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生长素(IAA)是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认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茎运输,当主茎中生长素运输流饱和时,会限制侧芽合成的生长素外流,侧芽处于休眠状态,形成顶端优势。另有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CK)和独脚金内酯也参与侧芽生长调控,三者关系如图8所示,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连续箭头表示运输路径。

(1)根据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分析,植物打顶(去除顶芽)后侧芽快速生长的原因是______。
A.侧芽处生长素合成加强B.侧芽处生长素外流加强
C.侧芽处生长素合成减弱D.侧芽处生长素外流减弱

(2)据图,在调控侧芽生长方面,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表现为_________(协同/拮抗)作用,生长素与独脚金内酯表现为_________(协同/拮抗)作用。
(3)对顶端优势进行解释时,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与图8所示机理的差别主要在于后者_____。
A.关注了激素运输对分布带来的影响
B.关注了单一种类激素对植物的影响
C.关注了多种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D.关注了外界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4)人工打顶后,侧芽能快速生长甚至开花结实。生产中常采用打顶后及时涂抹生长素的方法,使叶片增多、叶面积增大,以提高烟草等植物叶片的产量。其原理是该方法可以_____。(编号选填)
①控制开花和结果的总量②减少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③增加开花和结果的机会④增加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
研究人员发现,干旱胁迫下,植物体通过分泌脱落酸(ABA)调节保卫细胞的生理变化,帮助植物抵抗逆境伤害。调节机制如图中A和B所示。

(5)脱落酸还能促进植物衰老,植物体内与之具有协同作用的是__________。
A.赤霉素B.乙烯C.生长素D.细胞分裂素

(6)根据图并结合已有知识,分析说明脱落酸(ABA)通过调节气孔导度帮助植物抵抗干旱胁迫的机制。____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胞间连丝(如图)是连接两个相邻植物细胞的胞质通道,可进行物质交换,它允许一些分子如激素、光合产物等通过,在控制植物的发育及植物生理功能协调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图中结构甲是由细胞某结构转变而来,贯穿胞间连丝。有研究显示该结构可能与脂质代谢和细胞间脂质运输有关,推测该结构最可能来自______。
A.线粒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质膜

(2)胞间连丝根据其形成方式可分为初生胞间连丝和次生胞间连丝,其中初生胞间连丝是在新的细胞壁产生时形成的,推测初生胞间连丝最可能形成于细胞分裂的______(G1/S/G2/前/中/后/末)期。
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会依次通过方式①、方式②进入筛管-伴胞复合体(如图),再由筛管运输至植物体其他器官。

(3)叶肉细胞利用CO2合成蔗糖时,碳原子转移途径依次为CO2_____→蔗糖。(选择正确的编号并排序)
①ATP②NADPH③三碳糖④五碳糖⑤三碳化合物
(4)蔗糖被运输至根细胞后,可能参与的生理过程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②转变为氨基酸合成相关的酶③参与调节渗透压④转变为脂质参与构成细胞结构
(5)用蔗糖跨膜运输抑制剂处理叶片后,上图中蔗糖的运输速率降低。该抑制剂最可能影响了方式______(①/②)。
植物幼苗存在向光性(如图1),有研究发现向光性现象与胞间连丝有关。胞间连丝颈区胼胝质(图12)的沉积会影响物质经胞间连丝的运输,gsl8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影响胼胝质的沉积。由此,学者构建了gsl8基因表达下调的植株,与野生型一起接受单侧光刺激,结果如图2和图3。

(6)下列有关图1中幼苗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
B.体现了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C.背光侧细胞的伸长受到了抑制
D.生长素由合成部位经极性运输至下胚轴发挥作用

(7)根据图2结果分析,gsl8基因编码的蛋白质________(有利于/不利于)幼苗下胚轴生长素浓度梯度的维持。
(8)结合图2和图3,下列叙述合理的有________。
A.gsl8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促进胼胝质的沉积
B.胼胝质沉积可能使胞间连丝对生长素的通透性下降
C.胼胝质的沉积导致实验组下胚轴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均匀
D.生长素在下胚轴不能横向运输可能与胼胝质的沉积有关

(9)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还发现,背光侧生长素的积累能进一步促进gsl8基因的表达,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正/负)反馈调节。
3 . 豌豆生长的调节
I.豌豆植株的芽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响应不同(见表)。图为具有顶端优势现象的豌豆植株培养于适宜条件下,其中①~④代表不同器官。
生长素浓度(mol/L)芽的生长
10-10~10-5促进
10-5~10-3抑制

