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4 道试题
1 . 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植物激素。为研究其跨膜运输机制,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ABCB19过去被认为是运输生长素的转运蛋白,但对ABCB19蛋白突变体植株进行培育,发现其表型与其他的生长素运输蛋白突变体表现出明显差异。
实验二:为探究ABCB19的底物特异性,用纯化的ABCB19分别与生长素(IAA)、赤霉素(GA)、BL在适宜条件下混合,加入足量ATP后,测定各组ATP酶活性,结果见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L在细胞内合成,含有多个亲水基团,可能难以通过______的方式运出细胞。
(2)ABCB19蛋白具有ATP酶活性,与底物结合时会被激活,ATP酶活性可以反映ABCB19的活性。据此分析,图1结果表明______
(3)结合实验一和二的结果,提出关于转运蛋白ABCB19的假说:______。为验证上述假说,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BL、脂质体WT和EQ、ATP、ATP酶抑制剂等进行转运实验。请根据图2的结果,补全实验设计表格。

分组

脂质体

3H-BL

ATP

ATP酶抑制剂

_____

+

+

_____

WT

+

+

_____

EQ

+

+

-

_____

+

+

+

注:WT为含ABCB19蛋白的脂质体,EQ为含突变型ABCB19蛋白的脂质体,突变型ABCB19蛋白不具有ATP酶活性;+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4)图2中曲线甲后期趋于平缓的原因是_____
2 .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总结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一些以农业谚语的形式流传下来。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的农业谚语:
①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②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③豆麦轮流种,十年九不空
④棉花不打尖,长来顶破天
⑤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⑥今冬麦盖三层被(雪),来年枕着馒头睡
关于这些谚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谚语①中无机盐只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
B.谚语②③体现了种间竞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C.谚语④说明保留顶芽不利于棉花多开花、多结果
D.谚语⑤⑥中高温和低温使作物增产的原因相同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
3 . 图甲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表示水平放置幼苗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株某一器官生长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导致的
B.图乙1处的生长素浓度小于2处,所以幼苗根的生长表现出向地性
C.图乙3、4处的生长素浓度均对应图丙的C点之前
D.图丙表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4 . 紫杉醇是红豆杉产生的一种高效抗癌药物,但由于红豆杉野生资源匮乏,且红豆杉植株紫杉醇含量极低,导致了紫杉醇的供应严重不足。因此,研究人员尝试将红豆杉(2n=24)与柴胡(2n=12)进行了融合,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柴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材料可选自柴胡的不同部位,则下列不适合选用的细胞___(填字母)
A.表皮细胞B.叶肉细胞
C.成熟筛管细胞D.茎尖分生区细胞

(2)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___代谢物。据图分析培养液中2,4-D对细胞生长、紫杉醇合成的作用分别是___,为获得最大紫杉醇总产量,最适合的培养液中2,4-D浓度应为___(填“0.5”“1.0”或“2.0”)mg·L-1

