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冰墩墩,这样一个闪亮的“中国IP”横空出世,既有新春佳节的“天时”,也有北京冬奥会的“地利”,更是一场对文创产品坚守文化内涵、弘扬民族自信的精彩演绎。

一个成功的文创IP背后,总有一段触动心弦的文化内涵。从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走红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国产动漫和打造“中国式田园生活”的李子柒火到国外……中国文化元素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密码”,这显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文化自信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需要以文创IP建设为抓手,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选自《文创IP重在深耕》,有删改)

材料二:

从文创IP创作内容特色出发,衍生的应用于市场现有产品载体上的产品,可称为“IP衍生型”文创产品,其结合方式基本是在产品载体原有形态上进行表面结合(如通过印刷、雕刻等工艺),应用方式不改变产品载体原有特定结构。如故宫猫主题品牌文创,就是以皇帝与猫的形象进行重构,以国际性流行的配色,设计成IP形象,进而以此IP形象作为文创内容的公仔、文具、手机壳等。而杭州G20期间,杭州文化主题的文创餐具“西湖盛宾”则属于“一体型”之创产品、它将中国独有的江南文化与瓷器产品进行创意的艺术结合、整体展现了中国江南的文化气韵、但其文创内容与其时应的产品载体及结合方式构成特定的关系、形成价值核心、其内容与载体脱离后无法独立存在、或无法再次与其它广泛的产品载体进行结合,所以其“文创内容”往往难以展现在其他领域进行拓展应用。

(选自《它创产品的发展趋势:不止是旅游纪念品》、有删改)

材料三:

(选自《2020年中国文创产品市场分析报告》,有删改)

材料四: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规模的扩大,文创产业深度融合性特征正逐步显现,其与旅游业、传统制造业、农业等逐渐形成“越界、渗透、提升、融合”的多样路径。以旅游业为例,文化与旅游有天然的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二者融合发展,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等,一方面文化创意引领旅游资源、衍生产品的开发,以文化的活力提升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等的内涵;另一方面旅游也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应用空间,成为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文化产业结构仍存在着投入结构低端化与同质化、产业关联性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水平、质量和效益。近年来,文化服务业占比场远大于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批发零售业、同时也保持了更快的增长速度。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上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选自《文创产品市场调研》,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墩墩”作为中国成功的文创产品,它成功的原因除了天时地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本身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彰显了民族文化自信。
B.“IP衍生型”文创产品,是从文创IP创作内容特色出发,衍生的应用于市场现有产品载体上的产品。
C.“IP衍生型”文创产品的结合方式就是在产品载体原有形态上进行表面结合,应用方式不改变产品载体原有特定结构。
D.一个成功的文创IP蕴含一定的文化内涵,而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文创IP建设为抓手,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文化符号。
2.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湖盛宴”系列文创产品将中国独有的江南文化与瓷器产品进行创意的艺术结合,其内容和载体形成特定的不可割裂的关系。
B.图1所示“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长”都呈波动状态,特别是“同比增长”,2019年数据相比前一年呈明显下降。
C.图2所示奥飞娱乐、美盛文化等企业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在资产规模、营业收入以及主营业务毛利率方面占据较大竞争优势。
D.文创产品的发展进程、水平、质量和效益会受到产业结构投入、产业关联性、区域发展平衡性、人才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测,正确的一项是(       
A.文创产业具有深度融合的特点,其中与旅游业的联系最密切,通过举办活动、打造产品、开发公益品等,文创产业主导了旅游业的未来发展。
B.与文创餐具“西湖盛宴”一样,“冰墩墩”“哪吒魔童降世”等都属于“IP衍生型”文创产品,它们可以在其他领域进行拓展应用。
C.只要掌握了中国文化元素这个“流量密码”,文创IP就会触动国人心弦,就会成为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从而快速成功甚至涉洋出海。
D.虽然我国文化产业还存在着较多问题,但文化产业发展快速,特别是文创产业成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2 . 对文化文学常识解说正确的一句是(     
A.西汉末年,刘向整理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效法屈原、宋玉所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中的“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C.九州:战国时天下分九州,即兖州、郑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秦居梁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D.战国四公子:齐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2024-01-18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由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红色精神凝结而成的红色遗产,是红色文化中的遗传密码,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21世纪以来,主流电影推动红色文化内容参与电影叙事,彰显红色文化力量。

