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下面是“中国国内总生产结构”表。表格数据实质上反映了
1914—1918年平均1933年
生产额比重(%)生产额比重(%)
制造业(近代制造业)8.5(1.3)17.56(2.69)11.77(4.54)19.07(7.36)
农业29.961.7835.2357.09
商业服务业10.120.6612.5220.29

A.民族工业有所发展
B.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C.商业和服务业发展
D.经济的近代化趋势
2 . 阅读下列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工业比重图(图甲、乙)

图甲                                                            图乙
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大炼钢铁使轻工业比重有所下降B.轻工业发展呈下降趋势
C.一战期间重工业比轻工业发展快D.有效政策使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平衡
2013-04-24更新 | 8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1915年初,简氏兄弟创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上海打不开销路,但下半年开始其产品销路增加,一时供不应求,“近见贵公司所出品‘飞艇’牌、‘喜鹊’牌、‘三喜’牌等烟,此数种申江社会颇为欢迎”。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方列强忙于欧战B.文明开化的新习俗形成
C.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群众性的反帝运动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1916—1925年我国面粉进出口数量统计表(单位:千关担)。
年份进口量出口量出(+)入(一)超量
1916—1920年339.81750.9+1411.1
1921—1925年3913.8643.4-3270.4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B.国内农业严重衰退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国际局势发生变化
5 . 如图为1914——1919年中国棉纺织业盈利统计折线图。促使这一时期棉纺织业盈利变化的原因有(       
A.清朝中晚期的政治改革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
C.民国政府鼓励创办实业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2023-02-2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清朝的田赋和商税统计(1776年-1911年)

阶段时间田赋工商税总额对赋税结构的解读
数额(单位:元)%数额(单位:元)%
第一阶段1776422771300731593020027______
184242293282765303058924
第二阶段188549829423485340520152______
189051999194446632310056
第三阶段190357629194389214342262西方国家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末推行新政,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工商税收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1911740760732720272365873

——摘编自林满红《银钱: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特点及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仿照第三阶段对前两个阶段的赋税结构进行解读。
7 . 下面是1840年至1936年我国的经济作物比重变化数据,材料反映出20世纪前期的中国农村
1840—1936年经济作物的比重变化   单位:千元
年代粮食棉花油料烟叶合计经济作物的比重(%)
1840
1894
1911
1920
1933
1936
6159288
6697933
6836014
5340350
7754050
7880934
274455
284459
224837
192350
337041
494675
138606
519154
581427
733281
1407855
1283861
65280
81600
105876
130152
216665
218705
6637629
7583146
7748154
6396133
9715611
9878175
7.2
11.7
11.8
16.2
20.2
20.2

A.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发展B.商品化的程度缓慢提高
C.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密切D.农业经济日益走向衰败
2022-06-23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8 . 19世纪80年代,无锡丝茧价格高于其他一切农作物,鲜茧每担常在30~60元之间,折合白米6~10石,所以当时有“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到1913年,据《江苏省实业行政报告书》记载,无锡农业总户数142134户,养蚕户142005户,占总数的99%。这反映了当时的无锡(     
①农村经济结构完成转型②土地占有出现变化
③蚕丝成为重要出口商品④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12-2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太医署系目表

类别课目修习年限
修习课临床课
医科体疗公共课:《明堂》《素问》《黄帝针经》《本草》《甲乙经》《脉经》。分五个专业教习识药形药性,知四时脉象浮沉涩滑之状,验图知穴位7
疮肿5
少小5
耳目口齿2
角法2
针科公共课同上。专业课:《素问》《针经》《明堂脉诀M神针》及九针之法以九针为器械,察五脏之有余和不足,然后用针或补或泻在学时间最长为9
按摩公共课同上。专业课:消息导引之法,治损伤折跌之法除八疾(风寒著湿饥饱劳逸),调利骨节,宣通血脉,损伤折跌治法在学时间最长为9
咒禁咒禁五法(存思、禹步、营目、掌诀、手印)拔除邪魅之为厉者在学时间最长为9
药园师工《名医别录;K本草》药物种植、鉴别、采集、炮制、贮存防病治病在学时间最长为9

——王振国、张大庆主编《中外医学史》

材料二   1894626日,李鸿章拟《医院创立学堂折》奏请设立北洋医学堂,由林联辉任校长,李鸿章并委任天津税务署的欧士墩医官负责监督,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真正由政府出资兴办的独立医学堂,也是一所培养、训练海陆军外科医生的学校。医学堂学制四年,分两个班,不分科,教员包括中外医生,以英国人为多,采用英语教材。课程设置,按照西方医学的标准,有解剖、生理、内外科,妇产科、公共卫生、眼耳鼻喉科、治疗化学、细菌学及动植物学等,基础教学与临床指导实践是并行发展的,医院有六十张床位供临床实习使用。学校管理规则沿用天津水师、武备学堂的先例,一切费用均在海防经费中结算。1900年,该校教学人员中有三名中国医生和两名外国医生。

——马伯英著《中国医学文化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太医署课程设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唐代太医署相比,北洋医学堂变化的原因。
2022-04-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 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2-10-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