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4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朴素的辩证法D.崇尚自然
2023-11-11更新 | 39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间事件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至唐的选官制度及相应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

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知行合一”,“致良知(缺)。


(1)根据材料一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3-11-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705年,英国的纽可门制成了可用于矿井排水的蒸汽机,18世纪末瓦特改良的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逐渐应用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部门,这一时代的到来直接体现了(  )
A.资本原始积累对技术的要求B.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的需求
C.工业生产对动力机械的需求D.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的诉求
2023-11-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爱因斯坦曾说:“你(牛顿)所发现的道路,在你那个时代,如果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种联系,那就必须用另外一些离直接经验领域较远的概念来代替这些概念。”这说明(  )
A.经典力学体系只能适用于牛顿的时代
B.牛顿发现了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
C.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
D.牛顿建立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2023-11-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欧洲近代早期,一些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开始质疑这些观念(  )
A.依法治国原则B.反抗暴政观念
C.三权分立理论D.社会契约学说
2023-11-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的文化优越感,在鸦片战争中受到了一次不大的冲击。堂堂天朝竟败在了“蕞尔岛夷”手下,着实使君臣们为之一惊。但这场战争毕竟只使君臣慑于对手的船坚炮利,峰回路转,化作阵阵水沫,大有雨过忘雷之意”。君臣们仍然在自圆自足的文化心理支配下昏昏睡去。

﹣摘编自沈渭滨《困厄中的近代化》

材料二:“中体西用”正是在中国的大门被强行打开不久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这种社会思潮的出现,正说明一些中国人改变了“夷夏之防”的旧观念,提出了如何学习西方的一种战略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阶段,“中体西用”的提出者们只好在维护“中体”的大旗下学习“西学”。如果没有“中体”作为皮,则“西学”之毛亦无所依托。当时除了“中体西用”,还找不出别的更好的口号来。

﹣摘编自王双印《“中体西用”思想的制约与甲午之败》

材料三:甲午战争后各方人士包括维新派知识分子、朝廷及地方的开明官员,如梁启超、孙家陈宝箴、盛宣怀等人,都突破了洋务派对“中体西用”的解释。他们认为洋务派的变法仅“是变事耳;只向西方学习器械、技艺,尚未学其根本,若要改变中国积弱积贫之现状,必须“尽弃旧习,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对“体”进行变革的要求。

﹣摘编自刘长生《“中体西用”思想与维新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后维新人士突破“中体西用”思想的原因。
8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
2023-11-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孔子及其学说并没有完全否定,如陈独秀就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新文化运动(  )
A.实现了救亡与启蒙的结合B.为民主共和制度开辟了道路
C.摆脱了传统伦理道德约束D.并非一味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方文化史》认为“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据此判断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意义在于(  )
A.完成对自然界认识的理论综合B.奠定了国家制度的理论基础
C.推动了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革新D.启发人们对社会的理性思考
2023-11-06更新 | 18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