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成吉思汗建国后,在境内恢复或新建了一批驿站,供来往使臣等使用。忽必烈即位后,腹里、河南、辽阳、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云南、甘肃等地共设驿站一千四百处左右,加上岭北、吐蕃等处的驿站,总数应在一千五百处以上。驿站分成马站、牛站、车站、驿站、狗站等;另有水站、海站等作为补充。两驿之间的距离,从五六十里至百余里不等。

在驿站承当差役的人,称为站户。一旦被签发为站户登记入籍后,即世代相承,不得改易。站户除按规定提供交通工具外,部分站户还要向过往使臣提供肉、面、米、酒等。各站所领站户数目不等,多者二三千,少者只有几十户,一般为百余户至数百户。

元廷规定“除朝廷军情急速公事之外,毋得擅差铺马(驿站)”。但贵族、高级僧侣、官吏等都千方百计享受免费供应的站马、饮食等,造成了“给驿泛滥”的困局。这种现象,在元朝中、后期尤为突出。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驿站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驿站的作用。
2022-03-0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60年代初期,晚清政府进行了第一次改革—洋务运动,洋务教育也随之兴起。1866年奕䜣提出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规定“招取满汉举人及恩、拔、岁、副、优贡……年在二十以外者……并准令前项正途出身五品以下满汉京外各官。愿入馆学习者……一体与考。”原来读儒家经典的科举人员入洋务学堂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接受洋教习的传授。在1887年,江南御使陈璜莹上奏建议将数学科列为科举考试科目,明习算学人员可以量予科甲出身。清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第一次将“西学”与“中学”同考。

—摘编自李璐《中国近代三次教育改革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教育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教育发展的影响。
2022-03-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南北朝时期颇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在太和年间多次诏集群臣,议定律令,重用精通律学的中原儒生,对“议礼律令,润饰辞旨”,常亲自执笔,刊定轻重。其一生二次对《北魏律》进行修订,第一次修律,始于太和三年(479年),主要是修改旧文,使从轻典。太和十五年(491年)他又主持了第二次修律,诏公卿大臣“议改律令”,于次年“班新律令”,对前律作较大修改,如把死刑的条目:大辟由原来四百九十条,改为二百三十例,减少了五分之二。用“恕死徙边”作为死刑减等之法。太和十一年(487年)从律令中删去残酷的诛连法——门房之诛。对族刑的施用范围也作了明确的限制,以减少族刑的使用。新律颁布后,五族、三族之诛在北魏从此绝迹。孝文帝改订的《北魏律》,上采汉魏晋法制之传统,下启隋唐律令之先声,在中国法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简修炜、张耕华《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影响。
2021-04-16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和他的家族消失了,秦国却并没有废除商鞅实行的新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商鞅新法都有哪些内容。变法第一阶段的内容主要有两条:鼓励耕织,以生产粮食布帛多少为标准,超出规定的,可以免除其自身的徭役;奖励军功,以在前线斩获敌人首级多少来计算,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再有爵位,同时不能享受特权。变法第二阶段的内容主要也是两条: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1个县,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鼓励开垦荒地,平衡赋税。

——摘编自李燕子《秦惠王杀了商鞅为什么不废除商鞅变法的内容?》


(1)根据材料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及秦国没有废除商鞅实行的新法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周时期秦国的祖先非子活跃在汧水、渭水之间,西有戎狄侵扰,东有列强虎视眈眈,秦人和西戎时战时和,久而久之,二者关系也日趋密切。地处边陲,俗近西戎,使秦国与中原诸侯国产生了地理和文化上的隔阂,因而备受鄙视。秦孝公继位后,对此深感耻辱,发出了“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感叹,发出求贤令,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坚信“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事异则备变”,上台后用“徙木立信”取得秦国民众广泛支持。他通过“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来发展生产;对全民的编制有明确的规定,把他们编为“三军”;用“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革新秦人家庭制度。战国晚期,秦国实力不断壮大,取代周室、吞灭群雄的战略意图越来越明显。

