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57 道试题
1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乳酸菌在乳中生长发酵乳糖产生乳酸.其产酸力是乳酸菌的重要特性。研究表明产酸力与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相关,该酶基因位于质粒上,乳糖代谢由质粒控制。通过诱变可以获得乳糖代谢障碍突变体。突变的部位和数量影响对乳糖的利用能力。研究人员以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B-3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或亚硝基胍进行诱变选育获得高产酸的乳酸菌。
乳酸菌乳糖发酵能力的检测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脱脂乳液体培养基),通过凝乳速度快慢来判断,凝乳速度越快,发酵乳糖能力越强;二、接种于含ONPG(邻-硝基酚-β-半乳糖苷)的平面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出现β-半乳糖苷酶,会显黄色。
1.下列关于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B-3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原核生物B.属于厌氧微生物
C.控制性状的基因均位于DNA上D.β-半乳糖苷酶是其胞内酶
2.下列关于利用紫外线进行人工诱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变异频率,诱变前需要对出发菌株进行涂布分离
B.在紫外灯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验菌种与紫外灯距离越大,诱变所需时间越短
C.人工诱变引起菌种发生定向变异,故可快速提高菌株的产酸能力
D.诱变引发突变的基因数量可通过提取菌种的DNA借助PCR技术进行分析
3.下列关于诱变育种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灭菌后调整培养基pH至中性偏碱
B.对菌种产酸能力的测定还可利用添加了CaCO3的固体平面培养基
C.含ONPG的培养基从功能上分属于选择培养基
D.对培养基的灭菌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有条件的可采用干热灭菌法效果更佳
4.为确定实验所用紫外线强度与处理时间,需先进行紫外线处理与菌种死亡率的关系的预实验。下列关于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用的培养基需要添加亚硝基胍B.需设置不同紫外线强度的处理组
C.各组的紫外线照射时间均应相同D.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算菌种的致死率
5.对所获得的高产酸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是菌株应用于发酵工程前的必须过程。下列关于菌株遗传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突变基因的质粒拷贝数改变是引起产酸能力改变的原因之一
B.实验过程需要对菌种进行多次传代培养
C.含ONPG的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与黄色圈直径比值小说明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强或数量多
D.培养时需在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以确保培养液中有较高的溶解氧
2 . 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微生物在其发生突变前的原始菌株,称为野生型菌株。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是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失去合成某种氨基酸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了相应的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已知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则不能。上图是用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联合使用所作培养实验,目的是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①②③④是培养基编号,A、B、C代表实验步骤,D、E代表大肠杆菌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④是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紫外线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突变率,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B步骤的正确做法是用平板划线法将大肠杆菌菌种接种在②的表面
D.D所示菌落是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落,可挑出后进一步纯化培养
3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经济发展的差异可能是居民结肠癌发病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结肠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8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略有降低。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疾病,如图所示。

1.下列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B.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比所有正常细胞长并能无限增殖
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D.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
2.结肠癌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曲霉毒素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
B.长期接触结肠癌患者的人细胞癌变概率增加
C.癌症是由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概率与年龄无关
D.居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群,结肠癌发病率相差不大
3.根据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相关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结肠癌突变基因一定会通过减数分裂传递给子代个体
2021-05-2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4 . 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需要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
B.进行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时,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相等
C.“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时,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应同向拼接才能确保模型的正确
D.“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 若用橡皮泥模拟 2对同源染色体, 则需要2 种不同的颜色
5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材应选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区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
B.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的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便于后期进行观察
C.使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的目的是解离根尖细胞,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若实验操作正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6 . 回答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细胞分裂的问题
内质网在生命活动中具有广泛的作用,且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1)下列成分是由内质网合成的是___________
A.胰岛素B.性激素C.肾上腺素D.生长激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F.磷脂
(2)在病毒侵染等多种损伤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的修复机制如图1所示,下列关于此修复过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Bip蛋白与错误折叠或未折叠的蛋白质结合
B.内质网上的IRE1蛋白被未剪接的HacmRNA所激活
C.剪接的HacmRNA在核糖体中翻译成Hacl蛋白
D.Hacl蛋白抑制Bip基因表达,防止错误折叠蛋白的形成

