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学界关于一战的著述繁多,但中国的地位和角色总是被忽略。本书根据翔实可靠的史料,披露了一段意义深远却鲜为人知的中国劳工参与一战的历史。一战期间,14万华工因缘际会地成为中国派往世界的“使者”,来到法国参战。华工们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前线,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们是中国国际化进程中平民参与的代表,为中国参战和加入巴黎和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法国南部,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流芳百世”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在一战中的牺牲•••••华工们参与一战,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惊天之举,也是世界现代史上的动地之事。


   

——徐国琦著,潘星译《一战中的华工》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3-10-13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战争国际法历程
1618164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VS天主教同盟1625年《战争与和平法》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7931815年,法国VS反法同盟1815年维也纳体系
19141918年,三国同盟VS三国协约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订、
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
1923年,鲁尔危机1928年《非战公约》
1939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VS法西斯同盟1945年《联合国宪章》

材料二   传统国际法将战争看作是推行国家政策、解决国际争端的合法手段。进入20世纪,这种传统观念逐步被否定。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提出各缔约国要“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巴黎《非战公约》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明确表达了世界各国力求避免战争的共同追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但国际法依然不断地受着挑战与考验。

——摘编自杨和平《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等

结合材料一国际法的发展历程,以历史短文的形式证明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0-10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5年部分大事记

1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国民党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5日本策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8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0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11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统一币制。实行初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提供了抗战所必要的物质基础。
12一二.九运动,中共领导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瓦窑堡会议,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材料二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政府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府,那么从现在起,应当改变为除了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外,还要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在目前,这个政府的基本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

——摘编毛泽东1935年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935年中国的认识(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4 . 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同日,中国知名画师乌合麒麟发布名为《与人类同归于尽吗混蛋》的新图,引发关注。这幅作品描绘了跪在近海洋面上的一头巨兽,画面下方以日文和英文标注着“2023年8月24日,罪兽开始了对全世界的报复”。

   

提取漫画中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读。(要求:明确列出所提取的信息,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9-18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广告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生活嬗变的记录者,征婚广告的出现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艰难足迹。

1902626日《大公报》上刊登乐于奉献的中国历史上第征婚广告。发布这则广告的男士并未提供自己的信息,只提出了对所求女士的要求:“一要天足(未缠足》;二要通晓中西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请即邮寄,亲笔覆函,若在外部能附寄玉照更妙。”

1922年到1936年在《大公报》刊登的征婚广告中,男士征婚者有56人,明显占优势。在自我描述信息中,有学历者占多数,其中有中学1人,大学15人,硕士1人,留学生8人,共25人,45%;女士征婚者提及自己的学历的,中学学历7人,师范7人,大学2人。

征婚广告中大多反叛婚姻观的传统束缚,大多数都提到了要求女子"不缠足"。征婚者大多对别的学历提出了要求,72个征婚男士中有43人对女方的学历提出了要求,其他的也强调要能“亲自书写信函"。女性征婚者中基本都提出了中学以上的学历要求。

男士征婚广告中多强调自己“月薪百五十元”"有相当地位”“有相当职业"等内容,而女士征婚中则多要求对方"月供五十元生活费""有高尚职业""月新二百上下”。

——摘编自孙会《《大公报〉的征婚广告与近代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大公报》征婚广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三是如今广为流传的一幅照片,“记录”了四川省广汉县向阳镇当年“撤社建乡”的情景:两名工作人员,一个正摘下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牌子,另一个举着“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等着挂上去。1980年9月的一天,按照公社党委之前的研究决定,向阳公社的干部钟太银将公社的牌子取下来,换上了“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

向阳镇党委副书记杨宏达向记者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之前并没有留下影像资科,在1998年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的时候,补拍了这样一张照片。”



提取信息,为图“撤社建乡”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达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9-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我国掀起了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的高潮。以下为当时设备引进办公室副主任陈锦华的口述内容:

19721月,国家计委服秀莲同志对我说,中央决定引进化纤和化肥的成套技术和设备,要我代起草个报告。

197210月,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精神,《人民日报》发表了3篇批判极左思潮的文章,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70年代,外交领域出现了有利于对外经贸发展的新契机。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产品、设备、技术都急于找出路,对同我国做生意十分感兴趣。

当时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依然是棉花,但其产量长期停留在40000多万石的水平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穿衣问题。

1977年底,引进13套大化肥(生产设备),已有7套投产。以后,又继续引进……年产尿素1593万吨。…可增产稻谷近6500万到8000万吨。引进的4套化纤技术设备起到了“老母鸡”的作用,…到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化纤大国。通过这次引进,我们积累了同西方发达国家打交道的经验,…据我所知,参与领导第三次大规模引进的很多骨干,都是从参与这次引进项目的人员中调去的。

——摘编自曲青山、高永中《新中国口述史(1949-1978)》

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陈锦华的口述内容对研究“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技术设备引进问题”的价值。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韬(1828—1897)的思想主张

阶段

主张

墨海书馆时期

18491862年)

1849年秋,他进入西方传教士创办的“墨海书馆”担任中文编辑。在他看来,西人“藐视傲睨而不为礼”,与西人通商“即大害之所在”,长此以往“华风将浸成西俗,此实名教之大坏也”,“如徒颂美西人而贬已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西国所行者……近于杂霸之术,非纯王之政”,“政教一体”和“君民同治”为立法大谬者

流亡海外时期

18621874年)

1862年,王韬因受太平天国运动牵连,被迫流亡海外。王韬首先批评了鸦片战争后国人的虚骄之气,明确提出因势利导,利用西方之利,师其所长,学习内容多为历算、格致、轮船、织具等。1867年后,他游历英国和参观议院后,称其是“国中遇有大政重务,宰辅公侯、荐绅士庶,群集而建议于斯,参酌可否,剖析是非”的重地

重回故土时期

18741897年)

他创办报刊,撰文称中国传统政治症结在于“民视君阀如九重之远矣”。英国立国之基并不在于时人所说的“船坚炮利”,而在于“君民共主,上下相通”的法政制度。“英不独长于治兵,亦长于治民,其政治之美,驳驳乎可与中国上古比隆焉”“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

——摘编自李栋、杨莹《洋务运动时期王韬对待西方法政知识的认知与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王韬思想观念的“变与不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根据地货币和人民币发展的部分

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上印有镰刀、锤子、五角星等图案。其中,壹元和贰角面值的货币上还绘有列宁头像。
1937年,国共两党协议,陕甘宁边区不印发货币,市面上通用法币。1938年,边区政府以延安光华商店的名义印发“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作为法币的辅币。1941年,边区政府决定独立发行自己的货币。
19481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成立,开始发行面值拾元到壹万元不等的第一套人民币。
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陆续完成对新疆和西藏货币的收兑。196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纸币面值最大为10元,最小为1分,绘有纺织工人,拖拉机手,钢铁工人等劳动者图案。
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纸币面值最大为100元,最小为1角。

——摘编自戴志强、沈逸林《红色政权发行的货币》等


根据材料中货币发展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从不同史料对同一战役的记述中,可以探寻出一定的历史规律。下面是几段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

材料一   曹公已临其境……(备)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

——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笑曰:“公覆(黄盖字)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

——罗贯中《三国演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影响赤壁之战胜负的因素,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因素”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