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古典名著,而是经典。经典之作和一般名著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不但具有丰富的思想深度和意蕴,具有难以穷尽的艺术魅力和多向阐释潜力。世界上许多的传世之作都曾多次被改编成为话剧、戏曲、电影和电视剧。

二十世纪《红楼梦》曾多次被改编。1986年播映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是一部难得的优秀之作,如果考虑到当时还处于中国电视连续剧制作的初期,那么它在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上的许多探索就显得

新编电视《红楼梦》如果想要在较大程度上超越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的越剧、电影和电视剧,最重要的是要捋出一条真正能够体现出曹雪芹创作意图和《红楼梦》艺术精髓的思路,这是实现超越之本。如果时隔三十年而不能让广大观众有之感,只有很小的一点进步,那么观众就会感到极大的不满足,新片就会在观众的评头品足中被打入“冷宫”。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划波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这秃儿拿着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的“哭丧棒”走过来了。(《阿Q正传》)
B.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大堰河——我的保姆》)
C.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秦腔》)
D.阿Q见识高,本来几乎算是一个“完人”。(《阿Q正传》)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做修改。可以改变句子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败象已显,无数心血付诸东流,人容易因留恋而一错再错;大功将成,慎终如始亦难,人容易因懈怠而功亏一篑。这时的一鞭一棹,一举一动,成败攸关。这样的关键一步在历史和生活中比比皆是。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走好这“关键一步”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7-10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常言说“”,是说写文章体现人的修养,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能自欺欺人。“修辞立其诚”,从写作要求看,是指语言表达既要有文采,更应当求“真”,说真话,抒真情。有真诚的态度和情感,文章的技巧文采才有价值。

作文是富有灵性的思维活动,最能体现人的情感与个性。人们热爱经典作品,不仅希望获得启示,也希望通过阅读发现并孕育美好情感,从而成为健全的人。李密《陈情表》陈说的窘迫境况,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对亲情、爱情的记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无不是真情实录,历经千百年,人们仍然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当然,抒发真情,说真话,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在不同情境下,,有时需要含蓄委婉。“说真话,抒真情”,主要讲的是情感和态度,至于文学意义上的合理虚构,体现的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也是一种真实,和胡编滥造绝非一回事。

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的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鲁迅先生在《什么是“讽刺”》一文中说到:“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请你结合以上语段中的观点,以读过的文学作品为例,谈谈对鲁迅先生这句话的理解。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4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回忆祖母的文字令人动容,其中“______”和“______”两个手部动作,饱含了祖母对孙子的呵护、勉励之情。
(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入蜀途中树木丛生,飞鸟哀鸣,入眼入耳都是一番悲凉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纵马驰骋是古代战争常见的场景,战马这一意象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原始时代,在自然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太多的无法认知的现象,太多的无法把握的因素,原始人只能通过“以己度物”的方式来解释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的世界,相信环绕他们的世界是有神灵在起作用。三星堆文化虽然走出了原始时期,但也只是处在文明之初,仍然是一个巫术弥漫、政教合一的社会。神的观念在古蜀人的精神世界中仍然是占有绝对主宰地位的观念。他们仍然把一切无法认知的现象、一切无法把握的因素都归结为“神”,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事物都与神建立起了联系,或视之为神灵,或赋予其神性。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更深的层面上,古蜀人造器的目的还是为了他们自身。通过“民以物享”的各种方式敬神、娱神、贿神,以达到“祸灾不至,求用不匮”的目的。保佑的范围并不止于王权政治的长治久安,还延伸到部族全体的康乐吉祥。由此出发的艺术造型活动不仅是属“神”的,也是属“人”的。