(注:细胞生长速率指每天每升培养基中增加的细胞干重数。)
(3)将红豆杉与柴胡组织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经诱导后获得愈伤组织,显微观察发现愈伤组织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所减少,但来自柴胡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融合过程中,生长缓慢的亲本染色体往往被选择性地排斥掉,因此在分裂过程中___(红豆杉/柴胡)的细胞周期较短,使得两者的染色体不能同步分离。
(4)“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法”可以将一个亲本的部分染色体或染色体上的某些片段转移到另一个亲本内,获得不对称杂种植株。大剂量X射线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从而导致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IOA)可以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染色体数目、形态正常),抑制细胞分裂。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融合前要用X射线照射___(红豆杉/柴胡)的原生质体,用IOA处理另一亲本的原生质体。融合后只有杂种细胞能持续分裂,直接原因是___
(5)科研人员对获得的部分植株细胞进行染色体观察、计数和DNA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如下:
后代植株类型染色体数目、形态DNA分子标记鉴定
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含双亲DNA片段
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无红豆杉DNA片段
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含双亲DNA片段和新的DNA片段
由表可知,后代植株中______类型一定不是所需植株。科研人员推测杂种植株的染色体主要来源柴胡的染色体,另一方亲本的遗传物质可能不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杂种植株细胞中,而是以DNA片段的方式整合进柴胡的基因组,作出以上推测的依据是___
2024-06-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认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茎运输,.当主茎中生长素运输流饱和时,会限制侧芽合成的生长素外流,侧芽处于休眠状态,形成顶端优势。另有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CK)和独脚金内酯也参与侧芽生长调控,三者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连续箭头表示运输路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控侧芽生长方面,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表现为作用效果相反,与独脚金内酯表现为协同
B.人工剪除农作物棉花顶部或橘子枝条的顶芽,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C.根据生长素的运输渠道化理论分析,植物打顶后侧芽快速生长的原因是侧芽处生长素合成加强
D.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死亡等方式完成
6 . 多年生野生大豆(S)具有遗传多样性丰富、抗逆性强等优势,其丰富的可遗传变异为重要农艺性状的挖掘和育种提供了宝贵资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S的花粉可获得多倍体植株
B.利用转基因技术可将S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
C.通过射线照射S的幼苗一定能获得具有更优良性状的植株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S,可避免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的减产
7 . 豌豆幼苗在出土时,受到外界压力会影响上胚轴的长度和直径。给出土的豌豆幼苗分别施加一定机械压力和未施加压力,测定其乙烯产生相对量如图1;豌豆幼苗萌发时,覆土的厚度与上胚轴长度与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机械压力可促进豌豆幼苗产生乙烯,经体液运输至作用部位
B.豌豆幼苗的上胚轴缩短变粗,是对覆土压力刺激的适应性表现
C.该实验说明豌豆幼苗的生长受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D.推测乙烯含量升高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2024-05-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准备5株同种且大小生长一致的植物幼苗进行如图1所示处理,每5天测量一次幼苗的伸长长度,以测试不同条件下植物生长的情况,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注:幼苗2去掉尖端,幼苗3去掉尖端并放置明胶块,幼苗4去掉尖端并放置含有生长素的明胶块,幼苗5去掉尖端将含有生长素的明胶涂抹于叶片上。

幼苗

5天后伸长长度/mm

10天后伸长长度/mm

1

15

29

2

4

9

3

5

10

4

14

31

5

8

20


(1)根据幼苗1与______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抗物的尖端含有______.该物质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以上幼苗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
(2)以下现象可以证明生长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是______。
A.幼苗1的生长速度快于幼苗2和3
B.幼苗4的生长速度快于幼苗2和3
C.幼苗5的生长速度快于幼苗1
D.幼苗3比幼苗2生长更快
E.幼苗4比幼苗5生长更快

(3)若将幼苗1切割去掉尖端且仅将含有生长素的明胶块放置在切割边缘的左侧,幼苗1将会向右侧生长和弯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将以下4枝同种植物枝条进行扦插(图2),枝条______最容易生根存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024-04-2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题
9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全面分析了油菜素内酯(BR)对陆地棉纤维伸长的调控网络,如图所示。BR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GhBRI1)结合,通过核心转录因子GhBES1调控GhKCSs介导的超长链脂肪酸(VLCFAs)的合成,进而促进棉纤维细胞伸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R是由植物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信号分子
B.BR通过调控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棉纤维伸长
C.VLCFAs先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
D.BR对细胞的作用效果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效果类似
10 . 分蘖是禾本科等植物在近地面处发生的分枝,对产量至关重要。科研人员发现了一株水稻多分蘖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其分蘖芽中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而生长素无显著差异。用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与外源NAA(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突变体后,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较高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导致突变性状
B.抑制细胞分裂素合成能减少突变体的分蘖数
C.水稻的分蘖过程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D.外源NAA处理抑制了突变体分蘖芽的生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