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32 道试题
1 . 双层平板法是对噬菌体进行计数的常用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为 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为 1%的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 45~48℃,然后加入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 双层平板(见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双层培养基的上层会出现透亮无菌圆形空斑——噬菌斑,根据噬菌斑的数目可计算原液中噬菌体的数量。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配置好的培养基灭菌后还需要添加缓冲液调节 pH
B.利用双层平板法对 T2噬菌体进行计数,选用的敏感指示菌为酵母菌
C.倒上层平板时需将培养基冷却到 45~48°C 最主要的原因是防止下层固体培养基被液态化
D.与底层平板相比,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的好处是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有利于计数
2 . 我国南方常见以毛竹作为单一优势物种的竹林。传统的竹林经营依托于竹材、竹笋的生产,只取不予,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长期生产力难以维持。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竹菌复合经营正悄然兴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1)I.持续的传统竹林经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在竹林下种植食用菌的竹菌套种模式丰富了群落的_____结构,在收获食用菌的同时,也提高了毛竹的产量。其原因有:①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大量的栽培原料(如稻草、秸秆)被引入毛竹林,食用菌的生产剩余物为毛竹提供_____。②食用菌采收后,大量菌丝束和部分培养料残体在土壤中消亡,留下了孔隙,增加了土壤的疏松度,从而使毛竹_____
II.有学者想知道套种对毛竹林下土壤中小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以套种食用菌后不同年限(0年、1年、2年、3年)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小型动物群落组成及分布进行调查。
试验设计:
2017年10月在毛竹林下铺以稻草、秸秆种植食用菌,2018年春季采收结束后将培养料残留于林地腐烂分解。设置4个取样时间,即2017年10月(0a)、2018年10月(1a)、2019年10月(2a)、2020年10月(3a)。
(2)调查过程:
①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可采用_____取样。
②分离小动物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搭建装置时,土壤与花盆壁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其目的是_____。采集时需打开电灯,是因为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的生活习性(答出2点即可)。

   

③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分类后,处理相关数据。
(3)实验结果与讨论:
①随种植年限增加,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密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年后基本恢复种植前数量。已知中小型土壤动物对土壤温度较为敏感,推测稻草、秸秆等的引入增加了_____,提高了土壤温度,有利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②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采用相似性指数(Cs)表示,计算公式为Cs=2c/(a+b),a为甲样地全部类群数,b为乙样地全部类群数,c为甲、乙两样地共有的类群数。据表分析,种植年限为_____的毛竹林群落为中等相似,其他为极相似。种植3年后,竹林土壤中的优势类群数减少,弹尾目由优势类群变为常见类群,表明竹菌复合种植对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的影响是_____
表 竹菌复合种植不同年限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指数
复合种植年限0a1a2a3a
0a1


1a0.8211

2a0.7570.8231
3a0.7240.8290.7451
注:Cs在0.75~1.00为极相似,0.5~0.75 为中等相似,0.25~0.50为中等不相似,0~0.25为极为不相似。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最后一卷)生物试卷
3 . 下图甲是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睾丸酮(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在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细胞间可通过___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当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___
(2)有研究表明吸食阿片类毒品(吗啡、海洛因等)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如下表。
组别
(人数)
平均年龄
(岁)
吸毒
(年)
吸毒量
(g/d)
LH
(mlu/mL)
FSH
(mlu/mL)
睾丸酮
(mlu/mL)
健康者
(30)
43--3.454.34.53
吸毒者
(37)
34平均3平均3.53.334.843.08
调查发现吸毒者容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吸毒使下丘脑的___受损,吸毒者的后代容易出现畸形儿、怪胎,可能的原因是毒品容易引起生殖器官中的___过程异常。有人对该调查的科学性提出质疑,你认为可能是(至少两点)___
2024-06-1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202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4 . 自然情况下,牛的生育率很低,畜牧业生产上可通过下图两种途径实现良种牛的快速大量繁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移植前需要用外源促性腺激素对雌性牛A与雌性牛B做同期发情处理
B.途径1和途径2过程中都有胚胎的形成,均为有性生殖
C.途径2获得的克隆牛的遗传性状完全由雌性牛C决定
D.两个途径中从雌性牛A卵巢内取得的卵母细胞都需要先体外培养至MⅡ再进行操作
5 . 大肠杆菌经溶菌酶和洗涤剂处理后,拟核DNA就会缠绕在细胞壁碎片上,静置一段时间,质粒分布在上清液中,利用上述原理可初步获得质粒DNA。用三种限制酶处理提取的产物,电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质粒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取DNA时可加入酒精,使溶于酒精的蛋白质等物质溶解
B.将提取的DNA溶于2mol/LNaCl溶液后;可用二苯胺试剂进行鉴定
C.电泳鉴定DNA利用了DNA在电场中会向着它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原理
D.根据电泳结果,质粒上一定没有限制酶I和Ⅱ的切割位点,而有限制酶Ⅲ的切割位点
6 . 某二倍体动物种群有100个个体,其常染色体上某基因有A1、A2、A3三个等位基因。对这些个体的基因A1、A2、A3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及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该种群中A3的基因频率是(       