(1)对图中植株①处生长素浓度推测正确的是____。(单选)
A.可能小于10-5mol/L       B.可能大于10-5mol/L
C.可能小于10-10mol/L       D.可能大于10-3mol/L
(2)对图中植株生长素合成与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单选)
A. 只能由①处合成       B.只能由②处合成
C. 可以从①向②处运输       D.可以从④向①处运输
(3)关于①处发育时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多选)
A .物质碳原子可能来自于③处细胞吸收的二氧化碳
B.物质氮原子主要来自于④处细胞从土壤中吸收
C.大部分直接能源物质来自于③处细胞的光反应
D.少部分直接能源物质来自于①处细胞的三羧酸循环
II.研究发现一种由根细胞合成的新型植物激素SLs,可通过抑制侧芽处生长素向侧芽外运输来调控侧芽发育,而生长素可以促进SLs合成。
(4)若去除图中植株的①处,则②处生长素浓度和生长状态的变化是____。(单选)

生长素浓度生长状态
A升高加快
B降低减慢
C升高减慢
D降低加快

(5)据题意推测,SLs对侧芽发育的影响是____(促进/抑制)。
(6)据题意,下列外界环境因素中,可能会影响豌豆SLs合成的是____。(多选)
A.温度       B.光照强度       C.土壤pH       D.土壤O2浓度
4 . 干旱胁迫和植物生理:猕猴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遭受干旱胁迫的伤害,研究人员将长势一致的2组猕猴桃,分别在干旱处理第6、9天进行复水(恢复正常灌水),测定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备注:Pn——净光合速率;Ci——胞间CO2浓度)
(1)干旱胁迫下,猕猴桃叶肉细胞中直接受抑制的是      。(单选)
A.氧气的形成B.电子传递链C.丙酮酸的形成D.五碳糖的再生

(2)根据图1和图2数据判断,干旱处理______组更有利于猕猴桃恢复生长。(编号选填)①第6天复水组       ②第9天复水组       ③全程不复水组
(3)分析图2可得到的结论是      。(多选)
A.复水后光合速率增加导致胞间CO2浓度降低
B.复水后呼吸速率增加导致胞间CO2浓度增加
C.干旱胁迫后9天复水处理组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D.干旱胁迫下胞间CO2堆积与气孔开放程度下降有关

(4)为研究猕猴桃干旱复水后的生理现象,从下列实验方案中,选择正确的实验步骤,并排序_______。(编号选填)
①对照处理每天保持正常灌水,保证土壤正常含水量
②干旱处理组停止灌水,使其持续自然干旱
③土壤水分测定仪测定每盆土壤初始含水量,重复5次
④选择长势一致的植株,移入塑料大棚中
⑤选择长势一致的植株,种植在敞开环境的农田中
⑥分别在自然干旱6、9天后恢复灌水,使其土壤含水量达到对照处理的水平
⑦定期检测光合作用指标
正常情况下,猕猴桃主藤最高可达18~20cm,人们常需对其进行“摘心”,如图3所示,解除主藤产生的生长素对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

(5)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具有___________性特点,下列现象也能体现出该特点的是______(本空编号选填)。
①植物根的正向重力性生长   ②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生长   ③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研究人员发现,干旱胁迫下,植物体通过分泌脱落酸(ABA)调节保卫细胞的生理变化,帮助植物抵抗逆境伤害。调节机制如图4中A和B所示。

(6)脱落酸还能促进植物衰老,植物体内与之具有协同作用的是      。(单选)
A.赤霉素B.乙烯C.生长素D.细胞分裂素

(7)根据图4并结合已有知识,分析说明脱落酸(ABA)通过调节气孔导度帮助植物抵抗干旱胁迫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长素的调节作用:生长素(IAA)是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认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茎运输,当主茎中生长素运输流饱和时,会限制侧芽合成的生长素外流,侧芽处于休眠状态,形成顶端优势。另有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CK)和独脚金内酯也参与侧芽生长调控,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连续箭头表示运输路径。