古蜀人用于象征神的器物材料基本上是青铜、黄金、玉石,这是古蜀人有意识地选用的物质媒介。因为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器物可知,在三星堆文化中还有大量的陶器、石器,而且石质材料已被古蜀人运用于器物造型之中,遗址出土的两尊双手反缚、无首、跪坐的石雕像就是证明。这两尊石雕像经考证,其身份是奴隶。可见古蜀人对材料的性质有清楚的认识,对材料的使用有明确的分类。陶、石等材料基本只用于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的制造,即使用于器物造型也只限于表现地位低下的奴隶,而与巫术祭祀、宗教信仰有关的神灵、巫祝、法器则不用这类材料来制造。古蜀人用青铜、黄金、玉石来“传神”一是由于这些材料珍贵难得,既能在主观上反映制造者意图的虔诚,又能在客观上反映表现对象高贵庄严;二是这类材料坚硬耐磨,不易损坏,与神的永恒、无限的性质有暗合之处。

从三星堆文化器物造型的实际看,古蜀人进行艺术造型主要是遵循模仿的原则,他们通过想象来理解世界,所以他们模仿的神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想象中认为应该如此的样子。这也是原始思维和观念的产物,原始思维是“象”的思维,“象”的思维要求准确全面、细致周详地表现“象”,而且原始的“象”的思维并不区别原型之“象”和造型之“象”。在原始思维中,艺术造型就是原型本身,那么艺术造型当然要逼真地表现原型。巫术或宗教思维是从原始思维衍生而来,也要求逼真地表现原型。

三星堆器物造型的目的是为了“以形传神”——化心中之神为手中之神,用形象来表现神灵、神力、神性,使之有形可感,成为崇拜的偶像,这是一种宗教活动,但当古蜀人用形象来“传神”时,这种宗教活动就与审美活动密不可分了。

(摘编自李社教《宗教“传神”与艺术“传神”——三星堆器物造型的文化美学透视》)

材料二:

青铜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曾经历过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和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较,中国青铜时代具有独特的气质与形态。具体而言,一是器物形态和功能,主要以青铜礼器为其大宗,其次为青铜兵器,而青铜农器较为罕见,体现出文献记载中国早期文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鲜明特点。二是青铜器包含的青铜资源、铸造工艺、使用与流动等要素,都体现着国家层面的财富集中和权力象征,这和西方世界仅以青铜器作为生产工具和兵器的功能性特征有着明显区别。在这两个方面,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成就已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中国青铜时代极为丰富的“知识图谱”。

三星堆青铜文化器物群中最令人感到神秘而震撼的部分,概括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系统:其一是由高大的青铜神像、造型奇异的青铜面具和各种头型、发式的青铜头像组成的“青铜神灵系统”,其二是以各种神灵动物和“神坛”“祭坛”组合而成的“祭祀礼仪背景”。两者之间形成的精巧结合,恰好是上古中国对上天、神灵、祖先顶礼膜拜的历史场景的缩影与再现。

如果说在旧的中国青铜时代知识图谱当中,殷商青铜器主要以用以祭祀的容器类青铜礼器反映着中国青铜时代的气质与形态,那么,三星堆的反映则更为古朴、更为原始,也更为直观。上述古史传承体系中记载的神山、神树、神鸟和其他神灵动物不仅都可以在三星堆出土器物中得以展现,最为难得的是,作为上古时期祭祀过程中的许多流程和细节,文献早已缺载,但三星堆先后发现的八个祭祀坑,却系统性地提供了大量可贵的历史线索。

