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科研工作者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施加外源1nmol/L油菜素内酯(BL)与不同浓度IAA对植物侧根形成的影响,如图1.同时检测了BL合成信号通路中2个关键基因CPD和DWF4在侧根中的转录产物(mRNA)含量,如图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BL组实验可知,IAA在1~20nmol/L浓度范围内,IAA抑制侧根的形成
B.IAA在20~50nmol/L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影响更显著
C.结果表明BL和IAA对侧根的形成体现为抗衡关系
D.+BL组的CPD和DWF4的转录水平下降,说明体内BL含量受负反馈调节
2024-06-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
2 . 胞间连丝(如图)是连接两个相邻植物细胞的胞质通道,可进行物质交换,它允许一些分子如激素、光合产物等通过,在控制植物的发育及植物生理功能协调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图中结构甲是由细胞某结构转变而来,贯穿胞间连丝。有研究显示该结构可能与脂质合成和运输有关,推测该结构最可能来自         
A.线粒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细胞膜

(2)胞间连丝根据其形成方式可分为初生胞间连丝和次生胞间连丝,其中初生胞间连丝是在新的细胞壁产生时形成的,推测初生胞间连丝最可能形成于细胞周期的_____(G1/S/G2/前/中/后/末)期。

(3)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会依次通过方式①、方式②进入筛管-伴胞复合体(如图),再由筛管运输至植物体其他器官。用蔗糖跨膜运输抑制剂处理叶片后,上图中蔗糖的运输速率降低。该抑制剂最可能影响了方式_________(选填①或②)
植物幼苗存在向光性(如图1),有研究发现向光性现象与胞间连丝有关。胞间连丝颈区胼胝质的沉积会影响物质经胞间连丝的运输,gs18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影响胼胝质的沉积。由此,学者构建了gs18基因表达下调的植株,与野生型一起接受单侧光刺激,结果如图2和图3。

(4)下列有关图1中幼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
B.体现了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C.背光侧细胞的伸长受到了抑制
D.生长素由合成部位经极性运输至下胚轴发挥作用

(5)根据图2结果分析,gs18基因编码的蛋白质_________(有利于/不利于)幼苗下胚轴生长素浓度梯度的维持。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还发现,背光侧生长素的积累能进一步促进gs18基因的表达,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正/负)反馈调节。
2024-05-3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
3 . 对处于氮饥饿的玉米幼苗施加硝酸盐,首先引起根中的细胞分裂素水平迅速升高,随后通过木质部输导组织转移到茎中。植物体中高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例促进茎生长,而低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例促进根生长。据此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促进茎生长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例比根的高,说明茎比根对生长素更敏感
B.在氮盐贫瘠的环境中,植物促进根的生长以提高植物吸收氮的能力
C.在氮盐充足的环境中,植物吸收的氮只能促进细胞分裂素的合成
D.细胞分裂素通过木质部输导组织转移到茎属于极性运输
4 . 番茄果实发育受多种植物激素影响,市场上销售的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如生长素类、乙烯利(乙烯类)等物质,如果处理得当,对人体危害并不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发现未授粉及授粉8天后番茄的子房发育情况差异显著(图1所示),结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推断,授粉后___产生生长素促进了子房的发育。
(2)检测授粉与朱授粉番茄雌蕊产生乙烯的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1和图2推测乙烯对子房发育具有___作用。
(3)为证实乙烯对子房发育的作用,以野生型番茄为材料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处理。
授粉情况授粉未授粉授粉未授粉
实验处理施加清水施加Ⅰ施加Ⅱ施加Ⅲ
子房是否发育为果实
表中Ⅰ~Ⅲ处所需的试剂应分别选用___(填选项前字母)。实验结果支持上述推测。
A.清水
B.生长素
C.生长素运输抑制剂
D.乙烯利
E.乙烯受体抑制剂

(4)研究还发现野生型番茄授粉后子房内赤霉素(GA)含量升高。为研究GA和乙烯对果实发育的影响,以野生型番茄和乙烯受体功能丧失的突变体S为材料进行实验,相关处理及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结果表明GA的作用是___。在未授粉情况下,S突变体比野生型体内G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高,由此推测未授粉的S突变体子房可发育为果实的原因是突变体S乙烯受体功能丧失,导致乙烯对GA合成的抑制作用___,GA合成量升高,促进果实发育。

   

2024-05-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二)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研小组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某品种棉花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对棉花植株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主要是生长素
B.赤霉素可解除生长素对棉花植株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C.赤霉素比细胞分裂素促进棉花植株侧芽生长的效果更显著
D.可采取去顶芽、喷施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措施提高棉花产量
6 . 有两类豌豆矮生突变体,分别为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为研究某种矮生豌豆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都体现了赤霉素和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该实验豌豆矮生突变体可能是激素合成缺陷型
C.该实验需要测量豌豆茎在激素处理前后的长度
D.正常豌豆茎伸长对赤霉素的作用比生长素更敏感
7 . 埋在土壤中的种子萌发时,幼苗的下胚轴的顶端会形成“顶端弯钩“结构,该结构能避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冲撞而造成机械损伤。下胚轴顶部两侧的细胞中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1)研究发现,重力是触发幼苗顶端弯钩形成的起始信号。形成期高浓度生长素在下胚轴______ (“m”或“n”)侧积累,导致该侧细胞生长______ ,下胚轴顶端倾斜角α变______ 形成弯钩。打开期下胚轴该侧细胞中生长素被稀释到较低浓度,转而______ (“促进”或“抑制”)细胞生长。
(2)图2为细胞膜将H+转运出细胞的过程。H+-ATP酶转运H+过程中,结构______ (“会”或“不会”)发生变化,图示过程说明转运蛋白具有运输和______ 的作用。近期该研究发现,在顶端弯钩内侧,高浓度的生长素导致细胞膜上H+-ATP酶去磷酸化而抑制其活性,导致膜外pH值升高,从而抑制细胞生长。
2024-05-1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生物(天津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8 . 研究发现,胚芽鞘切段在无生长素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加入生长素后大约10分钟,就可观察到胚芽鞘切段快速生长。科学家提出“酸生长假说”解释这一现象,即生长素促进细胞膜上H+-ATP酶(质子泵)的活性,将H+外排促进细胞壁的伸展。

(1)当培养基中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胚芽鞘切段生长的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
(2)科学家用生长素诱导玉米胚芽鞘的生长,得到图1所示结果。该结果可作为支持“酸生长假说”的证据。请写出判断依据:加入生长素后______,说明生长素通过诱导H+外排进而促进细胞的生长。
(3)为探究生长素激活细胞膜上H+-ATP酶的机制,研究者分别测定野生型、K蛋白基因敲除型(K-)和F蛋白基因敲除型(F-)拟南芥植株的下胚轴细胞壁pH和生长速率,结果如图2。

依据研究结果,在下图的标号处填写恰当内容,完善下面的生长素作用机制模型____

2024-05-0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生物试卷
9 . 幼年期切段易发根,而成年期的切断不易发根,这可能与幼年期切条内含有较多的(       )有关。
A.乙烯B.赤霉素C.ABAD.生长素
10 . 当植物受到周围环境遮荫时,植株表现出茎秆细高、节间伸长、叶柄伸长等现象,称为“避荫反应”,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避荫反应”的植物往往分枝增多
B.“避荫反应”现象与顶端优势相似
C.“避荫反应”的植物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于侧芽
D.“避荫反应”有利于植株获得更多光能
2024-03-27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