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如表为近代中国部分名人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看法。由如表可知,三人(     
名人看法
胡适虽有政治意涵,但侧重则全在文化
梁启超包含了政治构想,试图文化与政治兼顾
孙中山倾向于宣传,社会动员﹐指向革命

A.所持阶级立场不同B.斗争取向存在差异
C.学术观点产生分歧D.政治追求出现错位
2022-09-14更新 | 40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齐鲁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2 .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不但接受了今文经学中疑古的一面,而且抛弃尊孔的立场,又把古文经学中的考据法与西方的怀疑主义、实用主义结合起来,进而提出一套新的研究方法。由此可见,胡适(     
A.完全否定先秦儒学B.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C.客观评价孔子地位D.猛烈抨击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9年,24岁的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阅《新青年》,甚常长益心智。我很喜欢看《新青年》和《新潮》,因为他们是传播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福音的。”美国学者莫里斯认为:“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计的。”这说明《新青年》(     
A.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B.源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领导力量D.最早在中国传播民主科学
4 .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压抑儒家,但突出了道家和墨家;批判诗文,可着意表彰小说和戏剧;鄙视文人大传统,转而发掘民间小传统。该学者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A.使民众接受了西方的政治理念B.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C.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觉醒D.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
5 . 1920年代,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凭优良的才学操守和特殊的身份在赴法勤工俭学生群体中威望很高,但两人却信奉无政府主义,鄙视自己的父亲。随着勤工俭学运动走向失败,陈氏兄弟经过赵世炎的多次主动接触,终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最终进入了中共早期的组织,成为核心、卓越的领导人物。由此可知在当时(     
A.赴法勤工俭学生群体最初的思想信仰多元复杂B.一战后欧洲的经济困境催生了无政府主义思潮
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D.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与新文化五四运动没有关系
6 . 早在清末,中国部分先觉者就认识到欲打破“三纲”,必须实行家庭革命。只有脱离家庭之羁绊,才有争取自由国民的前提;只有家庭革命,才能打破旧道德的基础,建立新道德的轨范;只有家庭革命,才会有“个人”的发现。由此可知,这些先觉者(     
A.追求个人独立、个性解放B.主张打破家庭对个人的束缚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7 . 在1918年蔡元培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后,李大钊于1919年发文指出,“今日政治问题,就是面包问题”。此后,工读互助主义倡导者王光祈提出了“人人作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主张。这些主张(     
A.崇尚社会普遍生产劳动B.折射出社会心理的变动
C.以实现人人平等为目标D.反映了革命性质的变化
2022-08-26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背景【知识点141】
(1)____时期,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2)一战期间,____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3)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____的逆流。以____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2022-08-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东校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基础知识过级检测题中国近代史填空题(2)
9 . 评价【知识点144】
(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____运动,动摇了____的统治地位。
(2)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____的关心,为____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3)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____运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4)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5)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存在________倾向;前期没有同____相结合。
2022-08-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东校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基础知识过级检测题中国近代史填空题(2)
10 . 如表为部分近代人士的历史观。由此可见,他们都(     
人物主张
康有为每世之中又有三世焉,则据乱亦有据乱世之升平、太平焉,太平世之始亦有据乱、升平之别。
李大钊经济的构造,依他内部的势力自己进化,渐于适应的状态中,变更全社会的表面构造……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是合理的。
A.否定传统文化B.试图营造民主革命舆论
C.强调唯物思想D.注重探索社会发展规律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