千人不得一也”,并建议“用辟举之法”“天下之人,无问其生员与否,皆得举而荐之于朝廷,则我之所收者,既已博矣”。在他看来,“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并提出了“疾耕”与“通商”并重的主张。这些思想反映了明末以来社会各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摘编自刘帅《顾炎武民本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董仲舒相比,顾炎武民本思想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应星(1587-1666),字长庚,明代江西奉新人。他是我国科技史上的奇才,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哲人,学问渊博,著作丰富,由于“离经叛道”,以致在专制腐败的封建社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宋应星自幼机敏过人,饱读《四书》《五经》,又读了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业工艺等方面书籍,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他连续六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会试的失意,使他对科举制度彻底绝望,从而义无反顾地投身科技事业。1637年,年过半百的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终于刊刻并发表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著作《天工开物》。该书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优秀的工农业科技史籍之一,在世界科技史上举足轻重,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出版,服务于全世界人民。

——摘编自聂朋《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应星投身科技事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应星取得科技成果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李朝前期朝鲜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李成桂采取各种措施整治和加强专制集权统治。1388年,丈量全国公私土地,登记造册,收归国家所有。1391年,对两班官僚及其他贵族按等授田,第一科(一等)授田150结(李朝以生产20石粮谷的土地为1结),以下递减,第十八科为末等,授田10结。对地方豪族和士兵另授军田,每人5-10结。其余大部分土地为公田,由国家分配给农民,征收租税,作为封建国家的基本财政收入来源。科田法是国家把土地的收租权转让给受田者,即受田者只有收租权,而没有土地所有权。而且领有科田和军田者还必须向国家缴纳相当于田租1/10的田税,以加强国家对土地的控制和管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成桂田制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成桂田制改革的影响。
2022-07-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