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98 道试题
1 . 西周初年,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在总结反思殷商王朝覆灭教训的基础上,强调“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并“制礼作乐”,推行以德性伦理为本的礼乐文化制度。这表明周初统治者
A.利用神权来维护自身的统治B.已具有“敬德保民”的人本思想
C.着力解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D.以孔子“为政以德”为治国方略
2022-03-04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人基本不再有反抗。最具反抗的形象,被认为是加缪《局外人》中的莫尔索,其实他并无反抗的言行,不过是以冷漠对抗世界而成为英雄。材料反映出
A.该现象出现于浪漫主义文学时期B.塑造历史英雄是作家的追求
C.局外人真实再现了当时社会风貌D.时人对于未来的无助与失望
2022-03-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不仅在中国纺织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而且对研究中国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发展和中国人服饰的变化,都有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中国布缕之征,惟丝、枲(枲,xǐ,指麻类植物的纤维)二者而已,今世则又加以木绵焉。……《元史》种植之制,丁岁种桑杂果,亦不及木绵,则是元以前未始以为贡赋也。……至我朝(明朝)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枲盖百倍焉。”随着棉植业的发展,中原的河南、山东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两大重要的产棉区,后者还成了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在松江,“中产以下,日织一小布以供食。虽大家不自亲,而督率女伴,未尝不勤”。松江生产的棉织品有标布、扣布、稀布、番布、药斑布、中机布、小布、三梭布、龙墩布、云布、飞花布、浆纱布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1858年,密切尔(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在报告中称:“沿海城市里一部分富裕阶层穿用我们的布匹,在夏天,为的是节省丝绸与绉纱;在冬天,则加上棉絮,节省皮衣和厚重的缎子。商店的账房先生和店员穿用我们的布匹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洋布比同等的土布好染色而显得光彩。……富裕阶层之所以穿洋布,也不是因为洋布好,而是因为做起所需衣服来,碰巧洋布比他们的土布便宜罢了。”1884年九江海关报告:“手工织品要出较高的价钱,这种情况常常使得穷苦阶层的人必须买用那比较起来并不耐穿的进口货。”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棉纺织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发展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洋布消费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和近代民众衣料变化的异同。
2022-03-0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考历史试题
4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共向中国提供了高达66亿卢布的援助,相当于16.5亿美元。另外,在苏联的带领下,东欧各国向中国提供的技术设备援助共计30.8亿卢布(7.7亿美元),在能源、冶金、机械、化学和国防工业领域,陆续展开了“156项”重点工程。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行为
A.优化了中国工业的整体布局B.利于扩大中国企业经营自主权
C.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优化D.加速了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2022-03-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熊庆来(18931969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曾选拔和培养严济感、华罗庚、陈省身、杨乐、张广厚等科学家。

1921年,熊庆来从法国公费留学归来。之后,他在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讲授球面三角、高等算学分析等课程,编写讲义和教科书。1930年,创办我国第一个正式的数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算学系研究部。1932年,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世界数学会议,后在法国巴黎庞加烈研究所研究函数论。1933年,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其定义的“无穷级”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定理”。1936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份数学学报,并任编委。1937年至1949年,任云南大学校长,使该校获得较大发展。1949年夏,赴法参加国际教育会议后留居巴黎。1953年,周恩来总理函邀熊庆来回国,他因病未能成行,但表示“工作只为个人生活,以留异国,殊觉无甚意义”,愿回国发挥所长。在周恩来总理再次邀请下,1957年,熊庆来如愿归国,满怀热情地表示:“愿在社会主义的光芒中尽瘁于祖国的学术建设事业。”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所,熊庆来以“不知老之已至”的精神,与病魔搏斗,撰写许多科研论文及介绍性文章,还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发表卓有见解的学术讲演,提出研究方向,受到全国数学工作者的尊敬。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


(1)根据材料,概括熊庆来取得的突出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熊庆来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2022-02-28更新 | 169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美国向西欧和日本进行的经济扩张,必然引起同其他国家的矛盾和冲突,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种矛盾得到缓解。及至(20世纪)6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时爆发的“冻鸡战”成为突出例子。最初是美国先提高地毯和玻璃的进口税,作为报复,欧洲经济共同体六国于19628月将美国冻鸡的进口税从每磅4.5美分提高到13美分,使美国冻鸡对共同市场的出口额猛降60%,接着又于19635月将所有家禽的进口税提高50%。而美国则提高了从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进口的卡车、酒类等商品的进口税。在此期间,美国为弥补在欧洲市场的损失,转而将冻鸡销往日本,但受到日本的抵制。19641月,日本政府将冻鸡的进口税从10%提高到20%。“冻鸡战”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到那时为止,西欧和美国之间发生的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的一次贸易摩擦。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冻鸡战”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冻鸡战”中采取的主要手段及其影响。
2022-02-28更新 | 296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至18世纪,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三角航程构筑起大西洋经济体系,形成了“大西洋世界”。在大西洋沿岸各国和地区间,欧洲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提供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洲提供劳动力。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18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中国经济的崛起,美国经济重心的西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经济上融入亚洲,这些结构性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合力使世界经济走出大西洋时代,迈向太平洋时代。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越来越红火,是太平洋时代正在来临的明显征兆。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就该组织的未来发展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多样性、开放性和互利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有亚太经合组织临时章程之称的《汉城宣言》采纳。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冲击与考验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间讨论和关注的议题,开始超出经济领域,向政治、安全、社会等领域推进。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近代早期“大西洋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世界经济“迈向太平洋时代”进程中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来对亚太经济发展的贡献。
2022-02-28更新 | 303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0世纪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韩知古、韩延徽等人的帮助下建立政权。初创之时,辽境内除了有从事游牧的契丹、奚等民族,还有从事农耕的汉族。当时,“庶事草创”,没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对此,神册六年(921年),耶律阿保机对大臣道:“凡国家庶务,钜细各殊,若宪度不明,则何以为治?群下亦何由知禁”,于是命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其中,“治契丹及诸夷之法”为适用于契丹等游牧民族的法律,即《决狱法》。该法由耶律突吕不奉诏编撰,为辽朝最早的一部基本法典,对契丹等游牧民族的不同习惯法作了调整,保留了不少草原传统法律条文。“断以《律令》”即沿用唐朝律法断案,适用于汉族。

——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太祖法律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太祖法律改革的特点。
2022-02-28更新 | 2001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贞观)十六年(642年)诏:氏族之盛,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燕赵右姓,多失衣冠之绪……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膏梁之胄,不敦匹敌(配偶)之仪。问名惟在于窃赀,结褵(古时女子出嫁)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或贬其家门,受屈辱于姻娅;或矜其旧族,行无礼于舅姑。积习成俗,迄今未已。……自今已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各合典礼,知朕意焉。其自今年六月禁卖婚。

(显庆)四年(659年)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范阳)卢浑、(范阳)卢辅、清河崔宗伯元孙,凡七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

——摘编自(宋)王溥《唐会要》


(1)根据材料,概括诏书所反映的唐初婚姻现象,并据此分析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政治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唐初为解决上述政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2022-02-28更新 | 1815次组卷 | 9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一些理论报刊,刊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刊载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A.表明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B.反映了第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C.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2022-02-28更新 | 519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