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1 . 1987年5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火灾,使104万公顷的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图中A~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为食草动物,①~⑩则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图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的过程有_____(填数字)。
(2)恢复后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2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
①若图中松毛虫摄入能量为2.2×109,A中能量为1.6×109,B中能量为1.2×109,杜鹃同化能量为2.4×108,则该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
②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_____表示(用图中字母表示)。
(3)在黑龙江某农村生态系统中人口数量和农作物产量一直保持稳定,人的食物来源为1/2来自农作物,1/2来自家禽家畜及其产品,在农作物的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若要求所有居民调整食物结构以满足人口数量增加一倍的需要。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请计算,应将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由现在的1:1调整为_____:1(精确到整数)。
2023-03-01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指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碳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的“零排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会导致森林火灾频发
B.“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的危害
C.碳元素在全球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D.通过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3 . 北大西洋沿岸某水域生活着多种海藻和以藻类为食的一种水虱,以及水虱的天敌隆头鱼。柏桉藻在上世纪末被引入,目前已在该水域广泛分布,数量巨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柏桉藻属于______。该水域的生物群落区别于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柏桉藻刚被引入该水域,初期其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型增长,它与本地藻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碳在该水域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
(2)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桉藻和甲、乙、丙3种本地藻各0.5克,用纱网分区(见图1);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箱。10天后对海藻称重,结果如图2,同时记录水虱的分布。

图2结果说明水虱对本地菜有更强的取食作用,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水箱中, ______
(3)研究发现,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若隆头鱼吞食水虱时误吞柏桉藻,会将两者吐出。请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阐明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________
2023-02-2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大气中的碳主要是CO2,生物体和大气中的碳含量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D组成生物群落。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C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
B.碳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
C.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D.土壤中某些难以分解的物质在A中的含量可能比在B中的要高
5 . 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与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无关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6 .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人类、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采取大力植树造林来改善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从而缓解温室效应
B.适当延长食物链能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获得更多产品
C.利用人工生态湿地来改善水体污染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桑基鱼塘的生态农业实现能量多级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2023-02-1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7 . 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为人类共同的命运承担起大国责任。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后一直稳定在峰值以下水平或逐年递减的情形;碳中和是指通过自然的植物光合作用、人工的营造林活动等方式固碳,抵消人为活动产生的碳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往复循环的过程
B.生态系统中CO2的释放来自于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碳中和的结果是实现CO2的排放速率和吸收速率达到平衡
D.植树种草、秸秆还田等都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
2023-02-19更新 | 662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8 . 为振兴新农村经济,某地发展“稻—鱼—螺”立体养殖模式。鱼吃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农田水草等,田螺滤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生物遗体残骸等。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分析,A代表____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碳元素以__________的形式从A传递至D。
(2)在该稻田生态系统中,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时常用__________法,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田螺属于__________
(3)农业上可以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昆虫的雌雄交配,使害虫的繁殖力下降,从而减缓其对水稻的破坏,这种防治方法属于_________。(填“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
(4)这种“稻—鱼—螺”立体养殖模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具有的实践意义是_____
2023-02-19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 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碳绝大部分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于大气圈中
B.禁止利用森林资源和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
C.二氧化碳排放减少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及酸雨发生
D.碳循环平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10 .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其中的①~④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和B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虚线内的成分和B共同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老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种原因导致蛇的数量减少,则老鹰的数量在短期内会_______________,草原物种的丰富度会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请写出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蕴含的食物链:____________
2023-02-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