——摘编自《史记》


(1)根据材料,分析秦国商鞅变法的背景。
(2)依据材料概括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晋)武帝在位二十五年(266- -290年),幼受良好之儒家教育,为帝年方三十,勤于政事,乐于听受谏言,自言其克己为政。其善政影响人民生计者有二:一、崇尚节俭,皇室费用减少,二、约法省刑,魏末开始修正《刑书》,本于刑宽禁简之原则,268年公布施行,史称“天下便之”。惜帝不能认识古今环境之不同。其采行封建制,封宗室二十七王,受邑多者四万户,少者一千七百十户;皇子、皇孙封邑五万户,有多至八万户者。王公封邑以户计算,所谓食租税也。诸王禄多,居于显位,握有重权,乃为祸乱之本。

——摘编自陈恭禄《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晋武帝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武帝改革的影响。
2020-12-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建立便于地主阶级发展的新制度,进而确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商鞅把田里不鬻的旧制改为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新制,目的是打开地界,重新丈量土地,按亩征税,均平赋税负担,进而达到赋税平

——摘编自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材料二 公元5世纪之末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运动,举措奇特,为中外历史所罕见。他于公元493年决意迁都洛阳,翌年颁诏施行。……若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者”,免官。……(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汉化运动的举措及其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代沿袭明制,从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征收漕粮经运河运往京仓和通州。

清政府设漕运总督(驻淮安)和各省粮储道管理漕运事务,并委任专职同知、通判负责监兑、押运。河运有严重的弊病:运道畅通没有保障,运河有时因水浅无法行船。1824年,江苏高堰运河漫口,河道浅阻,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建议漕粮海运,得到两江总督琦善、江苏巡抚陶澍和布政使贺长龄的支持。1826年,将江苏五个地区的漕粮由上海海运至天津,然后用剥船运抵通州和京仓,这是清代首次办理漕粮海运。道光末年,清政府由于财政紧张,再次筹议漕粮海运。经两江总督李星沅、江苏巡抚陆建瀛等奏准,1848年将苏、松、太二府一州的漕粮改为海运。咸丰初年,江苏常州、镇江和浙江的漕粮也先后改为海运。1855年,黄河在今河南兰考县决口,运道阻隔。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承担漕粮海运。经李鸿章奏准,江北地区的漕粮也开始办理海运。此外,江西、湖北、湖南有时也将部分漕粮经长江运抵上海,海运北上。

——摘编自黎仁凯等主编《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改革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漕粮海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漕粮海运的影响。
2021-05-18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工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改革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相对落后的鲜卑族学习中原汉族,以谋求进步的一场少数民族汉化改革。在政治上,改革依照已有官制传统,将官员按一定标准分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两种,从品为北魏之首创。在经济上,将土地按功能分为桑田、露田两种。……同时在授还土地时对鳏寡孤独还给予适当的照顾。为了便于学习汉族,拉近与汉族世家大族的关系,孝文帝下令“拓跋”改姓“元”;“独孤”改姓“刘”等。孝文帝还曾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摘编自胡明泽《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就与问题剖析》

材料三   熙宁、元丰(宋神宗的年号)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安焘传》

(宋神宗熙宁六年冬十月)时在京诸军出戍还营,教阅多废忘。上初置内教场,训练有法,旬一御便殿,程其能否而劝沮之,人人奋励。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综上所述,你从三次改革的成效中得到哪些启示。
2021-11-1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前期,官员因没有固定的俸禄制度而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官员之间收入严重不平衡。地方官员截断官物、搜刮掠夺、经商射利,甚至为了谋取暴利“逼民假贷”,以致严重危及统治。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孝文帝开始“置官班禄”,施行“以品第各有差”的俸禄制度。孝文帝保留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之制,同时又具体和细化了官品的区分,形成了五大阶梯的官俸差别。这一时期以帛计俸,按季发放,中央官员除了获得绢帛,中央财政还会给他们供给食料,如酒肉、谷物等。地方官员则享受“随近给公田”和“依户给俸”的待遇,即伴随均田制的推行而实行公田制度。孝文帝的俸禄改革达到了“厘整时务”的功效。

——摘编自徐研《俸廉关系之辨——北魏官员俸禄制度及其监察机制的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俸禄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俸禄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