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240 道试题
1 . 约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145年在今中亚地区存在一个由希腊殖民者建立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其发行的钱币,图案多以国王头像和希腊神袛为主。有的钱币还绘有亚洲象象头和节杖图案(节杖是佛教的信物)。这些钱币体现了(       
A.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同源性B.对“希腊化”的认同
C.宗教对人的行为具有教化性D.东西方交流的见证
2023-12-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劝借之令”是明代治灾的基本国策。遇到灾荒,政府一劝谕富民捐济,二劝倡士民助赈。为激励民众的助赈义行,明廷还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劝民赈灾遵循自愿原则,“官府不许逼抑科扰”; 民众若出粟借贷,官府会登记在册,以“候年丰加息偿之”。这些措施(     
A.稳固了官民协同的救灾机制B.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
C.激发了地方乡绅的赈灾热情D.从根本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晋张华编纂的神话志怪小说集《博物志》中,有近20条有关张骞和西域的资料,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对丝绸之路记载最丰富的典籍。所谓“小说”,如《汉书·艺文志》所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野史。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博物志》中共记载了9种来自丝绸之路的植物:胡桃、大蒜、胡荽、石榴、红蓝花、葡萄、胡葱、苜蓿、胡麻豆,其中8种为张骞带回。而在《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中,明确提到的植物只有葡萄和苜蓿,是否由张骞引入也不太明晰。《博物志》卷二《异产》载:“《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汉世有献者。”火浣布即石棉,在古人眼中是神奇之物。《博物志》所谓“《周书》记载”,实际上来源于“周穆王大征西戎”的传说。但东汉时石棉的确仍通过丝绸之路流入中原,《后汉书·西域传》载:“大秦国作黄金涂、火浣布”。《博物志》卷三《异兽》中记载了一种能“食虎豹”的“小兽”,并刻意描写其“大如狗,然声能惊人”。后世学者考证这一小兽为“狻猊”,即东汉时西域诸国多次进献的狮子。《博物志》的记述,与同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密切相关,佛教经典中将“佛祖讲经”形容为“狮子吼”。

——摘编自张黎明《史料与传说:<博物志>中的“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使用文学作品进行历史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并简析《博物志》对研究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甲骨文中有力字,字形就像农用工具耒。又有协字,如“三耒陈于田”之状。卜辞曰:“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这反映出当时(     
A.农夫集体耕作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个体小农产生D.生产效率极大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华书局印刷所在辛亥革命后诞生,率先出版中华民国小学语文课本以打开局面,以致“开业之后,各省函电纷驰,门前顾客坐索,供不应求,竭力应付,基础于是乎立”。据此可知,中华书局的发展(     
A.推动教育事业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B.顺应了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启蒙潮流
C.利用特殊外部环境带来的短暂契机D.得益于一些政治束缚和障碍被扫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摆脱殖民束缚后的一个世纪里,美国两大农业生产主体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这反映出当时美国农业(     
A.耕地面积扩增B.经营模式单一C.机械化程度提高D.地区生产专门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史书记载,秦朝百姓借用铁制工具,因破旧不堪使用而损坏的,以文书上报损耗,官府收下原物而不令赔偿……秦朝定期进行耕牛选秀,牛养得好的人会得到奖励,养得不好的会受到批评教育或被刑罚处置。由此可见,秦朝(     
A.律法制度的宽容B.注重保障农业生产
C.以文书治理百姓D.基层治理效果较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普遍实行不兑换的纸币制度。起初,西方国家纷纷采取本币贬值的措施,实行外汇倾销。20世纪30年代末形成了“英镑集团”“美元集团”等货币集团。这反映出当时(     
A.欧美国家的经济混乱无序B.货币大战导致世界大战发生
C.区域性经济合作显著加强D.西方国家争相转嫁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为英国伯纳德·帕特瑞奇创作于1921年8月的漫画《人类的诉求》,漫画描绘了忍饥挨饿的苏维埃人民,列宁手持求援书,求援书这样写道:“致全世界无产阶级:我恳请被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压迫的你们,能够向受害的同胞伸出援手,拯救苏维埃共和国!”该漫画(     
A.表明苏联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B.意在丑化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C.表达了对无产阶级联合的隐忧D.忽视了苏俄经济调整与转机
2023-12-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0年,纽约曼哈顿东区“所有的房间中,三分之一住着两个人,其余三分之二则住有3人以上。”在匹兹堡,数百家工厂排出大量的废气,有“烟城”之称。大量的废铁、炉渣倒入河中。“从1880年到1890年,全国犯罪收监率上升了50%,大部分案件都发生在城市。”19世纪末,在费城和圣路易斯,其排水系统总长度仅相当于城市街道总长度的一半多一点。而巴尔的摩、新奥尔良和莫比尔等城市依旧大部分靠露天排水沟排泄污水。城市老板利用对市议会的操纵,公开出售特许权和承包合同,进行房地产投机和公用事业股票投机。

材料二   19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城市改革运动兴起。其中,市政改革运动的声势和作用较大。改革者主张城市自治,以减少州立法部门对市政的过分干预;扩大城市行政部门,尤其是市长的权限,以遏制城市老板通过市议会干预市政;城市选举实行超党派原则,并与州一级选举分别进行,尽量减少城市政府的政治色彩,以杜绝城市老板倚仗党派势力操纵市政;起用专门人才主管城市行政事务,按企业管理的模式对城市实行科学管理。美国城市社区改良运动影响深远,现在的很多社区改良组织都是从当时的改良运动中繁衍下来的。改良者还主张在最贫困的社区创办会所,供民众居住、学习和娱乐,形成一些社区的教育和娱乐中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建芳《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问题及对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美国兴起的城市改革运动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