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5世纪时,意大利的年轻一辈对艺术均有相当的鉴赏力,每一个重要的活动中心都有自己的艺术家和独特的建筑格调,有天份的人更是遇上了有史以来最能自由发挥的时代。这表明当时
A.宗教改革运动如火如荼B.摆脱神学束缚成为共识
C.人文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民主与科学观传播广泛
2 . “我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柔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等语出现在什么时期(       )
A.文艺复兴B.古希腊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
3 .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学子多自官宦之家。由于政治腐败,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归入学部。

—《中国古代教育史话》

材料二   不同于中世纪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教育,多为个人、教会所办,注重人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为世俗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此人文主义教育家对当时教育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革新,还增加了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教育。学校主要是贵族子弟,人文主义教育家以古代希腊的体育传统为依据,主张通过一般体育和军事锻炼发展学生的体格。一方面仍然进行虔信上帝的宗教道德教育,同时又强调培养勇敢、勤勉等品质的世俗道德教育。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大学,不仅汇聚了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而且拥有一批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在传递着近代科学思想。这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才产生了第谷、开普勒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人物。

—《外国高等教育史论集》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清代的中国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向、管理体制上有哪些不同?

(2)造成中国明清时期教育不同于西方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哪些?

(3)分析清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发展的差异对欧洲和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贽反对理学的男尊女卑思想,提出了“大道不分男女”的命题,主张男女平等,肯定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主张女子享有和男子一样的受教育权。他不顾世俗的偏见,招收女弟子,李贽还主张婚姻自由,并且从人性出发,提倡寡妇改嫁。……与李贽同时代的唐甄则提出父母、儿女、夫妻的平等地位和作用,并特别同情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对现实生活中虐待妇女等诸多不公现象予以批评。

——摘编自杨菁《试论唐甄的男女平等思想》

材料二   薄伽丘(1313~1375年)出身于佛罗伦萨的商人家庭。他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无情地揭露教士和贵族们的荒淫伪善,抨击封建道德,斥责封建特权,主张人类平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发展,称道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机智勇敢。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比较李贽和唐甄在男女平等思想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指出薄伽丘《十日谈》体现出来的进步思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薄伽丘和唐甄为代表的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效果差异的根源。
6 . 15世纪意大利地区颁布了83部禁奢法令。大部分禁奢法令提出“为了上帝的荣光”,有些禁奢令则宣称城市中的奢侈之风已经激怒了仁慈的上帝。这些禁奢立法的目的在于
A.复兴古典希腊罗马的文化
B.挽救由奢侈导致的道德堕落和信仰危机
C.抨击天主教会的禁欲思想
D.宣传资产阶级人人平等并发展人的个性
7 . 世界上最早的银行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的货币交易条件简陋,只有一条长凳。下图(当时意大利画家的一幅壁画)中间是两个正在工作的银行家。这幅作品的内容反映了意大利
A.文艺复兴的不断发展B.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
C.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8 . 诗人彼特拉克把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视中世纪为一个混乱的中间期,以此来区分黑暗和光明、愚昧和理性。这一划分
A.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B.意味着世界近代的开始
C.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束缚D.有利于市民阶层的兴起
9 .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材料二   到了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统治的新思想,促进了欧洲社会的极大变动,给封建势力沉重打击,不但在理论上提出建立新的社会蓝图,还不断有实际行动的出现。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
(2)列举两位西方启蒙思想家主要代表并写出其思想主张;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2020-10-16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人的财富观念中,普遍认为社会个体的礼仪廉耻比追求财富更重要,求义舍利成了宋人的人生信条。但这种传统财富观受到一些质疑,北宋李觏认为:“人非利不生,竭为不可言!致者人之情,竭为不可言!”意思是说追求财富是人之常情,不能压制人的这种正常的欲望。到南宋,逐渐形成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派的功利主义义利观。陈亮认为人的物质欲望应该得到承认,“人生不能无疑,有欲不能不争”,指出仁、义、礼、智、信是“五贼”,是阻碍个人发家致富的绊脚石,必须破除它,叶适进一步主张“以义和利,不以义抑利”,最终浙东事功学派和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之间的较量中以失败而告终,理学的显学地位进一步加强。

——摘自袁冬梅《从宋人的财富观论宋朝的民贫问题》

材料二   中世纪的伦理道德把守贫视为美德,把人们获取财富视为罪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在财富观上出现重大变化。布拉丘利尼在《论爱财》中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财,希望获得财富是人们从事一切事业的根本出发点;人们如果要具备和发挥美德,就必须拥有财富,他写道:“一个人拥有的东西仅仅只能满足他一个人,能成为慈善家吗?”人文主义者们认为,通过努力劳动获取财富有益于文明社会;如果每个人只满足于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财富,那么“城市中的一切光彩、美丽、装饰都会消失,再没有寺院、古迹和艺术……因此,金钱是国家的力量所在,赚钱应视为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摘自欧阳萍《略谈文艺复兴时期的财富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人财富观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产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