染色体数目不稳定是肿瘤标志性特征之一。为探究KLF14基因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科学家检测了正常小鼠和KLF14基因敲除小鼠体内不同染色体数的细胞占有丝分裂细胞总数的比例,结果如图2所(图中★代表相互之间差异显著,★★代表相互之间差异极显著)

(3)据图2判断,KLFI4基因对肿瘤形成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4)据图2判断正常体细胞小鼠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条。其中出现小于39条或者42-50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细胞分裂时可能会出现染色体不均等进入子细胞
B.细胞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代谢产物等引起染色体断裂、缺失
C.细胞自身蛋白表达变化,不能及时检测和纠正细胞中DNA损伤
D.自身细胞之间的相互融合产生异常染色体现象
2022-05-0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等级考生物试题
7 . 经X射线照射的某紫花植株群体,发现一株植株后代出现了几株白花植株。现对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有以下两种猜测:
猜测一:X射线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猜测二:X射线引起染色体结构缺失,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为猜测一,则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仍是白花植株
B.若为猜测二,则对白花植株照射X射线,其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C.X射线照射处理为人工诱变,基因突变频率高于自发突变
D.可通过观察白花植株的染色体结构判断何种猜测正确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玉米(2n=20)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玉米雌雄同株,可自交也可杂交。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发现,将纯种甜玉米(甲)和纯种非甜玉米(乙)间行种植,植株甲的玉米穗上同时有甜玉米籽粒和非甜玉米籽粒,植株乙的玉米穗上全为非甜玉米籽粒。

1.下列关于玉米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雌、雄花序的形成由性染色体控制
B.玉米染色体的物质组成为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C.玉米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DNA数为40
D.玉米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组型图
2.有同学用放有黑、白围棋子的2个围棋罐为材料,模拟植株甲上的非甜玉米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自交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个围棋罐分别模拟雌、雄花序
B.每1个围棋罐中的黑子和白子数量需相等
C.两罐中各摸取1粒棋子,记录组合结果以模拟非甜玉米植株的配子
D.将摸出的棋子放回罐中后混合均匀再重复摸取,并尽可能多操作
3.植株甲上的非甜玉米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单株种植,发现有一株的某个玉米穗上所结籽粒明显不同于其他。下列现象及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所结籽粒全为甜玉米,可能是显性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
B.若所结籽粒全为甜玉米,可能是含有显性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C.若所结籽粒甜与非甜数量接近,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显性纯合子致死
D.若所结籽粒甜与非甜数量接近,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某类雌配子不育
2022-01-20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三位科学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约1.8亿人感染了HCV。人体感染HCV易患丙型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HCV病毒体呈球形,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在核衣壳外包绕着囊膜,囊膜上有刺突。下图表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

1.下列有关HC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CV的组成成分只有脂质和RNA
B.HCV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
C.HCV的遗传物质的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D.HCV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进化速度较慢
2.下列关于HCV增殖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HCV的+RNA复制时,先合成-RNA再合成+RNA
B.HCV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同时开始复制和翻译
C.HCV的+RNA既可作为复制的模板,也可作为翻译的模板
D.HCV的+RNA的翻译产物有些参与复制,有些组成蛋白质外壳
2021-03-14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福建卷)生物试题
10 . 经X射线照射的某紫花植株(AA)群体,发现一株植株后代出现了几株白花植株.现对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有以下两种猜测:
猜测一:X射线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猜测二:X射线引起染色体结构缺失,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射线照射处理为人工诱变,基因突变频率高于自发突变
B.可通过观察白花植株的染色体结构判断何种猜测正确
C.若为猜测一,则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一定是白花植株
D.若为猜测二,则对白花植株照射X射线,其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2020-12-1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专题7 生物变异类型的辨析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