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8 道试题
1 . 传统的木薯乙醇发酵工艺所使用的普通酿酒酵母缺乏水解淀粉的酶系,需要经过蒸煮、液化、糖化等工序将木薯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后才能用于酵母菌发酵。为了提高制备乙醇的效率,研究者欲通过基因工程获得能够高效表达和分泌淀粉酶的重组酿酒酵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利用从细菌中获得的含淀粉酶基因(amy)的DNA片段为模板,则通过PCR技术获得大量amy时,还需要在缓冲液中添加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镁离子等,需要添加引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扩增____________轮后能得到含目的基因的等长的DNA双链序列。
(2)研究发现,如果amy上特定位置的GTG(位置如图1)突变为ATG,淀粉酶的活性将大大提高。为了通过PCR引入该定点突变,获得高效的淀粉酶,需要如何设计PCR引物?_____________

   

(3)用限制酶BamHI与SpeI切割含amy的DNA片段和载体pScIKP,然后将amy与载体相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Sc-amy。对pScIKP和目的基因采用双酶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而葡萄糖遇碘无此现象。为了分离出能够高效表达淀粉酶基因的重组酵母,可使用含__________的培养基。培养3天后,用碘熏蒸染色,结果如图2所示。若你是研究者,将选择菌落__________(填数字)进行扩大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人和哺乳动物因为自身缺少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故必须从食物中获得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发现,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可在普通猪体内将其富含的ω-6饱和脂肪酸转变成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脂肪酸去饱和酶由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Fat-1基因)表达产生,科学家据此利用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培育了一种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克隆猪,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2号猪的胎儿期而非成年期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并选取1号猪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时期)的卵母细胞用于核移植,还需通过____________去核。对3号猪进行____________处理,以便后期胚胎移植成功。
(3)将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比早期核移植中将核注入去核卵母细胞更有进步意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合形成的重构胚还需用____________(答出一种)激活,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4)为获得更多的转sFat-1基因猪,可在胚胎移植前进行____________
(5)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大规模培育转sFat-1基因克隆猪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 . 味觉和嗅觉的暂时减退是人体感冒后的症状之一。人体味觉和嗅觉的形成依赖于相应细胞膜上的味觉和嗅觉受体,这两种受体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觉和嗅觉受体的合成起始于______________(填“游离”或“附着”)的核糖体上,其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与下列哪些物质相似______________
A.消化酶            B.抗体            C.呼吸酶                 D.中心体蛋白
(2)图中结构⑧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合成该成分的酶定位在结构⑤上,这说明细胞内该成分的合成场所在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合成受体及将受体定向转移到细胞膜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结构______________(填序号)提供。
(3)在味觉和嗅觉受体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中结构⑥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中的S酶可以在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结构⑥膜上的M6P受体识别,并被膜包裹形成囊泡,囊泡最终形成溶酶体,而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推测S酶活性降低的人体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会下降。
4 .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利用微生物转化的方法可以将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而葡萄糖是重要的食品和工业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焚烧秸秆对生态环境会产生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
(2)利用纤维素分解菌所分泌的______________可以将秸秆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生物燃料——乙醇可以替代部分化石燃料,为避免大量生产燃料乙醇而导致粮食短缺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
(3)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从土壤中分离纯化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接种方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运用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结果______________。鉴别纤维素分解菌需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染液,如果有纤维素分解菌存在,则培养基中以该菌落为中心的周围会出现______________
5 . 水的功能有很多,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无机盐虽然含量不多,但是当某些无机盐缺乏时,生命活动难以正常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气温下降,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______________,抗寒能力______________;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放在阳光下晒干,重量会减轻,这个过程损失的水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在治疗创伤的中药方剂中,某动物的角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药,它的使用量很少,但缺了它,疗效会大大下降。动物的角主要是由死亡细胞的角化(变性)蛋白质组成的,那么它的有效成分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酶或激素”“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3)某地种植的水稻经常出现白苗病,农业科技人员对此病的病因提出了两种观点。观点一: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理由是锌是许多酶的活化剂,缺锌导致与叶绿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降低,使叶片失绿。观点二: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理由是镁是______________的组成元素,缺镁将导致其不能形成,使叶片失绿。为探究上述观点的正确性,某同学利用三组长势相同的正常水稻幼苗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培养液

