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1 . 关于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有科学家提出“酸生长假说”:生长素(壳梭孢菌素有相同作用)与受体结合,进一步通过信号传导,促进细胞膜上H+-ATP酶的活化,把H+排到细胞壁,细胞外pH下降导致细胞壁松弛,细胞吸水使体积增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促进胞内H+逆浓度梯度排出至细胞壁
B.正常生长枝条顶芽的细胞壁松弛程度可能大于侧芽
C.细胞生长速率与H+-ATP酶的活性及生长素水平不总是成正相关
D.壳梭孢菌素与生长素有相似的结构,都能被植物体中相关酶催化分解
2 . 生长素可通过细胞分裂素(CK)来调节侧芽活性,茎节点区域中的腺苷磷酸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可以合成CK,其随后被运输到侧芽中促进芽的活化,而生长素会限制侧芽对CK的利用。如图为其作用机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顶端优势是高浓度的生长素直接作用于侧芽抑制其生长
B.去除顶芽和直接喷洒细胞分裂素都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二者通过拮抗作用来调节枝条分枝
D.推测生长素在极性运输过程中具有抑制CK合成的作用
2024-06-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预测押题卷(四)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3 . “激素果蔬”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人为施加一定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改变开花、结果、成熟的时期,以得到为经济生产服务的水果蔬菜。“激素果蔬”与人体健康有关,受到社会民众广泛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一根豆芽水平横放在桌角,一段时间后,茎的生长将会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B.儿童食用“激素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激素”,从而使人的生长发育加快
C.为使正在生长的草莓提前上市,人们通常会喷洒乙烯利溶液,因为该物质可以产生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
D.“无根豆芽”不带根须、粗壮、比有根豆芽长5~8厘米,占有很大市场,原因是生产中人们使用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无根豆芽素,据此可推测无根豆芽素所含物质的作用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作用类似
2024-05-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阳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4 . “抑制”效应普遍存在于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分裂前期
B.高浓度的生长素通过诱导乙烯的合成发挥抑制生长的作用
C.甘氨酸等抑制性递质通过抑制突触后膜K+的外流发挥作用
D.捕食关系抑制了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不利于种群的进化
2024-04-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过程与跨膜激酶蛋白(TMK)密切相关。AHA蛋白是植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质子泵,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研究发现,生长素可以诱导TMK蛋白和AHA蛋白在细胞膜上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体,激活AHA蛋白的活性,导致细胞内大量质子外流,从而引起细胞壁酸性化和细胞伸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B.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C.当下调伸长区细胞的TMK蛋白表达水平时,会增强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D.生长素导致细胞内大量质子外流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6 . 光敏色素存在Pr和Pfr两种可相互转化形式。当拟南芥接受光照时,无活性的Pr转变成有活性的Pfr后,进入细胞核诱导PIF蛋白降解,从而抑制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拟南芥下胚轴伸长生长减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下,Pr能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进而转化为Pfr
B.PIF蛋白可调控基因表达,进而促进色氨酸转化为生长素
C.遮荫情况下,拟南芥生长可能更快,株高增加,有利于获得更多光照
D.拟南芥生长发育过程受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三者共同调节
7 . 拟南芥是生物科学研究常用的模式生物,科学家常用拟南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遗传的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种子萌发过程中______起到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此过程中该激素的合成部位是______
(2)实验室培养时,横向放置在培养皿上的拟南芥种子萌发后,根会向______方向生长,该现象与重力引起生长素进行______运输有关,距离地面近的一侧根细胞生长慢的原因是______
(3)研究发现褪黑素(MT)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也是种子萌发的调控因子。科研人员使用一定浓度的外源MT和脱落酸(ABA)对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进行干预,其发芽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由实验结果可得出ABA对拟南芥种子发芽的影响是______;此外还可得出在调节拟南芥种子萌发时,外源MT与ABA的关系是______
   
(4)环境因素也会参与拟南芥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除重力外______(至少2点)等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2024-04-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α-萘乙酸(NAA)是具有与生长素类似作用效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科研小组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X(如图2所示)时,可将图1实验称为这个实验的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果不能体现NAA具有“低促高抑”的作用
B.a、b、c三种浓度的关系是a最大,b、c大小无法确定
C.在a浓度的NAA溶液作用下,葡萄茎段侧芽仍能生长
D.若c≠X,则b、c浓度在X浓度两侧有4种分布可能性
9 . 已知外源施加赤霉素可以抑制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如果去掉豌豆的顶芽,豌豆幼苗合成赤霉素的能力减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氧化酶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
B.生长素浓度的下降可能会影响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
C.单独施用赤霉素和单独施用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程度相同
D.生长素和赤霉素在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方面具有相抗衡作用
10 . 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后,由于重力影响,顶勾处上端细胞生长素会运输至下端细胞内形成顶端弯钩(顶勾)现象。顶端弯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主要由子叶产生,向下胚轴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B.推测顶勾处上端组织细胞体积可能大于下端组织细胞的体积
C.顶端弯钩现象可能是因为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了顶勾上端细胞的生长
D.顶端弯钩现象能够保护子叶和顶端不受土壤机械力的破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