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6 道试题
1 .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用沙粒和小石子来研究数,他们根据沙粒或小石子所排列的形状,把数分成许多类,如图中第一行图形中黑色小点个数:1,3,6,10,称为三角形数,第二行图形中黑色小点个数:1,4,9,16,称为正方形数,记三角形数构成数列,正方形数构成数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1849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
C.
D.,总存在,使得成立
2024-06-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押题试卷02(测试范围:新高考全部内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 . 边长为2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如图1所示.将正方形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正方形,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如图2所示.将正方形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正方形,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如图3所示.依此类推,得到图,则(       

A.图3中矩形的个数为11
B.图4中矩形的个数为19
C.图10中矩形的个数为81
D.图1至图20中所有知形的个数之和为1732
2024-05-25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长沙市一中城南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3 . 某单位设置了abc三档工资,已知甲、乙、丙三人工资各不相同,且甲的工资比c档高,乙的工资比b档高,丙领取的不是b档工资,则甲、乙、丙领取的工资档次依次为(       
A.abcB.bacC.acbD.bca
2024-05-19更新 | 4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针对性训练(5月模拟)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4 . 某次考试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讨论其中一道考题,各自陈述如下,甲说:我做错了;乙说:甲做对了;丙说:我做错了;丁说:我和乙中有人做对.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位同学的解答是正确的,且只有一位同学的陈述是正确的,则解正确的同学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5-17更新 | 4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广州二模数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式,其等号右侧展开式共有类非同类项,的展开式共有类非同类项;那么的展开式共有______类非同类项,的展开式共有______类非同类项.
2024-05-14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数学试题
6 . 牛顿和拉弗森在17世纪提出了“牛顿迭代法”,相比二分法可以更快速的给出近似值,至今仍在计算机等学科中被广泛应用. 如图,设是方程的根,选取作为初始近似值.过点作曲线处的切线,切线方程为,当时,称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1次近似值;过点作曲线处的切线,切线方程为,当时,称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2次近似值;重复以上过程,得到的近似值序列. 这就是所谓的“牛顿迭代法”.

(1)当时,次近似值次近似值可建立等式关系:______
(2)若取作为的初始近似值,根据牛顿迭代法,计算的2次近似值为______(用分数表示).
2024-05-1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行知、未名学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7 . 甲、乙、丙三人从事三项工作,乙的年龄比从事工作人的年龄大,丙的年龄与从事工作人的年龄不同,从事工作人的年龄比甲的年龄小,则甲、乙、丙的职业分别是(       
A.B.C.D.
8 . 分形几何学是美籍法国数学家伯努瓦-曼德尔布罗特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它的创立为解决传统科学领域的众多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下图展示了如何按照图①的分形规律生长成一个图②的树形图,则在图②中第2023行的黑心圈的个数是(       

A.B.
C.D.
2024-05-01更新 | 55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冲刺卷(五)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如图,阴影正方形的边长为,以其对角线长为边长,各边均经过阴影正方形的顶点,作第个正方形;然后再以第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边长,各边均经过第个正方形的顶点,作第个正方形……依此方法,一直继续下去.若视阴影正方形为第个正方形,第个正方形的面积为,则=(  )

A.B.C.D.
2024-04-2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FHgkyldyjsx14
2024·全国·模拟预测
10 . 据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周髀算经》记截:“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弦).”意即“勾”、“股”与“弦”之间的关系为(其中).当时,有如下勾股弦数组序列:,则在这个序列中,第10个勾股弦数组中的“弦”等于(       
A.145B.181C.221D.265
2024-04-2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数学(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