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计数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设.如果存在使得,那么就说可被整除(或整除),记做且称的倍数,的约数(也可称为除数、因数).不能被整除就记做.由整除的定义,不难得出整除的下面几条性质:①若,则;②互质,若,则;③若,则,其中.
(1)若数列满足,,其前项和为,证明:
(2)若为奇数,求证:能被整除;
(3)对于整数,求证:可整除.
2024-05-23更新 | 4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中学联盟2024届高考考前热身押题数学试题
2 . 如图所示数阵,第行共有个数,第m行的第1个数为,第2个数为,第个数为.规定:.

(1)试判断每一行的最后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求证:每一行的所有数之和等于下一行的最后一个数;
(3)从第1行起,每一行最后一个数依次构成数列,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是否存在正整数k,使得对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如存在,请求出k的最大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题-证明题 | 较难(0.4) |
3 . 对正整数,设数列.列的数阵,表示中第行第列的数,,且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每行恰有三个1;②每列至少有一个1;③任意两行不相同.记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为
(1)若,求的值;
(2)若对任意中都恰有行满足第列和第列的数均为1.
能否满足?说明理由;
②证明:
2024-04-08更新 | 98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统一测试数学试卷
4 . 在组合恒等式的证明中,构造一个具体的计数模型从而证明组合恒等式的方法叫做组合分析法,该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我们将通过如下的例子感受其妙处所在.
(1)对于元一次方程,试求其正整数解的个数;
(2)对于元一次方程组,试求其非负整数解的个数;
(3)证明:(可不使用组合分析法证明).
注:可视为二元一次方程的两组不同解.
2024-03-08更新 | 104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五粤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解答题-证明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从数据组中取出个不同的数构成一个新数据组.若,使得,则称数据组为数据组的一个k维基本数据库.
(1)判断数据组是否为数据组的一个2维基本数据库;
(2)判断数据组是否为数据组的一个3维基本数据库.
(3)若数据组是数据组的一个k维基本数据库,求证:.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高考联盟5月联考模拟预测数学试题
6 . 对于求解方程的正整数解)的问题,循环构造是一种常用且有效地构造方法.例如已知是方程的一组正整数解,则,将代入等式右边,得,变形得:,于是构造出方程的另一组解,重复上述过程,可以得到其他正整数解.进一步地,若取初始解时满足最小,则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可以得到方程所有正整数解.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实轴长为2.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为,且数列单调递增.
①求证:始终是4的整数倍;
②将看作点,试问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名校高考预测数学试卷
7 . 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其前一项的差组成的数列称为的一阶差数列,记为,依此类推,的一阶差数列称为的二阶差数列,记为,….如果一个数列p阶差数列是等比数列,则称数列p阶等比数列
(1)已知数列满足
(ⅰ)求
(ⅱ)证明:是一阶等比数列;
(2)已知数列为二阶等比数列,其前5项分别为,求及满足为整数的所有n值.
8 . 若给定一个数列,其连续两项之差构成一个新数列:,…,,…,这个数列称为原数列的“一阶差数列”,记为,其中.再由的连续两项的差得到新数列,…,,…,此数列称为原数列的“二阶差数列”,记为,其中.以此类推,可得到的“p阶差数列”.如果数列的“p阶差数列”是非零常数数列,则称为“p阶等差数列”.
(1)证明由完全立方数组成的数列是“3阶等差数列”;
(2)若),证明数列是“k阶等差数列”,并且若将的“k阶差数列”记作,则.
2024-05-16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新高考“大数据赋分”诊断性联合考试数学试题
9 . 复平面是人类漫漫数学历史中的一副佳作,他以虚无缥缈的数字展示了人类数学最纯粹的浪漫.欧拉公式可以说是这座数学王座上最璀璨的明珠,相关的内容是,欧拉公式:,其中表示虚数单位,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数学家泰勒对此也提出了相关公式:其中的感叹号!表示阶乘,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证明欧拉公式.
(2)利用欧拉公式,求出以下方程的所有复数解.
;②
(3)求出角度倍角公式(用表示,).
2024-05-27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解答题-证明题 | 困难(0.15) |
10 . 对于整数除以某个正整数的问题,如果只关心余数的情况,就会产生同余的概念.关于同余的概念如下:用给定的正整数分别除整数,若所得的余数(小于正整数的自然数,即0,1,)相等,则称对模同余,记作.例如:因为,所以;因为,所以.表示对模同余关系的式子叫做模的同余式,简称同余式,同余式的记号是高斯在1800年首创.两个同模的同余式也能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其运算规则如下:已知整数,正整数,若,则.阅读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若,且整数,求的值;
(2)已知整数,正整数,证明:若,则
(3)若,其中为正整数,为非负整数,证明:能被11整除的充要条件为能被11整除.
2024-05-07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押题卷(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