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9 道试题
1 . 《左传》有记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则“有毛”是“有皮”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问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此定理讲的是关于整除的问题,现将1到2020这2020个数中,能被2除余1且被3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该数列共有(       
A.335项B.336项C.337项D.338项
2021-04-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3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作,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某贾人擅营,月入益功疾(意思是:某商人善于经营,从第2月开始,每月比前一月多入相同量的铜钱),3月入27贯,全年(按12个月计)共入660贯”,则该人1月的入贯数为(       
A.11B.10C.12D.13
4 .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x的值为2,则输出v的值为(       
A.6B.14C.16D.18
2020-11-28更新 | 1235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48 算法初步-备战2021年高考数学(文)考点一遍过
5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定义了三个特别重要而基本的多面体,它们是:
(1)“暂堵”:两个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棱柱;
(2)“阳马”: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棱与底面垂直的棱锥;
(3)“鳖臑(biēnào)”:每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魏晋时期的大数学家刘徽进一步研究发现:任何一个“暂堵”都可以分割成一个“阳马”和一个“鳖臑”且“阳马”和“鳖臑”的体积比为定值.则此定值为(       
A.1:2B.1:3C.2:1D.3:1
2021-03-28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数学试题
6 . 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是说“百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将军饮马”问题,即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某处出发,先到河边饮马后再回到军营,怎样走才能使路线最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军营所在的位置为,若将军从山脚下的点处出发,河岸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则“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_________.
2021-03-27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嘉定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7 .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于公元263年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即通过圆内接正多边形细割圆,并使正多边形的面积无限接近圆的面积,进而来求得较为精确的圆周率.如果用圆的内接正n边形逼近圆,算得圆周率的近似值记为,那么用圆的内接正2n边形逼近圆,算得圆周率的近似值可以表示为(       
A.B.C.D.
2021-03-27更新 | 90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阶段检测数学试题
8 . 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所著的《周髀算经注》中给出了勾股定理的绝妙证明,如图所示是赵爽的弦图,弦图是一个以勾股形之弦为边的正方形,其面积称为弦实,图中包含四个全等的勾股形及一个小正方形,分别涂成红(朱)色、黄色,其面积称为朱实、黄实,利用,化简得,设其中勾股比为,若向弦图内随机抛掷1000颗图钉(大小忽略不计),则落在黄色图形内的图钉大约为(       
A.866B.500C.300D.134
2021-03-2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9 . 九连环是我国从古至今广泛流传的一种益智游戏,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在某种玩法中,用表示解下个圆环所需的移动最少次数,若,且,则解下个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为(       
A.B.
C.D.
2021-03-22更新 | 2395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2020届高三高考数学(理科)第三次质检试卷题
10 . 南北朝时期的伟大数学家祖暅在数学上有突出贡献,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其含义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如图,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的体积分别为,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分别为,则命题:“相等”是命题总相等”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1-03-22更新 | 1426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6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