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利用营养菌(只能利用乳糖,但不能降解四环素)和抗性菌(不能利用乳糖,但能降解四环素)对细菌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究。
(1)将两种菌液分别用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法单独接种于加入含四环素并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的______(选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皿中均未出现菌落,推测两种菌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可遗传变异。
(2)将两种菌混合后接种在与上述成分相同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两种菌落均有生长,推测两种菌实现了“互利共生”,其原因最可能是:抗性菌增殖,降解了______,为营养菌存活提供保障;营养菌增殖,分解了______,代谢产物为抗性菌生长提供碳源。
(3)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操作:在接种了营养菌和抗性菌混合菌液的培养板,左侧加入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右侧加入含______的培养基,培养基可从两侧逐渐扩散到混合菌液培养板上。一段时间后检测混合菌液培养板上两种菌的数量情况。
②预期两种菌的生长情况:左侧营养菌和抗性菌都______;右侧营养菌和抗性菌都______
2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剪切目的基因和质粒,最后在细胞内形成重组质粒
B.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牛合成并分泌人类抗体,该技术将导致定向的变异
C.DNA的粗提取实验中不能用鸡血细胞来作为实验材料
D.预冷的酒精溶液加入研磨液后通过离心获得含有DNA的沉淀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全球气温升高会使水稻减产,寻找耐高温基因并其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获得一株耐高温突变体甲,高温下该突变体表皮蜡质含量较高,让甲与野生型(WT)杂交、F1自交后代中耐高温植株约占1/4,说明耐高温为_____性状。且由_____对基因控制。
(2)已知耐高温突变体乙的隐性突变基因位于水稻3号染色上,为探究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让两种突变体杂交,得到的后代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
②若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对应的杂交结果
a、F1和F2均耐高温
b、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3:1
c、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1:1
d、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9:7
e、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15:1
杂交实验结果与③一致。
(3)为进一步确定突变位点,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如下图所示。

①图1中若F1产生配子时3号染色体发生重组,请在答题卡上绘出F2中相应植株的3号染色体_____。用F2植株进行_____,可获得纯合重组植株R1~R5
②对R1~R5,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如图2、图3.分析可知,耐高温突变基因位于_____(分子标记)之间。将该区段DNA进行测序,发现TT2基因序列的第165碱基对由C/G变为A/T,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功能丧失。
(4)研究人员将_____导入突变体甲,该植株表现为不耐高温,进一步确定基因TT2突变导致突变体甲耐高温。
(5)基因OsWR2的表达能促进水稻表皮蜡质的合成。以突变体甲为材料,验证“高温胁迫下维持较高的蜡质含量是水稻耐高温的必要条件”,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自花传粉二倍体植物(2n=20)的花色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对a完全显性,基因B对b不完全显性。已知基因A可以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红色色素,BB可以将红色色素彻底淡化为白色,Bb将红色色素不彻底淡化为粉红色。将一株纯合的红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aaBB)杂交产生的大量种子(F1)用射线处理后萌发,F1植株中有一株白花,其余为粉红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F1白花植株产生的原因,科研人员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说:
假说一:F1种子发生了一条染色体丢失;
假说二:F1种子发生了一条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
假说三:F1种子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经显微镜观察,F1白花植株______________时期形成的四分体的个数为10个,可以否定假说一;
②已知4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可以对A、a和B、b基因进行标记。经显微镜观察,F1白花植株的小孢子母细胞(与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相同)中荧光点的数目为________个,可以否定假说二。
(2)现已确定种子萌发时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有人认为:F1种子一定发生了A→a的隐性突变。该说法是否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专家认为:F1种子中另一对基因发生了一次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与A、B基因不在同染色体上),突变基因的产物可以抑制A基因的功能,但对a,B,b无影响。若假设正确,F1白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精确调控的结果,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对此提供一些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粒小麦(染色体组AA,2n=14)与山羊草(染色体组BB,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形了具有AABB染色体组的四倍体二粒小麦(4n=28)。后来,二粒小麦又与节节麦(染色体组DD,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D经染色体加倍,形成了具有AABBDD染色体组的六倍体小麦(6n=42)。这就是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下列关于普通小麦与二粒小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可以杂交获得可育后代
B.普通小麦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21个四分体
C.普通小麦中A、B、D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功能彼此相同
D.在普通小麦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2021-04-09更新 | 2338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6 . 大豆抗花叶病毒性状(以下简称抗病)和抗胞囊线虫性状(以下简称抗虫)各受一对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科研人员从野生大豆资源库中筛选出纯系的抗病、抗虫品系(甲),与不抗病、不抗虫但具有高产、高油等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品种(乙)杂交,流程如下:

(1)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大豆自然状态下是自花受粉作物,故异花授粉前,需对母本进行________等操作。
(2)从F2代开始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与________进行多轮回交,目的是___________。F3中具有抗虫、抗病的比例占_______________
(3)若大面积连续种植该大豆品系,其抗病能力会减弱甚至丧失,从变异与进化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21-03-13更新 | 43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
B.基因重组可产生新性状
C.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型
D.二者均属可遗传变异
8 . 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C.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性,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育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也可能得到新物种
2020-11-03更新 | 59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B.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若未出现新的性状,则证明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C.在杂交育种中,想要获得隐性纯合子一般从F2中选种
D.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等优点的超级水稻是多倍体育种的结果
10 . 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V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下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子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图示各代号表示的育种类型中:①表示诱变育种,③表示________育种。
(2)③⑦过程用到的药剂是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Aaa自交产生AAAA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⑤过程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其体细胞含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该植株所结果实无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04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