(1)根据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分析,植物打顶(去除顶芽)后侧芽快速生长的原因是______。(单选)
A.侧芽处生长素合成加强B.侧芽处生长素外流加强
C.侧芽处生长素合成减弱D.侧芽处生长素外流减弱
(2)据图1,在调控侧芽生长方面,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表现为_________(协同/拮抗)作用,生长素与独脚金内酯表现为_________(协同/拮抗)作用。
(3)对顶端优势进行解释时,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与图1所示机理的差别主要在于后者_____。(单选)
A.关注了激素运输对分布带来的影响
B.关注了单一种类激素对植物的影响
C.关注了多种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D.关注了外界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4)人工打顶后,侧芽能快速生长甚至开花结实。生产中常采用打顶后及时涂抹生长素的方法,使叶片增多、叶面积增大,以提高烟草等植物叶片的产量。其原理是该方法可以_____。(编号选填)
①控制开花和结果的总量                                 ②减少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
③增加开花和结果的机会                                 ④增加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
研究人员运用水培法探究外源生长素浓度对烟草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见表。

组别

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CK

不添加生长素

8.29

0.751

T1

添加5nmoL/L的生长素

10.44

0.885

T2

添加10nmoL/L的生长素

15.66

1.069

T3

添加20nmoL/L的生长素

14.68

0.978

(5)叶绿素含量可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中_____。(多选)
A.光能的捕获与转换B.水的光解
C.高能化合物的合成D.CO2固定
(6)为获得遗传背景相同的实验材料,研究人员采用图2所示流程培育烟草幼苗。图2过程利用了_____技术,其中步骤①称为_____

(7)在获得表1数据的实验中,各组实验条件应满足_____。(编号选填)
①选用IAA合成能力有差异的烟草幼苗   ②选用大小一致的烟草幼苗   ③温度相同   ④光照强度相同⑤环境CO2浓度相同
(8)据表1数据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施用低浓度IAA可促进烟草植株积累有机物
B.施用低浓度IAA可促进烟草植株合成有机物
C.施用20nmoL/L的IAA抑制了烟草植株生长
D.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对烟草植株生长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6 . 籼稻和粳稻两个稻种的杂交种具有杂种优势,但常常败育。科研人员通过杂交实验和基因检测发现了籼稻(基因型表示为ii)与粳稻(基因型表示为jj)之间生殖隔离的遗传因素。
(1)粳稻适于高海拔种植,而籼稻适宜于在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检测发现粳稻中的许多基因不存在于籼稻中,而籼稻中的很多基因也未在粳稻中出现。对于两者的进化,下列观点合理的是____。
A.粳稻是籼稻祖先
B.粳稻中特有的基因来自生长于高海拔的祖先
C.两者的共同祖先在不同环境中分别进化
D.粳稻在低海拔地区可进化为籼稻

(2)显微观察发现籼-粳杂交种产生的花粉中有一半表现异常(败育),且其自交子代中ii和ij比例接近1:1,由此推测____。
A.jj纯合子死亡B.i型花粉粒败育
C.ij杂合子部分死亡D.j型花粉粒败育

(3)研究者选择了5个与花粉败育可能相关的候选基因,为了确定与籼-粳杂交不育相关的基因,应____。(编号选填并排序)
①将敲除候选基因的ij自交
②分别敲除 ij 的5个候选基因
③敲除ij 的全部候选基因
④统计杂交后代的表型比例
图1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4)为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对水稻胚芽鞘生长的影响,用初长为5mm的胚芽鞘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对照组仅用蒸馏水处理)。据图可知____。
A.无外源生长素,胚芽鞘不能生长
B.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C.浓度3一定大于浓度2
D.浓度4 可能大于浓度 3

(5)据图1分析,____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素有____;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____调节。
研究发现A基因可能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变体,继续进行实验。

组别

水稻种类

检测指标

1

a

b

2

普通水稻(野生型)

同上


(6)请补充表中a、b处的内容,完善实验方案。a____;b____
(7)实验的检测结果为____,说明A基因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
7 . 叶绿体的分布位置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发生改变,称为叶绿体定位。如图为小青同学先后利用弱光、强光照射某植物观察到的叶绿体定位情况。箭头所指为同一个叶绿体。
   
(1)箭头所指叶绿体的实际移动方向为____(顺时针/逆时针)。与叶绿体移动相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
A. 中心体       B. 纺锤丝       C. 细胞骨架       D. 囊泡
光照能促进根的不对称生长(形成波浪形卷曲),乙烯具有促进根不对称生长和抑制根伸长生长的作用。为探究光对根生长的调节作用是否依赖于乙烯途径,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并对3天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处理方法

水+暗

水+光

STS+暗

STS+光

根伸长生长(cm)

6.25

2.50

5.94

2.14

根不对称生长率(%)

