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 道试题
1 . 火箭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才可以绕地球轨道飞行.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火箭的最大速度(单位:)、燃料的质量(单位:)和火箭(除燃料外)的质量(单位:)满足(e为自然对数的底).当燃料质量为火箭(除燃料外)质量的多少倍时,火箭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结果精确到0.1).(       
A.48.5B.51.2C.53.8D.58.4
2024-01-24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数学试卷
2 . 保定的府河发源于保定市西郊,止于白洋淀藻杂淀,全长26公里.府河作为保定城区主要的河网水系,是城区内主要的排沥河道.府河桥其桥拱曲线形似悬链线,桥型优美,是我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悬链线函数形式为,当其中参数时,该函数就是双曲余弦函数,类似的有双曲正弦函数.若设函数,若实数满足不等式,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
2024-01-19更新 | 37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
3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有时可凭借函数的图象分析函数解析式的特征,已知函数在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的解析式可能为(       
A.B.C.D.
2024-01-19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4 . 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点,前进不止一小点.若甲、乙两同学当下的知识储备量均为a,甲同学每天的“进步”率和乙同学每天的“退步”率均为2%.n天后,甲同学的知识储备量为,乙同学的知识储备量为,则甲、乙的知识储备量之比为2时,需要经过的天数约为(     )(参考数据:
A.15B.18C.30D.35
2024-01-19更新 | 27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数学试卷
5 . 高斯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被誉为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同享盛名.用他名字命名的高斯函数也称取整函数,记作,是指不超过实数的最大整数,例如,该函数被广泛应用于数论函数绘图和计算机领域.若函数,则当时,的值域为(       
A.B.C.D.
2024-01-16更新 | 52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数学试题
6 . 在财务审计中,我们可以用“本•福特定律”来检验数据是否造假.本福特定律指出,在一组没有人为编造的自然生成的数据(均为正实数)中,首位非零的数字是这九个事件不是等可能的.具体来说,随机变量是一组没有人为编造的首位非零数字,则.则根据本•福特定律,首位非零数字是1与首位非零数字是8的概率之比约为(       )(保留至整数,参考数据:).
A.4B.6C.7D.8
2024-01-16更新 | 57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双基测试数学试题
7 . 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了简化大数运算,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对数,对数的思想方法即把乘方和乘法运算分别转化为乘法和加法运算,数学家拉普拉斯称赞“对数的发明在实效上等于把天文学家的寿命延长了许多倍”.已知,设,则M所在的区间为(       
A.B.C.D.
2024-01-11更新 | 76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8 . 在数学中,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是拓扑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动点定理,它可应用到有限维空间,并构成一般不动点定理的基石.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得名于荷兰数学家鲁伊兹·布劳威尔(L·E·J·Brouwer),简单的讲就是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图象不间断的函数,存在一个点,使得,那么我们称该函数为“不动点”函数.下列为“不动点”函数的是(       
A.B.
C.D.
2024-04-1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师附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9 . 19世纪美国天文学家西蒙·纽康在翻阅对数表时,偶然发现表中以1开头的数出现的频率更高.约半个世纪后,物理学家本·福特又重新发现这个现象,从实际生活得出的大量数据中,以1开头的数出现的频数约为总数的三成,并提出本·福特定律,即在大量进制随机数据中,以开头的数出现的概率为,如斐波那契数、阶乘数、素数等都比较符合该定律.后来常有数学爱好者用此定律来检验某些经济数据、选举数据等大数据的真实性.若),则的值为(       
A.3B.5C.7D.9
2024-01-24更新 | 32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数学试题
2023高一上·上海·专题练习
单选题 | 较易(0.85) |
10 . 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在年翻译代数学中首次将“”译做:“函数”,沿用至今,为什么这么翻译,书中解释说“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年美国人给出了集合论的函数定义,已知集合,给出下列四个对应法则:①,②,③,④,请由函数定义判断,其中能构成从的函数的是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024-01-10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五章 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7大知识归纳+10大题型突破)-单元速记·巧练(沪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