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单空题 | 容易(0.94) |
1 . 设函数 (是常数,). 若在区间上具有单调性,且, 则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
2024-05-14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9 三角函数填空题(理科)-1
2 . 古人把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正矢函数、余矢函数这八种三角函数的函数线合称为八线.其中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正矢函数,余矢函数.如图角始边为轴的非负半轴,其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分别是单位圆与轴和轴正半轴的交点,过点垂直轴,作垂直轴,垂足分别为,过点轴的垂线,过点轴的垂线分别交的终边于,其中为有向线段,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2024-04-19更新 | 1764次组卷 | 5卷引用:【练】专题8 三角函数中的新定义、数学文化问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财富汇大厦坐落在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已建成的粤西第一高楼.为测量财富汇大厦的高度,小张选取了大厦的一个最高点A,点A在大厦底部的射影为点O,两个测量基点BCO在同一水平面上,他测得米,,在点B处测得点A的仰角为),在点C处测得点A的仰角为45°,则财富汇大厦的高度______米.

2024-04-15更新 | 1282次组卷 | 9卷引用:3.5 解三角形的应用(高考真题素材之十年高考)
2024高一下·江苏·专题练习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4 . 如图,要在山坡上AB两处测量与地面垂直的铁塔CD的高,由AB两处测得塔顶C的仰角分别为60°和45°,AB长为40 m,斜坡与水平面成30°角,则铁塔CD的高为________m.

2024-04-10更新 | 50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十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归纳+题型突破)-单元速记·巧练(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判断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1)东北方向就是北偏东的方向.(      )
(2)俯角是铅垂线与视线所成的角,其范围为.(      )
(3)方位角与方向角其实质是一样的,均是确定观察点与目标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
(4)从处望处的仰角为,从处望处的俯角为,则的关系为.(      )
(5)基线选择不同,同一个量的测量结果可能不同.(        )
(6)两点间可视但不可到达问题的测量方案实质是构造已知两角及一边的三角形并求解.(        )
2024-03-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6.4.3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第3课时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应用举例 (导学案)-【上好课】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7 . 如图,正五角星是一种蕴含美感的图形,在正五角星中可以找到很多对线段,它们的长度关系都符合黄金分割比,我们可以把正五角星看成五个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正五边形组成的图形,已知正五边形的边长,则该正五角星的边长长为______
2024-03-15更新 | 451次组卷 | 2卷引用:6.4.3 第3课时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应用举例【第二练】“上好三节课,做好三套题“高中数学素养晋级之路
多选题 | 较易(0.85) |
8 . 某学校开展测量旗杆高度的数学建模活动,学生需通过建立模型、实地测量,迭代优化完成此次活动.在以下不同小组设计的初步方案中,可计算出旗杆高度的方案有
A.在水平地面上任意寻找两点,分别测量旗杆顶端的仰角,再测量两点间距离
B.在旗杆对面找到某建筑物(低于旗杆),测得建筑物的高度为,在该建筑物底部和顶部分别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
C.在地面上任意寻找一点,测量旗杆顶端的仰角,再测量到旗杆底部的距离
D.在旗杆的正前方处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正对旗杆前行5m到达处,再次测量旗杆顶端的仰角
2024-03-06更新 | 441次组卷 | 4卷引用:6.4.3 第3课时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应用举例【第三练】“上好三节课,做好三套题“高中数学素养晋级之路
9 .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较长部分的长度与全长的比值等于较短与较长部分的长度的比值,这个比值称为黄金分割比(简称黄金比).黄金比在建筑、艺术和科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我们把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称为黄金三角形,它满足较短边与较长边的长度之比等于黄金比.由上述信息可求得___________.
2024-03-03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章三角函数章末十九种常考题型归类(1)-【帮课堂】(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欧拉恒等式也叫做欧拉公式,它是数学里最令人着迷的公式之一,它将数学里最重要的几个常数联系到了一起:两个超越数:自然对数的底数,圆周率,两个单位:虚数单位和自然数的单位1,以及数学里常见的0.因此,数学家们评价它是“上帝创造的公式,我们只能看它而不能理解它”.根据该公式,引出了复数的三角表示: ,由此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是复数体系发展的里程碑.根据上述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的实部为1B.对应的点在复平面的第二象限
C.的虚部为1D.对应的点在复平面的第二象限
2024-03-02更新 | 932次组卷 | 5卷引用:7.1.2复数的几何意义(第2课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