(摘编自霍巍《三星堆考古重绘中国青铜时代“知识图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始人和古蜀人都是通过“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解释一切无法解释的问题,神的观念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占据主宰。
B.在古蜀人的观念里,青铜、黄金、玉石十分珍贵,不能用来制作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器物造型。
C.三星堆器物造型是为了“以形传神”,使心中之神具体可感,成为崇拜的偶像,这是一种宗教活动,具有审美意义。
D.中国青铜时代的器物形态以青铜礼器、青铜兵器为主,体现了早期文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鲜明特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自然界神灵神性的崇拜,是古蜀人制造象征神的器物的动机与目的。
B.三星堆器物造型是从“象”的原始思维衍生而来,要求逼真地表现原型。
C.中国青铜器物除具有功能性特征外,还彰显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权力。
D.“青铜神灵系统”与“祭祀礼仪背景”更为直观地反映着中国青铜时代的气质。
3.材料二提到“中国青铜时代具有独特的气质与形态”,下列四种青铜器不能作为典型代表的是(       
A.簋为盛食器和温食器,一般会和鼎配套使用,周天子祭祀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
B.钺形制与斧相似,又比斧大,主要材质为青铜。出现于早商,是许多贵族成年男子的陪葬品。
C.钟与鼎都是统治阶级王权的象征,是“钟鸣鼎食”的标志。在夏商周三代,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规定。
D.江西新干县发掘了我国目前年代最早的青铜耒,其形制似棍状,底端烧成尖状,上端为曲柄,适于手握劳作。
4.两则材料均从器物谈及三星堆文化,但角度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三星堆文化器物中有一件“青铜纵目像”面具,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像差别极大:大耳朵斜向伸展,双眼呈柱状外凸。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这一面具蕴含的文化美学。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221120日晚,初冬的北京,中央歌剧院内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大幕开启。本次文学盛典集结了中国当代文学强大阵容,王蒙、阿来等著名作家作为颁奖嘉宾亮相。获奖者中,有长期坚守教育一线的乡村教师,也有来自草原的蒙古族牧羊人;有成名已久的大家,也有崭露头角的新秀……名家新锐群贤毕至,用优秀作品呈现新时代文学的多元、丰富与深广,展现中国文学从“高原”向“高峰”攀登的强劲动能。

8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在京揭晓,共有35篇(部)作品获得殊荣,集中体现了2018年至2021年各文学门类和文体创作的卓越成就。这些作品与此前七届获奖的264部作品一起,共同构筑了鲁迅文学奖的蔚为大观。这绚烂的风景由未来的文学史向着鲜活的文学现场延伸,更重要的是,它将在广大读者的阅读中、在人民的精神世界中绽放光彩与力量。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表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组织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和颁奖,对于激发广大作家创新创造的艺术活力、书写丰盛壮阔的时代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高原”“高峰”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23-07-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见”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生孩六月,慈父
A.但悲鸟号古木B.君既若录,不久望君来。
C.家叔以余贫苦,遂用于小邑D.信而疑,忠而被谤
2023-07-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全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③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④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⑤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⑥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⑧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⑥⑦⑧C.③④⑤⑧⑦D.②③④⑦⑧
2023-07-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久,能以足音辨人/②顷,持一象笏至
B.①一觞一咏,亦足畅叙幽情/②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揽茞
C.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昨非②园旧涉以成趣,门虽设常关
D.①病偻,隆伏行,有类橐驼者/既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颇
2023-07-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杏花书屋

归有光

①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②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③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④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玉岩公:周广,于明正德间为御史,直言立朝,曾上疏直言进谏,几乎被害。归有光与其子周孺允为友,对这位前辈很敬重。②洞庭木叶:语出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苏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此处代指周广被贬官之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B.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C.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D.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小石潭记》。
B.先大夫,即先父。“先”,是对死去的人的尊称。《项脊轩志》中的“先大母”即指去世的母亲。
C.嘉靖,明朝皇帝明世宗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
D.《诗》《书》,《诗》指《诗经》,《书》指《尚书》,与《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为“五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遵从玉岩公周广的意愿而建。玉岩公生前曾指着房屋后的空地说,他日当在此建屋,名为杏花书屋。
B.归有光用“洞庭木叶”“芳洲杜若”照应前文玉岩公谪居沅、湘时的往事暗将玉岩公比作屈原,流露出钦佩之意。
C.唐代人对进士科很看重,读书人登第之时,正值长安杏花盛开,所以人们都把新进士的杏园之宴当做一件热闹的大事。
D.归有光感慨,玉岩公周广虽仕途坎坷,但儿辈、孙辈才华出众,颇得重用。这暗含了作者对周家诗书传家的赞叹之情。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5.归有光认为玉岩公周广希望建造“杏花书屋”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第①段和第③段做简要概括。
2023-07-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