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9 道试题
1 . 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楹联歌颂的是(  )
A.魏源B.林则徐C.文天祥D.郑成功
2 .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为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和龚自珍一样,主张变法革新,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富强,除因为拥有装备精良的军队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建立了一套近代化的工业。中国要想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他强调在发展近代工业时,应“尽得西洋之长技”,并相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兴盛的国家。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据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让清政府中的有识人士意识到若要重振国威,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从1861年开始,洋务运动开展。一般认为,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是奕䜣,实际操办洋务的是一些地方大员,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发展军用工业。后期以“求富”为目标,主要发展民用工业。还兴建起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在向欧美派去了留学生的同时,还设立了各种实业和军事学堂。

——摘编自李小庆《“洋务运动”伪命题》

材料三: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主要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戊戌变法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
2021-01-2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矣。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1)材料一中的作者是谁?他提出了什么思想?
(2)材料二应是哪一派别提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它们在救治中国的黑暗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通过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前期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2021-01-22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呈现了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特点。下面三幅图见证了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请回答:

(1)图一所示的历史人物是近代中国第一批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书中的哪一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
(2)图二所示著作作者是谁? 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上述三图见证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呈现出的明显特征和趋势是什么? 请列出三个阶段的主要探索事件。
5 . 为了解对手,设立译馆,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魏源B.林则徐C.奕䜣D.曾国藩
6 . 林则徐在1839年的一份奏稿中专门提到,谢清高的“《海录》一书系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在粤刊行,所载外国事颇为精审”,他还引用了谢清高记述英国情况的材料。这说明林则徐
A.彻底冲破“贱夷狄”的思想藩篱B.看到西方军事已处于领先地位
C.成为中国了解西方世界第一人D.注意了解中国以外的世界情况
2021-01-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和龚自珍一样,主张变法革新,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富强,除因为拥有装备精良的军队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建立了一套近代化的工业。中国要想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他强调在发展近代工业时,应“尽得西洋之长技”,并相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兴盛的国家。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据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作《海国图志》的主要目的。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让清政府中的有识人士意识到若要重振国威,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从1861年开始,洋务运动开展。一般认为,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是奕䜣,实际操办洋务的是一些地方大员,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发展军用工业。后期以“求富”为目标,主要发展民用工业。还兴建起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在向欧美派去了留学生的同时,还设立了各种实业和军事学堂。

——摘编自李小庆《“洋务运动”伪命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展的背景及其主要活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并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2021-01-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魏源主张:“仿钦天监用西洋历官之例,行取弥利坚、佛兰西、葡萄牙三国,各遣头目一二人赴粤,司造船局,而择内地巧匠精兵以习之”“并延(邀请)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驾驶攻击”。这表明魏源的主张(  )
A.摒弃了“贵华贱夷”的观念B.突破了传统的“天朝上国”心态
C.开启了“师夷长技”的实践D.形成系统的学习西方的思想体系
9 . 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中说:"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这实际上说明
A.清政府坚决抵制西方侵略B.士大夫具有天朝上国的观念
C.古代中国军事技术的先进D.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021-01-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海国图志》序言中,魏源套用《礼记》指出“中外一家,四海为兄弟",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窃其所长,夺其所恃”。这一主张
A.发展了“体用”观B.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缓和了民族间矛盾D.标志着近代外交思想的形成
2021-01-1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