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载,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这说明经秦到汉
A.地方监察官位高权重B.监察的对象发生改变
C.对地方管控逐渐减弱D.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
2022-02-04更新 | 4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东汉时,司隶校尉常常勒奏三公等尊官,故为百僚所畏神,官秩是比二千石,论官级低于中二千石的九卿。司隶校时在朝廷中与公卿们相处的时候,有明确的规定:“司隶校尉诣台廷议,处九卿上,朝贺处九卿下,陪卿上。初除,谒大将军、三公,通谒持板揖。公议、朝贺无敬。”这一规定旨在
A.限制三公九卿特权B.提高司隶校尉地位
C.规范朝廷廷议礼仪D.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设都察院代替一台三院体制,监察百官,以为皇帝耳之寄;又设六科给事中,以察六部;地方监察设监察御史。明代制定的监察法律数量丰富,内容充实,细致严密,而明代监察制度以及监察立法的情况均体现出了依附于高度强化的君权之上。

——邱前锋《中外监察制度流变兼论我国监察权的法制化》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归纳概括明朝和古代雅典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谈谈对我国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机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宋代,御史、谏官合一并统称为台谏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台谏官上任百日而无纠弹,则被罢黜之并罚缴“辱台钱”,只要敢于纠举,不论虚实,大都无罪而有赏:这说明宋代
A.吏治腐败比较严重B.专制集权得到加强
C.监察制度日益完善D.监察部的职权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的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官员主要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职责。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由此可见言谏制度
A.发展轨迹和专制制度强化趋势呈相反方向
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主要手段
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求
2021-12-21更新 | 157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百官的职能,弱化了谏官的谏诤帝王的职能。这一变化
A.强化了君主专制B.纠正了机构重叠弊端
C.提高了监察效能D.保障了监察机构独立
2021-12-16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知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诸侯国已设置了御史监察官员。秦汉时期,初步确立御史与谏官分置的监察体系,谏官虽尚未形成完备的组织体系,但以谏议大夫为代表的谏官已能有效制约君主的权力。唐朝前期,职掌巡视纠弹的御史体系与谏诤封驳的谏官体系并立,相辅相成。宋代谏官从以前的以进谏皇帝为主转变为以监督相权为主,御史台与言谏系统逐步呈现台谏合一趋势。及至元朝,为了有效处理繁杂的事务和有效控制广大的疆域,进一步扩大御史台的组织规模,强化御史的纠弹职能,谏官职能有进一步衰弱的趋势。明清时期,言谏官实际上已与御史系统合二为一,并逐渐走向僵化。

——摘编自张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为了巩固和强化皇权,皇帝一方面必须依靠官僚集团进行统治和治理,另一方面必须强化监察制度,对官僚集团进行全方位的严密监察,中国古代官僚不像现代行政文官具有严格的分工特性,而是一个包揽政治、行政、立法、司法等特权的集团,为了对这样一个特权集团进行有效监督,强化古代的御史监察制度、使监察权力独立于和高居于官僚权力之上,就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单极的、一元化的集权政治制度,产生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皇权(君权),因而无法形成建立在最高权力分立的基础上的、兼有纵向和横向乃至双向间的多元权力监督结构。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朝御史台的地位不能与“三省”并立,御史大夫的品秩仅为正三品,但“三省”的丞相为正二品。元朝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在法定的官僚品秩中的地位则与中书省平章政事、枢密院知院同等,均为从一品。元朝这一做法的主要意图是
A.加强中央集权体制B.提升君主决策效能
C.强化君主专制权威D.实现君相关系和谐
2021-11-28更新 | 68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3月)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天子每过五年都要率领百官和侍从们去巡狩四方,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夏、商、周三代除天子巡狩外,还设有“方伯”并“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秦汉时期巡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职权分明,各司其职,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即刺史巡视制度,用该制度监督地方要员。隋唐仍沿袭御史台制度,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出巡地方,监察郡县,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性。唐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任务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共司监察而各有侧重。在“一台三院”的体制内,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唐朝巡视制度形式多元,分工明确,制度完备,为以后朝代所效仿。明朝的巡视制度在封建专制史上是最完备的。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成立六个独立的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全国官吏,评论政务,规谏皇帝。清朝沿袭明朝,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对地方进行巡视。

材料二   虽然巡视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但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制度可以与之媲美。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察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摘编整理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
(2)综合以上两段材料,分析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和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秦汉时期,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史称“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考核和监察制度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控
B.官员的选拔方式和流程已经比较成熟
C.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吏的贪腐及渎职行为
D.察举制度加强了被选拔官员的责任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