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理念具体呈现在他治理北京大学的一系列实践举措中。他将“健全人格”理念作为贯穿北大始终的核心育人目标,尤为注重大学生自身生理与心理的协调、知情意的融会、个性与群性的调和三方面。在教育实践中,他建立“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倡导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世界观教育统筹教学模式;在办学理念上,他奉行“教育独立”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观点,为健全学生人格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校园氛围。

——摘编自张太权《蔡元培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提取材料有关信息,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对蔡元培倡导建立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加以阐释。(阐释须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劳模精神的“变”与“不变”

马克思认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中国劳模精神的发展从萌芽到雏形再到成熟历经近九十年。下表反映了我国劳模精神演进的历史阶段特征。

时期劳模代表劳模特征
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吴满有、赵占魁等“为革命生产劳动、为革命拼命献身、为革命苦干巧干”的“革命型”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王进喜、时传祥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老黄牛型”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郭明义、包起帆等以创新创造、争创一流为核心与灵魂,呈现出“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管理型”特征

——摘编自王海亮、李庆华《“变”与“不变”:论新时代中国劳模精神的生成发展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时代与劳模”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8-28更新 | 35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殖民化之前的欧洲,负债累累、战乱频仍,为了应付内部危机,欧洲人积极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贸易路线及开拓殖民地。欧洲人在新大陆进行掠夺和开垦,开展极为血腥和残暴的奴隶制“三角贸易”,为产业资本的急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欧洲人虽然在其本土发展了少数人享有的平等、自由、民主等理念,却在其他大陆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残酷奴隶制,对其他民族和国家进行无情的侵略和剥削,甚至大规模杀戮。即使在欧洲,他们也奉行双重标准——“人生而平等”的前提是白人基督徒,且在很长时间里必须是男人才能享有权利。欧洲内部诸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在欧洲大陆甚至世界各地引发了无数战争。

——摘编自温铁军《全球化与国家竞争;新兴七国比较研究》


提取材料信息,从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逻辑通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购物方式(商品种类)的变化。

历史阶段购物方式
20世纪50年代货郎担的脚步遍布当时的乡村小镇,箱子里装的是针线头和小玩具,小孩子可以从货郎手中买到自己想要的甜食或玩具
20世纪60年代早起好几个小时排长队买大米是常有的事,凭票购买,限量供应
20世纪70年代某市场内的种类很简单,水产、肉类基本没有
20世纪80年代大家家里都渐渐配齐了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等“新六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霹雳舞、迪斯科、扭扭腰等
20世纪90年代百货商场开始出现,“为所有人提供所有商品”,百货公司也已经融入城市景观,可以移动通话的大哥大成了人人羡慕的通信设备
21世纪来自大洋彼岸的超市出现在街头,电视购物开始在电视荧屏上频频亮相,网上购物开始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厨电开始标配手势功能,冰箱搭载售卖食品终端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8-16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百年”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大体上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格局维持至今已经走过了100余年。百余年来,在西方国家主导下,世界先后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而后又历经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形成了美国一超独霸与世界走向多极化趋势并存的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是国际行为体力量的对比变化,导致百余年间相对稳定的以西方国家为核心的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面临挑战。

——摘编自李鹏、李帆《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表现、困境与根源》

结合所学知识,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8-05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宪法是由信奉基督新教的白人锻造出来的。因此,其文化底色具有着浓厚的盎格鲁—撒克逊保守主义精神;但是,美国的立国根基又决定了其自由平等的精神。作为典型的移民国家,自建国以来,美国长期存在统一性与多样性、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之争。下表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和文化变化的一些现象和史实。

时间

现象/史实

备注

20世纪20年代

美国爵士乐的迅速流行

黑人民歌和欧洲白人音乐传统融合的结果

20世纪60年代

奇卡诺学生运动

继黑人民权运动后,美国墨西哥人争取民族自由、平等权利的社会运动

1965-90年代

联邦政府“肯定性行动计划”

消除对黑人等少数族群的种族和性别歧视

1968-1994年

联邦政府颁布《双语教育法》及系列修正案

让学生“尽快习得英语”的同时,也尊重并保持文化和语言多样性

——摘编自余志森《“熔炉”、“拼盘”还是“葵花”?——对美国多元文化的再思考》


围绕“美国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世界现代史,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04更新 | 20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1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中世纪大事记

1020年,西班牙城市莱昂首次获取城市自治特许状。

1057年,米兰市民武装起义,反对作为城市领主的大主教。

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向教皇“忏悔罪过”。

1088年,“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

1096年,英国牛津大学成立。

1108年,法国琅城市民向城市领主购买了城市自治权。

1171年,意大利设立威尼斯银行,从事存、放款业务。

12世纪后半期到13世纪中叶,《列那狐传奇》完成,欧洲城市文学发展。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1313年,教皇克莱蒙五世公开发行花钱就能得到的“赎罪券”。

1367年,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最终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1485年,都铎王朝建立,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1492年,西班牙“光复运动”胜利,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

有西方学者称“中世纪黑暗中孕育着光明”。根据材料,对这一观点作出解释。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她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推动了西方社会哲学家与匠人的联合。在这一时期,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从各门生物科学中得到的鼓舞。工匠拥有古代的旧技术,并在旧技术上添加了中世纪期间的新发明。同样,学者们提供了关于被重新发现的古代和关于中世纪的科学的种种事实、推测及传统做法。这两种途径的融合是很缓慢的,但最终,它们引起了一个爆炸性的联合——科技革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末期武装的和平(《欧洲史》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

附录   幽默的欧洲地图(节选)英国愤怒地牵着无法驯服的爱尔兰;西班牙靠在葡萄牙背上;法兰西准备敲打酒醉饭饱的普鲁士;普鲁士一只手压着荷兰,膝头压着奥地利;俄罗斯在挨饿;只有土耳其在水烟筒的烟雾中昏昏欲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结合两幅图片与一战前后的欧洲历史,围绕“民族意识”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7-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争之前“夷”晚明《职方外纪》“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国)。”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初期“鬼子”晚清《圆明园失宝叹》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刹国”
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外国佬”1901《过渡时代论》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 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 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大利、瑞士耶? 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匈牙利耶?”
改革开放后“老外”;信息时代网称“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14更新 | 26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