红色记忆经由主流电影展示,可以唤起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电影《建国大业》《建军大业》《建党伟业》《可爱的中国》等,或以宏阔的历史笔触描摹革命事件,或以细腻的艺术刻画再现领袖人物风采,更多的是通过民族历史记忆与个体情感记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影像表述,唤起观众心中的集体记忆,进而增强民族情感和归属意识。电影《张思德》《云水谣》《集结号》《秋之白华》等,赋予历史伟人群体更丰富的普通人的情感,更加注重在历史洪流中展示个体的生死悲欢与跌宕命运。如《张思德》在电影片头就以谨以此片献给平凡而光荣的先辈进行记忆定位,黑白影像特有的历史质感与庄重感,将革命人物形塑为血肉丰满又充满精神感召力的生命个体,从而感召观众滋生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故事经由主流电影讲述,成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电影《无问西东》恰当地借助了新的语境,以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精神倾向与价值观念实现了对个体理想主义光辉的召唤。《风声》《听风者》等谍战电影是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叙事话语类型,大多以悬念丛生的故事满足观众对英雄人物的想象,往往借助悬念设置将观众带入对信仰与生命本源等形而上终极命题的追问。红色故事是主流电影在艺术与市场双赢格局中进行表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加速了主流电影探索政治性、商业性、审美化叙事的融合步伐。主流电影讲好红色故事需要寻找自身的文化主体,进而进入更加符合民族价值取向的历史书写视野,探索思想话语被感知的叙事智慧。

红色精神经由主流电影传播,可以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流浪地球》等电影彰显了伟大的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让观众感受到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让中国人情感相连、命运相系。这些电影蕴含、传播的红色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中国人的精神之源。灾难主题电影对于红色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表达,也成为文化意识由自发形态向自觉形态转变的见证。主流电影需要站在全球治理的高度思考人类面临的困境,在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将红色精神进行彰显与传播。

在中国话语不断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主流电影必定无法缺席。这就需要厘清当代中国最宝贵的故事资源有哪些,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显性文艺文本,并释放红色文化独有的精神能量,从而参与建构较为完整的中国电影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以期实现跨文化间的良好互动、传播、交流与沟通。

(摘编自李娟《主流电影叙事中的红色文化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主流电影是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21世纪以来主流电影中的红色文化蕴含力量。
B.红色故事是主流电影进行表达的主要内容,能确保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盈利。
C.在中国话语不断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无法缺席的主流电影远比其他电影重要。
D.主流电影将红色文化资源化为显性文艺文本,实现了跨文化间的互动传播交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本论部分围绕红色记忆、红色故事和红色精神展开论述。
B.第三、四段论述主流电影叙事中的“红色故事”“红色精神”时,都用怎么做收束。
C.文章多次举影片的例子,目的是论证主流电影展现了相同的红色文化内容和力量。
D.全文论述了红色文化在主流电影叙事中的意义与表现,且不囿眼前而放眼于未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遗传密码,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
B.主流电影展示红色记忆时,注重表现和塑造生命个体,个体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C.谍战电影作为主流电影的一类,多以悬念丛生的英雄人物故事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D.灾难主题电影对红色与时代精神的表达,见证了文化意识由自发向自觉形态的转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道德之广崇       ②其后楚以削       ③时秦昭王与楚       ④身死于秦
屈原于顷襄王       ⑥故惑于郑袖       方正之不容也       邪曲之害公也
A.①③//②④⑥//⑤⑦//⑧B.①④⑤//②⑥//③//⑦⑧
C.①⑤//②④⑥//③//⑦⑧D.①⑦⑧//②③⑥//④//⑤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陆游时任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宾,亲临南郑抗金前线。未满一年,朝廷投降派撤掉王炎西北统帅职务,陆游也奉调回京,即将被罢官回家。②《长杨赋》:西汉辞赋家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纵胡客大校猎而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点明时令,运用“落叶”和“蟋蟀”两个意象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视听结合,景中含悲。
B.上片“忽记”二字,表明词人的思绪从现实转向回忆,忆及当年据关抗敌的战斗经历,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C.下片“江海轻舟”,化用诗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示词人心灰意冷后主动选择退隐,要将生命融于大自然的决心。
D.本词结尾用典,表明自己如果早知不被知遇,就不会陈述“收复失地”的方略,一个“悔”字的背后是无穷的“恨”。
2.“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简要说明整首词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6 . 下面对《劝学》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2021-12-03更新 | 538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四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20-21高二上·山东·课时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事而慎于言        ( 敏捷 )B.君子于义        ( 明白 )
C.譬如为山,未成一       ( 筐     )D.己复礼为仁     ( 约束 )
2020-09-18更新 | 53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早晴至报恩山寺

文同

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

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

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注释:①磴:石级。
1.下面选项中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山石险峭,有一条依稀可辨的石级山路。人从拂面的松枝竹梢中穿过,露水打湿了衣裳,点明了时间、地点,使人身临其境。
B.颔联和颈联分别描写登山后所见的优美景色和农家生活场景,闲适之中又隐隐蕴含着对官场世俗的厌恶。
C.尾联写村庄晚景,暮霭笼罩,放牧的牛羊从山上下来了。作者骑在马上,踏着月色,信步回到住处,以景结情,表现出一位画家诗人作品中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
D.本诗是一首七言近体诗,主要写的是诗人从早至晚山游所见的情景。全诗以时间为顺序,从清早写到傍晚,结构清晰,极富有层次感。
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12-24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他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仅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练,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C.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D.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B.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C.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D.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
B.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是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C.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D.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2022-03-04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京师大静海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非能水也,绝江河
A.青,取之于蓝,青于蓝B.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登高招,臂非加长也D.蟹六跪二螯
2024-01-19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