A.52%B.27%C.32%D.2%
7 . 研究表明,正常女性细胞核内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浓缩形成染色较深的巴氏小体。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女性杂合子中有5%的个体会患病,图1为某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利用图中四位女性细胞中与此病有关的基因片段经能识别特定碱基序列的酶进行切割(如图2),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患病的女性杂合子细胞内存在巴氏小体,正常女性细胞内不存在巴氏小体
B.a基因比A基因多一个酶切位点是因为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C.若II-1和一个基因型与Ⅱ-4相同的女性婚配,后代患ALD的概率为5%
D.a基因酶切后产物的电泳结果对应217bp、93bp、118bp三条带
8 .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子的胚乳由外向内分别为糊粉层和淀粉胚乳,通常糊粉层为单层活细胞,主要累积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淀粉胚乳为死细胞,主要储存淀粉。选育糊粉层加厚的品种可显著提高水稻的营养。
(1)用诱变剂处理水稻幼苗,结穗后按图1处理种子。埃文斯蓝染色剂无法使活细胞着色。用显微镜观察到胚乳中未染色细胞层数_____________的即为糊粉层加厚的种子,将其对应的含胚部分用培养基培养,筛选获得不同程度的糊粉层加厚突变体tal、ta2等,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突变体tal与野生型杂交,继续自交得到F2种子,观察到野生型:突变型=3∶1,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_____________定律。利用DNA的高度保守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F2植株进行分析后,将突变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上。根据图2推测突变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附近,对目标区域进行测序比对,发现了突变基因。
(3)由tal建立稳定品系t,检测发现籽粒中总蛋白、维生素等含量均高于野生型,但结实率较低。紫米品系N具有高产等优良性状。通过图3育种方案将糊粉层加厚性状引入品系N中,培育稳定遗传的高营养新品种。

①补充完成图3育种方案_____
②运用KASP技术对植物进行检测,在幼苗期提取每株植物的DNA分子进行PCR,加入野生型序列和突变型序列的相应引物,两种引物分别携带红色、蓝色荧光信号特异性识别位点,完成扩增后检测产物的荧光信号(红色、蓝色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绿色荧光)。图3育种方案中阶段1和阶段2均进行KASP检测,请选择其中一个阶段,预期检测结果并从中选出应保留的植株。______
③将KASP技术应用于图3育种过程,优点是________
9 .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雄羚长有一对有环棱的黑色硬角,雌羚则无角。在非繁殖季节,同一性别的个体常聚在一起活动,即同性聚群。生态学家提出如下假说: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做了如下表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

1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个相同的橡胶圈

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

2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个相同的橡胶棒

对照组

?

A.“?”处的操作是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个相同的橡胶圈和2个相同的橡胶棒
B.实验中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雌性普氏原羚
C.若对照组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实验组1和实验组2,说明假说成立
D.同性聚群使雌雄普氏原羚处于相对隔离状态,阻碍了种群内的基因交流
2024-06-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最后一卷)生物试卷
10 . 腓骨肌萎缩症(由基因A、a控制)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疾病,苯丙酮尿症是由PH基因异常引起的一种遗传病。腓骨肌萎缩症和苯丙酮尿症的遗传系谱图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图丙表示人群中染色体上PH基因两侧限制酶MspI酶切位点分布的两种形式,图丁是乙家庭部分成员某细胞中PH基因两侧经限制酶MspI酶切之后的电泳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突变、互换、致死以及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___,判断依据是___
(2)I-4个体19kb的DNA片段上含有的苯丙酮尿症的相关基因是___(填“正常”或“异常”)的,原因是___。图乙家庭的Ⅱ-6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是___
(3)根据图甲___(填“能”或“不能”)判定题中涉及两病的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其为正常女孩的概率为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