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诸侯,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节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世之余烈             奋:振兴
B.收天下之,聚之咸阳   兵:军队
C.而倔起阡陌之中            阡陌:田间小路,这里代指田野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本课中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宇内”“四海”“八荒”。
B.“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各越族部落的统称,也叫“百粤”。
C.“黔首”,秦朝称百姓为“黔首”。“黔”是黑色,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和“氓”等。
D.“七庙”,天子供奉历代祖先的宗庙,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百姓一庙。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俯首系颈,委命下吏B.始皇既没C.百有余年矣D.而倔起阡陌之中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吞二周而诸侯B.以黔首C.然陈涉瓮牖枢之子D.序八州而同列
5.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负而前驱
A.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则不可同年而语矣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下列各特殊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C.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7.翻译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8.根据文意,分析贾谊所称“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根本是______________
9.《过秦论》语言富有气势,极具“赋”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2022-06-27更新 | 38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京师大静海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赴彭州山行之作

【唐】高适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时年五十九岁的高适自长安入蜀出任彭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下本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山路独行,一路美景和鸟声清越,这些美景远近结合,声色交错,虚实相生。
B.嶙峋的峭壁怪石,撩人衣裳的轻萝,令山行艰难,又因路长年老,诗人困顿不已。
C.山行迢迢,无限芳菲争相逞妍,诗人放下意绪,尽情饱览秀色,只可惜没人同游。
D.全诗写景远近结合,声色交错,抒情转折起伏,凸显诗人赶路时内心的曲折变化。
2.“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诗人流连山水之际,还流露了哪些情感?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谁沉浮(主宰)                         漫江碧(表程度,极)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不寻常)     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褒扬清明)
D.挥斥方(强劲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视……如粪土,表鄙视)
文言小题-选择类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B.《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其中核心是“修身”。
C.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D.墨子,即老聃,名翟,字伯阳,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报告文学强调真实,又不同新闻,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B.《大战中的插曲》是选自《聂荣臻回忆录》的一个章节,其中“大战”指历史上著名的“百团大战”,“插曲”在文中指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C.《大卫·科波菲尔》是法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并采用了“纪实”的方法,小说的结局体现了狄更斯的道德信念:善恶必报。
D.《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
2021-12-24更新 | 94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诗句与作品、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你好呵,欢乐的精灵!——《红烛》——闻一多
B.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致云雀》——郭沫若
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昌耀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020-04-04更新 | 1281次组卷 | 13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者不立                                 企:踮起脚跟
②自者无功                           伐:讨伐
③自是者不                           彰:彰显
④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       处:为,做
众人之所过                           复:恢复
⑥吾为其无用而                    掊:击破
⑦夫子固于用大矣                    拙:不善于
⑧我树之成而五石                    实:容得下
A.①⑥B.②⑦C.③⑤D.④⑧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渭川田家①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②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③。


[注]①此诗作于开元后期,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渭水畔的原野。②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③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不事雕绘,运用白描,描绘了一幅田园晚归图,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B.“墟”,即村落,夕阳将余晖撒于其上,给人以凄清冷落之感,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诗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诗句。
C.“倚杖候荆扉”虚实结合,实写“野老”斜倚柴门迎候的情态,虚写了他们等待归家的牧童。第三联描写野鸡在麦田自由自在,蚕儿吐丝作茧,充满了生活气息。
D.“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与前面诗句形成因果关系,这样安闲恬静的田家之景触动了诗人的心绪,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抒情与写景契合无间,浑然一体。
2.简要分析“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在全诗的作用。
3.试分析本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艾平

①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②冰雪将茫茫草原覆盖,仿佛一片亿万年的大水晶,解析了太阳的光谱,遍地熠熠生辉。这就是草原的春天,明亮,寒冷,空旷。呼伦贝尔草原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何物,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

③呼伦贝尔在北纬53度到北纬47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你若细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药、萱草、百合、野玫瑰,就会发现它们都比内地的同类开得弱小、开得简单;那些毛发一样附在原野上的草类,更是生得低矮硕壮,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拔高,必须快快成熟。乍暖还寒,草色遥看近却无,呼伦贝尔的春天在残雪中闪出,莞尔一笑,转瞬叩逝。一夜南风,醒来时百草猛然长高了半尺,草原焕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波动在阳光下,泛起绸缎般的华丽。花朵们忙了一夜,终于捯饬一新,佩戴着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着绿浪摇摆曼舞。游人醉入花丛,欢喜得忘乎所以,浪漫地比照远方的场景,直把这草原夏日叫做草原的春天。他们不曾体验,因此不懂,草原的春天是一场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终让你看到的却永远是结尾的那一瞬。