2.1

16.82

x

y

注:STS为乙烯抑制剂
(2)在根伸长生长方面与乙烯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编号选填)
①高浓度生长素
②低浓度生长素
③高浓度吲哚丁酸
④低浓度α-萘乙酸
(3)根据表中数据,光照对根的伸长生长具有____(促进/抑制)作用,且该作用____(依赖/不依赖)于乙烯途径。
(4)若研究结果为“光照促进根的不对称生长完全依赖于乙烯途径”,则对x、y判断正确的是____。
A.x < 2.1、y < 2.1
B.2.1 < x < 16.82、y < 2.1
C.x > 16.82、y > 16.82
D.2.1 < x < 16.82、2.1 < y < 16.82
8 . 在四个暗箱中培养蚕豆幼苗,暗箱的开孔和光线射入情况如图1所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择①③进行实验,可探究蚕豆茎的生长方向与重力的关系
B.选择①②进行实验,可比较重力和单侧光对蚕豆茎生长方向影响的大小
C.③中幼苗出现顶端优势现象时,若顶芽生长素浓度为g,则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c
D.④中幼苗出现向光弯曲生长时,若伸长区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 -2m
9 . 以赤霉素处理大麦糊粉层1h内,α-淀粉酶的活性显著增强。此时的α-淀粉酶是从头合成的、还是原本就存在细胞中受到赤霉素诱导而活化的?研究者经过检测发现结果符合前者。
(1)研究者做出上述判断的原因是赤霉素处理大麦糊粉层后细胞中(       
A.存在α-淀粉酶基因B.α-淀粉酶基因大量复制
C.产生大量α-淀粉酶mRNAD.产生大量麦芽糖

脱落酸(ABA)可调控小麦种子休眠,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TaELF6-A1是DNA去甲基化酶,TaABI5基因的表达可增强小麦种子休眠的能力。
   
(2)据图和表观遗传学知识,若要解除小麦种子休眠,可行的是(       
A.激活TaELF6-A1B.抑制TaELF6-A1
C.TaABI5基因甲基化D.TaABI5基因去甲基化

研究者发现未授粉及授粉8天后番茄的子房发育情况差异显著(图1)。同时检测了授粉与未授粉番茄雌蕊产生乙烯的速率(图2)。研究还发现野生型番茄授粉后子房内赤霉素含量升高。
               
(3)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和资料,请完善植物激素与果实发育之间的关系模式图。在(      )中选填“+”“–”(+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023-06-20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朱家角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等级考)试题
10 . I、研究人员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5nmol/L、10nmol/L和20nmol/L)外源生长素(IAA)对烤烟幼苗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处理

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CK:不添加生长素

8.29

0.751

T1:添加5nmoLL的生长素

10.44

0.885

T2:添加10nmoLL的生长素

15.66

1.069

T3:添加20nmoL/L的生长素

14.68

0.978


(1)表中各组实验均需___________
①置于CO2浓度相同的环境②置于温度相同的环境③置于光照强度相同的环境④置于湿度相同的环境⑤选取若干且数量相等的烟草植株⑥全部选取成熟阶段的烟草植株
(2)据表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施用IAA可促进烟草植株积累有机物
B、施用IAA可促进烟草植株合成有机物
C、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对烟草植株生长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D、外源生长素浓度越高,对烟草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
II、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认为:顶芽产生生长素通过主茎运输;在侧芽被完全抑制的部位,主茎中生长素运输流是饱和的,限制了该处侧芽产生的生长素外流,导致侧芽与主茎之间无法建立正常的生长素运输流,侧芽萌发被抑制处于休眠状态,进而导致顶端优势。
(3)根据该理论分析,植物打顶后侧芽快速生长的原因:___________
(4)若要证实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请提供一种研究的思路:___________
后续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CK)和独脚金内酯也参与对侧芽生长发育的调控,如图所示。关于生长素与两者共同调节生长的作用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促进作用,—为抑制作用,连续箭头示运输路径。

(5)据图分析,在调控侧芽生长方面,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关系为___________(协同/拮抗),生长素与独脚金内酯的作用关系为___________(协同/拮抗)。
(6)比较说明图所示的机理与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在解释顶端优势上的侧重点分别是:___________
(7)人工打顶(去除顶芽)后,腋芽(如图9所示)能快速生长并开花结实。烟农常采用打顶后及时涂抹生长素抑制腋芽生长的办法使叶片增多、叶面积增大而提高烟叶产量。请从有机物分配角度解释该办法提高烟叶产量的机理___________
2023-05-16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等级性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