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围棋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围棋中,对于一些复杂的死活问题,比如在判断自己单个眼内的气数是否满足需求时,可利用数列通项的递推方法来计算.假设大小为的眼有口气,大小为的眼有口气,则满足的关系是.则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
2024-02-28更新 | 15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四校联合2024届高三新题型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2 .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大衍数列”的前几项分别是:0,2,4,8,12,18,24,…,且满足其中.
(1)求(用表示);
(2)设数列满足:其中的前项的积,求证:.
2023-11-11更新 | 117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3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中,研究了二阶等差数列.若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则称数列为二阶等差数列.现有一个“三角垛”,共有40层,各层小球个数构成一个二阶等差数列,第一层放1个小球,第二层放3个小球,第三层放6个小球,第四层放10个小球,,则第40层放小球的个数为(       
A.1640B.1560C.820D.780
2023-06-07更新 | 1388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届高三模数学试题
4 . 高斯(Gauss)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小学进行的求和运算时,他是这样算的:,共有50组,所以,这就是著名的高斯法,又称为倒序相加法.事实上,高斯发现并利用了等差数列的对称性.若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为数列的前项和,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B.
C.
D.
2023-02-03更新 | 84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善走者,日增等里,首日行走一百里,九日共行一千二百六十里,问日增几何?”其大意是:现有一位善于步行的人,第一天行走了一百里,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走里,九天他共行走了一千二百六十里,求的值.关于该问题,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B.此人第三天行走了一百二十里
C.此人前七天共行走了九百一十里D.此人前八天共行走了一千零八十里
2022-12-29更新 | 146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2022-2023年度高三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
6 . 弓琴,是弓琴弹拨弦鸣乐器(如下左图).历史悠久,形制原始,它脱胎于古代的猎弓,也可以称作“乐弓”,是我国弹弦乐器的始祖.古代有“后羿射十日”的神话,说明上古生民对善射者的尊崇,乐弓自然是弓箭发明的延伸.古代传说将“琴”的创始归于伏羲,也正由于他是以渔猎为生的部落氏族首领.在我国古籍《吴越春秋》中,曾记载着:“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常用于民歌或舞蹈伴奏.流行于台湾原住民中的布农、邹等民族聚居地区.弓琴的琴身下部分可近似的看作是半椭球的琴腔, 其正视图即为一椭圆面,它有多条弦, 拨动琴弦,发音柔弱,音色比较动听,现有某专业乐器研究人员对它做出改进,安装了七根弦,发现声音强劲悦耳.如下右图,是一弓琴琴腔下部分的正视图.若按对称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恰为左焦点,均匀对称分布在上半个椭圆弧上(上的投影把线段八等分), 为琴弦,记,数列n项和为,椭圆方程为,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
7 . “杨辉三角”是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成就.在如图所示的“杨辉三角”中,去掉所有的数字1,余下的数逐行从左到右排列,得到数列为2,3,3,4,6,4,5,10,…,则数列的前10项和为______;若,则的最大值为______.
2022-10-2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五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8 . 如图1,洛书是一种关于天地空间变化脉络的图案,2014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数字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形成图2中的九宫格,将自然数1,2,3,…,放置在nn的正方形图表中,使其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简称“幻和”)均相等,具有这种性质的图表称为“n阶幻方”.洛书就是一个3阶幻方,其“幻和”为15.则7阶幻方的“幻和”为(       

图1 图2
A.91B.169C.175D.180
2022-05-21更新 | 124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考试(三模)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9 . “物不知数”是中国古代著名算题,原载于《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它的系统解法是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大衍求一术中给出的.大衍求一术(也称作“中国剩余定理”)是中国古算中最有独创性的成就之一,属现代数论中的一次同余式组问题.已知问题中,一个数被除余,被除余,被除余,则在不超过的正整数中,所有满足条件的数的和为___________.
2022-04-21更新 | 2327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
10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始于24节气倒计时,它将中国人的物候文明、传承久远的诗歌、现代生活的画面和谐统一起来.我国古人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如图所示,

相邻两个节气的日晷长变化量相同,冬至日晷长最长,夏至日晷长最短,周而复始.已知冬至日晷长为13.5尺,芒种日晷长为2.5尺,则一年中夏至到大雪的日晷长的和为______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