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辽宁地区官地、旗地向民地转化,农业资本主义的萌芽,近代农学及农业技术的引进,以及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构成了该地区农业经济近代化的基本内容,代表了该地区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化的总流向。

——摘编自衣保中《清末辽宁地区农业经济的近代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曾经是粮食短缺省份,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立足于通过本省增产解决粮食问题,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逐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粮食生产发生历史性变化,逐渐实现了“自给自足”,如今更是“自给有余”,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摘编自范忠宏《新中国70年辽宁农村发生新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辽宁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粮食生产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2021-05-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时人称为“洋经丝”,其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C.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
2021-05-07更新 | 1484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B.
C.D.
2021-07-08更新 | 10328次组卷 | 106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895—1911年间,天津口岸进口贸易得到快的发展。1898年间,天津口岸进口的正常消费资料如棉织品、毛织品、五金及日用商品等占全部进口商品的比重为35.5%,到1908年这一比重上升到了47.83%。这一变化,表明
A.近代工业呈现明显的增长势头B.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完全解体
C.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制约D.天津及华北经济的殖民地性质
2021-06-01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辽宁省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下表是上海缫丝业规模变化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经济的举步维艰B.日本侵华战争的冲击
C.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异变D.官僚资本的压榨导致经济衰退
2021-05-3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11943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1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经济侵略转向资本输出为主B.清政府鼓励吸引外资
C.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开矿设厂限制D.实业救国运动的推动
7 . 据统计,19世纪70-90年代中国出口贸易基本情况(出口货物值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如下表所示。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
时间棉花其他
1871—1873年52.7%34.5%0.1%0.2%12.5%
1881—1883年46.2%26.2%0.2%0.4%27.0%
1891—1893年26.6%24.9%1.2%4.8%42.5%
A.丝、茶出口的竞争力不断增强B.出口贸易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C.自然经济解体范围逐步扩大D.对外贸易入超局面得以改变
8 . 下表所示为1873年和1893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值单位:千万)。

   依据表可知,中国进口货物组成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主要是由于
A.海关自主权逐步丧失B.中国政治局势的剧变
C.国际环境的显著改善D.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9 . 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商品粮有所增加;战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刺激下,其出口增加的幅度大为提高,1840~1894年,仅桑蚕茧的出口量就增加了147万担,价值为4157万余两关银。这一变化
①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②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③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发展
④说明中国经济作物竞争力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0 . 下边是1894年和1913年中国民族企业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 
1894年 1913年
家数 170家 706家
资本 879万两 11775万两

A.民族资本成为在华资本主体B.清廷极力推动近代企业发展
C.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异变D.资产阶级改良必然走向革命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