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组合应用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我们称元有序实数组维向量,为该向量的范数,已知维向量,其中,记范数为奇数的维向量的个数为,这个向量的范数之和为
(1)求的值;
(2)求的值;
(3)当为偶数时,证明:
2024-06-0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 . 某区12月10日至23日的天气情况如图所示.如:15日是晴天,最低温度是零下9℃,最高温度是零下4℃,当天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5℃.
   
(1)从10日至21日某天开始,连续统计三天,求这三天中至少有两天是晴天的概率:
(2)从11日至20日中随机抽取两天,求恰好有一天温差不高于5℃的概率:
(3)已知该区当月24日的最低温度是零下10℃.12日至15日温差的方差为,21日至24日温差的方差为,若,请直接写出24日的最高温度.(结论不要求证明)
(注:,其中为数据的平均数)
3 . 若一个平面多边形任意一边所在的直线都不能分割这个多边形,则称这样的多边形为凸多边形,凸多边形不相邻两个顶点的连线段称为凸多边形的对角线.用表示凸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数列的前n项和,并证明
2024-04-03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诊断考试数学试卷
4 . 在组合恒等式的证明中,构造一个具体的计数模型从而证明组合恒等式的方法叫做组合分析法,该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我们将通过如下的例子感受其妙处所在.
(1)对于元一次方程,试求其正整数解的个数;
(2)对于元一次方程组,试求其非负整数解的个数;
(3)证明:(可不使用组合分析法证明).
注:可视为二元一次方程的两组不同解.
2024-03-08更新 | 111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五粤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超市随机选取1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

顾客人数

商品

100

×

×

217

×

×

200

×

250

×

×

100

×

×

×

133

×

×

(1)试估计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乙两种商品的概率;
(2)假设每位顾客是否够买这四种商品是相互独立的,在近期内再对这四种商品购买情况进行调查,随机抽取4名顾客,试估计恰有2名顾客购买了两种商品,1名顾客购买了一种商品、1名顾客购买了三种商品的概率;
(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结论不要求证明)
2024-03-12更新 | 3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零模)数学试卷

6 . 我国周朝时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在西方,最早提出并证明此定理的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在3,4,5,6,8,10,12,13这8个数中任取3个数,这3个数恰好可以组成勾股定理关系的概率为(       

A.B.C.D.
2024-01-22更新 | 48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3-24高二上·上海·课后作业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0.65) |
7 . 袋中装有m个红球和n个白球,且.这些红球和白球的大小及质地都相同.从袋中同时任取2个球,若2个球都是红球的取法总数是2个球颜色不同的取法总数的整数倍,求证:m必为奇数.
2023-09-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6.3 组合
23-24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
名校
8 . 给定正整数,已知项数为且无重复项的数对序列满足如下三个性质:①,且;②;③不同时在数对序列中.
(1)当时,写出所有满足的数对序列
(2)当时,证明:
(3)当为奇数时,记的最大值为,求.
9 . 费马大定理又被称为“费马最后的定理”,由17世纪法国数学家皮耶·德·费马提出.他断言当整数时,关于xyz的方程没有正整数解.他提出后,历经多人猜想辩证,最终在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彻底证明.甲同学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他决定从集合中的5个自然数中随机选两个数字分别作为方程n的指数,则方程存在正整数解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023-06-14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10 . 以表示某人上有n级台阶的楼梯(每步只准上1级台阶或2级台阶)的不同方法数,证明:
2023-05-23更新 | 3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篇 数列、排列与组合 专题1 建立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 微点1 建立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