④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⑤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见太阳的手指伸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小羊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像洁白的云朵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⑥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习惯,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的大自然。四月接羔,羊羔吃着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们的乳牙一起长出来,它们开始奔跑,从此变成了原野的孩子,栉风沐雨,爬冰卧雪,生命就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⑦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的,老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姐姐的。

⑧“陶爱格……陶爱格……你的孩子在哭泣,你这当母亲的给它吃奶吧……”老祖母的劝奶歌升起来,回响环绕,哀婉之中,天空附以和声,母体般的温暖笼罩草原,万物生灵的母性开始苏醒。母羊含泪站起身来,羊羔纷纷跪乳。饱食的羊羔肆意喧闹嬉戏,洁白的云朵在阳光里打滚儿,然后撒开四蹄奔跑,进入季节的深处。

⑨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头上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你的亲孙女。

⑩后来,萨丽娃姐姐戴着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离开了家。因为城里的暖气和热水,因为城里的漂亮和时尚。城里的楼房虽然很舒适,可那是租来的,不是家。萨丽娃姐姐思念阿妈的奶茶、阿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骑上骏马变成草原的风,好想好想放开嗓子变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萨丽娃姐姐总觉得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会说话,一天天在她耳边说个不停,只是那些古老的话,就像飞来飞去的鸟,有点听不懂,想留也留不下。

萨丽娃姐姐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

枕着幽幽的草香,她看见了逝去已久的老祖母,听清了老祖母在她耳边说的话——河冰不开,天鹅不来;骏马绕不过暴风雪,大雁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冬长夏短,谁也逆不过长生天的规矩……

萨丽娃姐姐站在草原的春天里,伸出一双手,这手洁白细腻;她轻轻托出一只小羊羔,把母羊脱落的子宫慢慢送回腹腔内,这双手浸染上羊水和血液,开始在寒风中皴裂,慢慢地,长生天的怀抱里回来了一个顺其自然劳作的人:当这双手终于被牛奶和油脂润透,不再畏惧风霜雨雪的时候,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已经远近闻名。她出售的羊,是实实在在吃过三次夏收草、长了六个牙的肥腴的羊。萨丽娃姐姐有了自己的广告词——养最有品质的羊。

人们看见她家的牧场上盖起了铝合金的接羔棚圈,看到她家蒙古包后面停放着现代化的打草机,看到她家草场的高坡上安装着一排排太阳能蓄电池。萨丽娃姐姐的故事像珍珠那般滚动在草原上,人们传说着她那有品质的羊卖出了好价钱。当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有品质的羊,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

春天依然晚晚地来,快快地走,却把希望和富足留在了呼伦贝尔草原上。萨丽娃姐姐唱的劝奶歌是老祖母在春天里传下来的,草原人那如云的羊群和飞驰的骏马是春天赐予的。萨丽娃姐姐懂得这一点,在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时代里成为聪明智慧的人。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选自2016年4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草原的春天”贯穿全文,把呼伦贝尔大草原独特的风光和萨丽娃姐姐的故事有机串联起来,是全文的线索。
B.呼伦贝尔草原春天短暂,气候寒冷,条件艰苦,因此萨丽娃姐姐去了城里,这说明她对草原的情感与老祖母截然不同。
C.萨丽娃姐姐是草原新一代牧民的代表,她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
D.作者在记叙萨丽娃姐姐艰苦创业,带领其他牧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同时,赞美了新时代给草原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希望。
E.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描摹了大草原上生生不息的物与人,引用民歌谚语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2.赏析文中划线句。
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
3.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
4.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022-01-08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听雨

姜明

①枕上一片雨声。一定是下大雨了。

②现在是上午9点过。昨晚夜班,归家已是凌晨三点,小睡3小时后起床驱车送妻女上班上学。她们不要我送,说太影响我休息,我坚持要送,我为她们做的事情不多,当司机,能让我有很强的仪式感和存在感。在我们平凡的人生里,点滴的付出,会让生活充满朴素的快乐。回笼觉,尚未睡着,巨大的雨声吞噬了世界上的一切声响,哗哗哗,如天湖溃泻,如巨瀑跌崖,如怒涛赶海,如群马奔腾,雨声织就了一叶交响乐中的扁舟,让我在惊涛骇浪中跌宕起伏……

