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数列的通项公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世界数学史上的第一道数列题,大衍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从第一项起依次为0,2,4,8,12,18,24,32,40,50………..记大衍数列为,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B.
C.
D.当为偶数时,
2023-02-08更新 | 59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 . 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个数列,2,3,5,8,其中从第3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前面两项之和,即,这样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若,则       
A.B.C.D.
2024-01-16更新 | 52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如东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3 . 斐波那契数列满足,其每一项称为“斐波那契数”.如图,在以斐波那契数为边长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中,利用下列各图中的面积关系,推出是斐波那契数列的第(       )项.
   
A.2020B.2021C.2022D.2023
2023-05-23更新 | 605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理)试题(—)
4 . “一朵雪花”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贯穿始终的一个设计理念,每片“雪花”均以中国结为基础造型构造而成,每一朵雪花都闪耀着奥运精神,理论上,一片雪花的周长可以无限长,围成雪花的曲线称作“雪花曲线”,又称“科赫曲线”,是瑞典数学家科赫在1901年研究的一种分形曲线,如图是“雪花曲线”的一种形成过程:从一个正三角形开始,把每条边分成三等份,然后以各边的中间一段为底边分划向外作正三角形,再去掉底边,反复进行这一过程.若第一个正三角形(图①)的边长为1,则第5个图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
2022-06-05更新 | 118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文科数学试题
5 .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信徒组成的学派,他们把美学视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美表现在数量比例上的对称与和谐,和谐起于差异的对立,美的本质在于和谐.他们常把数描绘成沙滩上的沙粒或小石子,并由它们排列而成的形状对自然数进行研究.如图所示,图形的点数分别为,总结规律并以此类推下去,第个图形对应的点数为________,若这些数构成一个数列,记为数列,则________
6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成就,如图是由“杨辉三角”拓展而成的三角形数阵,记为图中虚线上的数构成的数列的第项,则的值为(       
   
A.1275B.1276C.1270D.1280
2023-06-19更新 | 5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乐清市知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仿真考数学试题
7 .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隙积术”,提出长方台形垛积的一般求和公式.如图,由大小相同的小球堆成的一个长方台形垛积的第一层有个小球,第二层有个小球,第三层有个小球……依此类推,最底层有 个小球,共有层,由“隙积术”可得 这 些 小 球 的 总 个 数 为 若由小球堆成的某个长方台形垛积共8层,小球总个数为240,则该垛积的第一层的小球个数为(       
A.1B.2C.3D.4
2024-05-29更新 | 69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二数学试题
8 . 南宋数学家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讨论了一些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高阶等差数列中后一项与前一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后一项与前一项之差或者高阶差成等差数列,如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之差得到新数列,新数列为等差数列,这样的数列称为二阶等差数列.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一个高阶等差数列,其前5项分别为,则该数列的第10项为(       
A.96B.142C.202D.278
2024-01-04更新 | 522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9 . 如图的形状出现在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后人称为“三角垛”.“三角垛”最上层有个球,第二层有个球,第三层有个球,…设第层有个球,从上往下层球的总数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
C.D.
10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成等差数列,如数列1,3,6,10,前后两项之差得到新数列2,3,4,新数列2,3,4为等差数列,这样的数列称为二阶等差数列.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为3,4,6,9,13,18,24,则该数列的第17项为(       
A.139B.160C.174D.188
2022-04-19更新 | 1175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