实验处理

观察指标

A

全素培养液

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育相同的一段时间

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B

缺锌培养液

C

注:全素培养液就是含有植物所需的全部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培养液。
①请将探究实验设计补充完整,C组添加的培养液为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A组的水稻幼苗正常生长。
若B组水稻幼苗表现出白苗病、C组正常生长,则说明______________正确;
若B组水稻幼苗______________、C组表现白苗病,则说明观点二正确;
若B组和C组均正常生长,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B组和C组均不能正常生长,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实验证明水稻白苗病是由缺锌引起的,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验证该观点正确,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预期实验结果为水稻幼苗恢复正常生长。
6 .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三种表型,显性基因A、D共同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为修饰基因,基因型bb能彻底淡化色素,使植株表现为开白花,基因型Bb能部分淡化色素,使植株表现为开粉红花。不考虑任何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株纯合白花植株甲与已知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花色均为粉红花,则纯合白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_____,F1的基因型为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基因A、D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请选择题干中出现的植株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完成相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表型及比例都要写出)
①若______,则A、D均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则A、D均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且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③若______,则A、D只有一个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④若______,则A、D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
2024-06-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图1中甲是果蝇体细胞示意图,乙是果蝇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图2是果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其中Ⅰ、Ⅱ、Ⅲ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甲细胞可知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______个四分体,一个染色体组中有______条染色体,图甲基因型的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含BCD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2)图1乙细胞对应图2中的______(用字母表示)段,乙细胞中有______个核DNA分子,图2Ⅱ过程中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在Ⅲ过程中,细胞中始终满足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的时期是______(用字母表示)段。
(3)实验过程中,发现一只雄性果蝇(XBY)与一只雌性果蝇(XbXb)的后代中,有一只基因型为XBXbY的变异个体。经分析发现是某一亲本产生的配子发生异常所致,若不考虑基因突变,该亲本产生配子时发生异常的时期对应图2中______(用字母表示)段,具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写出具体的异常分裂过程)。
2024-06-1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如图是某家族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正常人群中甲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比例为2/11。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图可知,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2)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Ⅲ3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育一个女儿,该女儿患病概率为______,生育一个两病均患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
(3)为积极响应国家“三胎”政策,Ⅱ1和Ⅱ2打算再生一个孩子,则他们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性别是______,概率是______,为了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Ⅱ1和Ⅱ2打算进行遗传诊断以预测胎儿的患病的情况,需要进行基因检测的是______(填“Ⅱ1”或“Ⅱ2”),需检测的相关患病基因是______(填“A/a”“B/b”或“A/a和B/b”)。
2024-06-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通常,雄蚕食桑叶少且蚕丝质量好,因而蚕农喜欢只养雄蚕。S品系家蚕是人工构建的家蚕品系,构建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b为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呈连锁状态的基因(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间无互换。S品系家蚕可作种蚕和普通蚕杂交,用于家蚕的制种。回答下列问题:

(1)为建立稳定且保留有致死基因的家蚕品系,致死基因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位于W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原因是______
(2)科研人员用γ射线处理构建的家蚕品系,图中过程①改造Z染色体时所引发的变异称为______,过程②改造W染色体时所引发的变异称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
(3)S品系家蚕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分别为______。S品系雄蚕作种蚕时,基因型为______,普通雌蚕基因型为______,二者杂交后代中只有______(填“雄性”或“雌性”)家蚕。
(4)已知OS和os为一对等位基因,正常蚕(OS)的体表不透明,油蚕(os)的蚕体透明。研究表明,os基因位于家蚕的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无相应基因。若要通过杂交实验证明os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最好选择______
2024-06-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剪接体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真核细胞的基因经转录会产生前体mRNA,内含子(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转录的RNA片段会被剪接体切除并快速水解,外显子(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转录的RNA片段会相互连接形成成熟mRNA,相关过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癌细胞需要大量的剪接以实现快速增殖。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剪接体作用于mRNA前体链中的______键。
(2)转录时,R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______(填“5′端→3′端”或“3′端→5′端”,下同)移动;翻译时,核糖体沿成熟mRNA链的______移动。
(3)通常一个成熟mRNA链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若某成熟mRNA最终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发生了改变,不考虑变异,结合图示过程判断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已知大肠杆菌的基因编码区没有内含子序列,请结合图示和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大肠杆菌可以边转录边翻译的原因:____________。研究发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每秒可翻译15个氨基酸,这就意味着核糖体沿着mRNA每秒至少可转位约______个核糖核苷酸。
(5)癌细胞比正常细胞需要更加大量的剪接,这一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试提出一个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