③我是爱雨水的。我爱天光乍暗暴雨突降的阔大气象,我爱雨气氲扑面拂手的仓促和温柔,我爱雨打苍叶激水肆的活泼和优美。雨是大自然的精灵,它在天地间飞舞;雨是天地的柱梁,一般情况下是不显影的,只是在下雨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呀,原来是雨撑起了天空!雨是激情演奏大师,时而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城摧山崩万木衰的浩荡,时而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精进,时而是扬汤止沸微澜中的一抹涟漪,时而低沉、悠扬、轻柔、戛然而止,时而高亢、急促甚至疯狂,雨是卡拉扬的指挥棒,更是卡拉扬率领的庞大的乐队,你不知道乐音的爆点在哪里,你只知道精灵在你血管中奔跑和休,你能感到巨大的、酣畅淋漓的美。夏天的雨,就是激情的化身。我爱那种铺天盖地的浩荡,感觉那应该就是自己的血性,但其实,自己远远没有那样的血性,也许正是因为没有才喜欢吧,临渊羡鱼,纵使鱼不可得,毕竟是生命中的寄托,生活中的欢喜。

④看雨赏雨,最宜在阳台。湖畔舟中,野趣和风雅是有的,恐风忽至暴雨倾盆,狼狈之余,更有性命之虞。山寺闲亭,巷陌街,也都各有味道,只是正赏风雨飘摇之美,忽然念及已成泽国的回家之路,是不是大煞风景?看雨赏雨,不宜有后顾之忧,否则情趣会打折扣。赏雨在自家阳台,任它风雨三千,我自逍遥家主人,雨看烦了,抽身进屋,吃饭喝酒,写字睡觉,想怎么干就怎么来。此为阳台赏雨第一快意。阳台是家连接自然的天台,背后是家室,面前是天空,阳台伫立,本就有家国天下、纵横阖的感觉,倘暴雨恣肆,横空漫溯,心事就苍茫了,前景就不那么明朗了,那与赏雨人的现实图景是多么吻合!情景交融,况味十足,噼里啪啦的节奏里,会觉得雨是知音雨是亲人,更重要的是,雨那么硬朗,那么铿锵,你会觉得人生是有希望的。即便前途真的不容乐观,背后就是家,进退裕如,宽窄自渡,岂不美哉?阳台看雨,更有一份洒脱超然。瓢泼大雨,户外就是刀山,而我可以蜗居家室,不去与风雨抗争,不去与生活较劲,以诗意的心境阳台看雨,这是生活对我的回报!做如是观,飘飘风雨中,自有随遇而安的得意感和飘飘欲仙的成就感。

⑤阳台看雨,最美是在新少城。新少城何为?吾家美庐也。新少城本尊,居成都少城腹地,北邻宽窄巷子,西据琴台故径,与一园林单位一墙之隔。此园林占地数百亩,罕有高层建筑,其中密植高大乔木,布局井然,常绿树木为主,故四时葱茏,满目苍翠,且因园中不见楼房,从我家十楼阳台望出去,万绿意尽在眼底,浩阔视野碧翠连天,特别是在夏日雨后澄澈的时日,真正可以西眺观见远处的雪山,窗含西岭千秋雪,杜甫千年前的手绘,就是我家风景。新少城阳台看雨,为赏心乐事。雨大如斗,急如剑戟森森,园林里的塔松身襟正大,不为所动,那种刚正不阿,千秋凛冽,由不得人不肃然起敬。烟雨蒙蒙,清清浅浅,细雨呢喃盖不过林中树梢一声声鸟鸣。春雨初醒,羞涩而节制,哪怕是仓一吻,也惊得树梢新绿然放翠……

⑥而我现在,不想到阳台观看雨中盛景。疲惫淹没了我。听雨,听绿,听天籁,我裹紧被盖,翻了翻身,一任雨声潇潇,温柔按摩我的身体,护佑我安然入眠……

(选自《人民日报》2022416日,有删改)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氲(yīn)       风(gāng)       (xià)       纵横阖(bǎi)
B.肆(zì)       (qǐng)       围(fēn)       自怨自(ài)
C.休(qì)       (huáng)       秀(juàn)       水过河(tāng)
D.街(qú)       然(càn)       舟(piān)       提纲领(qiè)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枕上一片雨声”既触动了作者的情思与感怀,又引发了作者的回忆和联想。
B.第三段中作者通过写雨的不同姿态写雨的不同特点,语言铿将有力,节奏感强,富有韵律,抒发了作者对雨的喜爱。
C.第四段写作者久久听雨略生倦意,于是稍作休息,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得意,为后文深化主旨做铺垫。
D.第五段引用古人听雨时的感慨,极力赞美了古人对新少城的热爱,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加了文章的诗意美。
E.文章围绕“雨”组织材料,在描写与叙述中,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情感,感情真挚,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散文为何以“听雨”为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雨的理解。

虞美人·听雨

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