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强的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阵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外商投资建厂
C.洋务企业创办
D.民族工业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1849年到191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情况。
1849年1911年
农业税77%16%
工商杂税23%69%

注:工商杂税包括盐税、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
根据表格,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对外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019-12-2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1912~1936年中国煤、铁开采途径的比重变化情况(%)。图中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B.工业近代化的进程加快
C.实现了向工业社会转变
D.重工业的比重逐渐加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公司达272个,资本达117434500元。主要以面粉业和纺织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最快。上述变化说明
A.此时轻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C.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受外来力量制约明显
D.民间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到1919年,短短8年的时间,中间新建近代工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资金近1亿元,再加上这段时期对原有企业改造的资金,1912—1919年这8年的投资,相当于1912年前50年的总和。可见,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资金充足利润丰厚
B.与国内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C.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6 . 下面是美籍华裔学者章长基估计的1928〜1942年中国15种主要工业品增长速度的统计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增长率
1928〜1936年8.4%
1937〜1942年6.7%

A.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B.美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C.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
D.民族解放战争的影响
7 . 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而1945年的中共七大又指出“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我们是欢迎的”。这一政策的转变
A.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艰苦的需要
B.说明中共积极探索对外开放之路
C.基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
D.反映出中共对外经济政策成熟
8 .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表中数据变化主要反映出
A.中国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B.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中国近代工矿企业的发展
D.列强扩大了对华资本输出
2019-05-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2019-01-30更新 | 209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3-2014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10 .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2019-01-30更新 | 5915次组卷 | 8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2)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