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认为“那些没有知识的人,应该被认为不比奴隶强。”他对每一个不明确的观念、 容易含混的笼统事务或秘而不宣的成见,都会问一句“这是什么? ”而且要求正确的答案。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身体力行“美德即知识”B.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C.强调人的思想力的作用D.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者
2 . 中西启蒙运动

材料一   西方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人权思想,这是启蒙运动最鲜明的旗帜和标志。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复兴了古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摆脱了黑暗的中世纪对文化的摧残和人性的束缚,解放了人对世界和宇宙的看法和了解,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对自己的看法。启蒙运动中,西方思想家发现了人自己、良心和社会正义,人们向往的是人性、财富、艺术、爱情、世俗生活、自由平等和理性。

——摘编自骆徽、王志红、刘雪飞《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与启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并非政治,而是文化,它的目的是改造国民性,摧毁旧传统。它把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意识形态的思想改造及民主启蒙工作上。但从一开始,其中便明确包含着或暗中潜藏着政治的因素。就像陈独秀说的那样,这个通过“最后觉悟之觉悟”所要达到的目标,仍然是指向国家、社会和群体的改造和进步。即是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国家、民族,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它仍然既没有脱离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已任”的固有传统,也没有脱离中国近代的反抗外侮,追求富强的救亡主线。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方启蒙运动相比,中国“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人发明的玻璃镜风靡欧洲。相比之前的铜镜,玻璃镜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这反映了
A.禁欲观念的消亡B.实用主义的流行C.人文主义的兴起D.启蒙思想的传播
2021-10-07更新 | 4856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目的是使宗教文化世俗化,使科学文化与宗教神学相分离,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独立的思想文化体系:而宗教改革的目的是夺取天主教会的领导权,使政、教分离,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的新宗教。材料最能反映
A.科学与神学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B.社会转型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
C.两场运动在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D.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可以改变和废除的,人民有权再造一个政治体,人民始终掌握立法权,并可以随时改变政府。卢梭的上述思想
A.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B.充分保障了人民的自由平等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D.事实上否定了天赋人权学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人文主义历史学家萨贝利科(1436—1506)著《恩奈阿德》,记述了从古代到16世纪的历史。该书开始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一个世俗的、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这表明
A.文艺复兴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B.近代科学革命解放了史学家的思想
C.近代意义的世界历史著述开始出现
D.环球航行拓展了人文主义者的视野
2021-05-29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的社会主张是要建立一个"大同世界",实现"天下大同"。《礼记·礼运》中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男有分(职位,包括士、农、工、商),女有归(能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夫家,有所依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它反映了百姓对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的社会的向往。孔子认为只有把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选拔出来治理国家,才能消除社会弊端,只有为政者具备优秀的执政能力,老百姓才能得到幸福,国家才能和谐统一。

——摘编自张炜钰《对孔子"大同世界"和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相似点及原因分析》

材料二   柏拉图把所有公民分为三个阶层;平民阶层、武士阶层和统治者阶层。三个阶层的人都具有正义感。平民阶层是指农民、手工业者或商人;武士阶层是少数的精英,他们拥有武力,最适合保卫国家;统治者阶层是指那些受过严格的哲学教育的、有智慧的人,他们最适合治理国家。社会分工和等级制度构成了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结构,没有分工就不会形成社会秩序,就不会形成有序的社会结构。

在柏拉图看来,哲学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哲学家不仅天资聪颖,而且拥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追求,城邦所有的政治权力都应该交给哲学王。"哲学王"统治是实现柏拉图正义理想的关键。

——摘编自温涛《正义城邦和谐社会——论柏拉图〈理想国)的和谐社会》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柏拉图对理想社会构想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孔子与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
2021-05-26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欧洲之所以能实现华丽转身,这一运动功不可没。正是它,使欧洲人得以重视知识,重视现实,并把知识和文化用于自我改进、成长和扩张。这一运动
A.源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B.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C.冲破了基督教思想禁锢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古雅典人认为,为了博得诸神欢心,人类就应该奉献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和强健的体 格。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身体训练,并在奥林匹克竞技中体现出来。这一 观念
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树立了宗教神学的权威
C.适应了寡头政治的需求D.推动了人文观念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指出:在各民族历史中,中国的史籍记载是唯一建立在天象观察的基础上的,因此基本上是无可争议的;而且中国史籍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伏尔泰旨在
A.推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B.促进广大民众人文精神的觉醒
C.肯定中国史籍记载的严谨D.为国内政治斗争提供理论依据
2021-05-05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