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古代将圆台称为“圆亭”,九章算术中“今有圆亭,下周三丈,上周二丈,高一丈,问积几何”即一圆台形建筑物,下底周长丈,上底周长丈,高丈,则它的体积为(       
A.立方丈B.立方丈C.立方丈D.立方丈
2022-10-25更新 | 52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2 .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如图).现在把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近似看成一张拉满弦的“弓”,掷铁饼者的手臂长约为,肩宽约为,“弓”所在圆的半径约为,则掷铁饼者双手之间的距离约为(参考数据:)(       
A.1.012mB.1.768mC.2.043mD.2.945m
2022-08-16更新 | 2729次组卷 | 69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立夏日影长为(       
A.1.5尺B.4.5尺C.3.5尺D.2.5尺
2022-12-19更新 | 772次组卷 | 6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文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数学试题
4 . 程大位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应用巨著《算法统宗》中有一首“竹筒容米”问题:“家有九节竹一茎,为因盛米不均平,下头三节六升六,上梢四节四升四,唯有中间两节竹,要将米数次第盛,若有先生能算法,也教算得到天明.”([注]六升六:6.6升.次第盛:盛米容积依次相差同一数量)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求得中间两节竹的容积为(       
A.2.3升B.2.4升
C.3.4升D.3.6升
2021-11-29更新 | 50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六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科数学试题
9-10高二下·天津·期中
名校
5 . 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289B.1024C.1225D.1378
2023-05-23更新 | 1037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0-2011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数学理卷(一)
6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第二天走了(       
A.192 里B.96 里C.48 里D.24 里
2021-11-20更新 | 2905次组卷 | 93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7 . 《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相传是由商高发现,故又称勾股定理为商高定理.我们把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一组正整数称为勾股数.现从个正整数中随机抽取个数,则恰好构成勾股数的概率为______.
2020-11-04更新 | 761次组卷 | 10卷引用:海南、山东等新高考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数学(A卷)试题
8 . 在古希腊数学家海伦的著作《测地术》中记载了著名的海伦公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则其面积S,这里p.已知在ABC中,BC=6,AB=2AC,则当ABC的面积最大时,sinA=(       
A.B.C.D.
2021-01-1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9 .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的墓碑上刻有“圆柱容球”(如图)这一几何图形,这是因为阿基米德在他的许许多多的科学发现中,以“圆柱容球”定理最为满意,“圆柱容球”是指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对圆柱与球的体积与面积而言,写出你推出的两个结论________.(指相等关系).(注:用文字或者符号表示均可)
2020-06-29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10 . 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在1859年翻译《代数学》中首次将“”译做:“函数”,沿用至今,为什么这么翻译,书中解释说“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1930年美国人给出了我们课本中所学的集合论的函数定义,已知集合,给出下列四个对应法则,请由函数定义判断,其中能构成从的函数的是(       
A.B.C.D.
2020-06-25更新 | 658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华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