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初等数论中的四平方和定理最早由欧拉提出,后被拉格朗日等数学家证明.四平方和定理的内容是:任意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不超过四个自然数的平方和,例如正整数.设,其中均为自然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是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2024-05-04更新 | 78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二)数学试卷
2 . 科拉茨是德国数学家,他在1937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猜想:任给一个正整数,如果是偶数,就将它减半(即);如果是奇数,则将它乘3加1(即),不断重复这样的运算,经过有限步后,一定可以得到1.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猜想,但目前还没有证明或否定.如果对正整数(首项)按照上述规则施行变换后的第8项为1(注:1可以多次出现),则满足条件的的所有不同值的和为___________.
3 .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描述了圆锥曲线的共性,并给出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只可惜对这一定义欧几里得没有给出证明.经过了500年,到了3世纪,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数学汇篇》中,完善了欧几里得关于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并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证明.他指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双曲线.现有关于方程表示的曲线是椭圆,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2023-04-11更新 | 4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A佳教育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题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几何原本》卷Ⅱ的几何代数法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数学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的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F在半圆O上,点C在直径AB上,且OFAB,设ACaBCb,可以直接通过比较线段OF与线段CF的长度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
A.a2+b2≥2aba>0,b>0)B.
C.a>0,b>0)D.a>0,b>0)
2022-11-26更新 | 1425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5 . 数学里有一种证明方法叫做Proofswithoutwords,也称之为无字证明,一般是指仅用图象语言而无需文字解释就能不证自明的数学命题,由于这种证明方法的特殊性,无字证明被认为比严格的数学证明更为优雅.现有如图所示图形,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点为斜边的中点,点为斜边上异于顶点的一个动点,设,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A.B.
C.D.
2022-10-12更新 | 941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六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题
6 . 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如图,该模型为长方体ABCDA1B1C1D1挖去四棱锥OEFGH后所得的几何体,其中O为长方体的中心,EFGH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ABBC=6cm,AA1=4cm.3D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0.9g/cm3.说明过程,不要求严格证明,不考虑打印损耗的情况下,

(1)计算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
(2)计算该模型的表面积(精确到0.1)
参考数据:
7 . 《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为了后世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如图所示的图形中,在AB上取一点C,使得ACaBCb,过点CCDAB交以AB为直径的半圆弧于D,连结OD,作CEOD,垂足为E,请从下列不等式①、②、③中选出表示CDDE的序号(不需要写出推导过程,只需选出不等式序号即可),并证明选出的不等式.

a>0,b>0);②a>0,b>0);③a>0,b>0).
8 .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描述了圆锥曲线的共性,并给出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只可惜对这一定义欧几里得没有给出证明.经过了500年,到了3世纪,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数学汇篇》中,完善了欧几里得关于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并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证明.他指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抛物线;当时,轨迹为双曲线.现有方程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
9 . 下图是证明勾股定理的一种方法所构造的图形,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构造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则在该图形区域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B.C.D.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他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kk>0,k≠1)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A(﹣3,0),B(3,0),动点M满足=2,则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
A.(x﹣5)2+y2=16B.x2+(y﹣5)2=9
C.(x+5)2+y2=16D.x2+(y+5)2=9
2019-10-14更新 | 1225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