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文中指函谷关,是古时长安与洛阳间的咽喉之地,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B.“书”,文中指老子所著的《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C.玄孙,指曾孙的儿子或孙子的孙子。老子的玄孙应是李宫的儿子,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
D.太傅,古代官职名,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三公之一;西汉时,太子的老师被称为太傅。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治事者要善于抓苗头。因为他认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短到长变化而来的,因此必须重视事物的苗头。
B.老子认为圣人要有高远的追求。他强调圣人要追求常人不想要的东西,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道理,而不要妄动、妄为。
C.关于老子,历史上有不同的传说。一是略早于孔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二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莱子,三是晚于孔子的太史儋。
D.道学与儒学曾相互贬斥。世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贬斥老子的学说。但信奉儒学的司马迁却能为老子写列传,实属难得。
4.把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5.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告诫孔子要注意两个方面,请你简要概括。
9-10高三·安徽·阶段练习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2022-12-08更新 | 292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海南三亚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绿潭,回清倒影,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素绿潭(duān)B.飞其间(sù)
C.饮少醉(zhè)D.筹交错(gōng)
2.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一项。
(1)①沿溯阻(        )             𪩘多生怪柏(        )
绝:A.隔断       B.独一无二       C.极(高)       D.气息中止
(2)③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          溪而渔(        )
临:A.到       B.居高面下       C.将要       D.照着字画模仿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火树银花

胡天翔

从后墙走到门口是九步。

掂起墙根的帆布提包,刘小海刚走三步,裤兜里的手机响了。将提包放到地上,刘小海摸出手机,食指滑一下屏,贴近耳朵,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女子说的是普通话,语音轻柔,刘小海听来却似五雷轰顶。挂了电话,刘小海愣愣地站一会儿,慢慢走到床边,一屁股坐了下去,床被压得吱呀一声。

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了。刘小海没想到疫情如此严重!

老家回不去了,就在武汉过年吧。中午,刘小海煮了一桶方便面。午觉醒来,在手机上刷了一会儿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刘小海急忙去药店买口罩。药店结账的人排着长队,有人买三袋板蓝根颗粒,有人买四盒双黄连口服液,有人买五瓶医用酒精,不管有用没用,大家手里都提着药品。口罩已涨价了,十个装的两包口罩花了三十元。出门戴上口罩,刘小海赶到超市。超市的人更多,刘小海割了六斤肉,提着一袋小米、半兜土豆、两捆葱和蒜苗,排队八分钟才结了账。

回到出租屋,刘小海先给儿子打电话。刘小海严厉地教导儿子,要戴口罩,要少出门,儿子嗯嗯地应着,听起来并不上心。每次和儿子联系,刘小海鼻子都会发酸。儿子没读完高中就出来打工了,父子俩憋着劲,想着干三四年就可以盖两层小楼,但一场车祸让爷俩梦想落空了。前年的一天,骑自行车的刘小海和一辆电动车撞上了。刘小海尾椎骨粉碎性骨折,对方伤得也不轻,双方各负其责。刘小海出院了,攒的钱也花完了。打了十三年的工,单亲爸爸刘小海没给儿子盖起两层小楼。

嘱咐过儿子,刘小海又联系老家的大哥。父亲去世五年了,八十岁的母亲和大哥一起生活。大哥说村里已经广播了,劝人不要走亲戚。大哥还告诉刘小海,刘小海因病致贫,乡里把他纳入贫困户,还帮他盖了三间新房,三间堂屋就快上楼板了……

除夕夜里,想起每年父子的春节一聚,想起大哥说的三间快成的新房,刘小海辗转反侧,最后干脆起身浏览新闻。武汉封城的悲壮,国家战胜疫情的决心,医生和护士的逆行,让刘小海心潮澎湃。看到建设火神山医院的新闻,刘小海心里一动:建筑工地上需要很多焊工,能帮就帮,咱也去出一份力吧。

奇了怪了,下了决心,刘小海很快入睡了。

大年初一,刘小海早早就起床了。吃过饭,刘小海将买来的肉和蔬菜给了房东大哥,他要去火神山医院当志愿者。

到了工程部,刘小海说:俺是一名电焊工,来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的。

大年初二,数百台挖掘机在平垫土地,成千名工人在卸载建材。忙了一上午,刘小海边吃着盒饭边看护施工定位旗。一个女子拿着手机朝他走过来。拍小视频,宣传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吧。刘小海心想。

师傅,你们很辛苦吧?

不辛苦,还可以。

师傅,您是河南人?

是的,俺在武汉打工,封城了,回不去,就来这儿当志愿者了。"

谢谢,谢谢您!

刘小海没想到自己在网上火了。很多人转载他的视频,上百万人为他这个河南人点赞。晚上下班,刘小海正看自己视频呢,儿子给他打来了电话。

爹,俺看到你的视频了,很多人夸你呢。

儿子是在为自己骄傲呢!刘小海却在电话里叮嘱儿子不要给奶奶说。刘小海不想让母亲担忧。

中,你要照顾好自己啊。儿子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老家的很多媒体也希望通过视频连线采访刘小海。刘小海就在工作间隙接通视频,给他们介绍工地的情况。有个记者问刘小海想对母亲说点什么。刘小海哽咽了。刘小海说希望娘好好的,疫情结束就回家好好陪陪她。

刘小海希望母亲看不到视频。

夜晚,工地上的灯亮起来。上千个工人还在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刘小海扛着焊机来到工作点,刚把焊机电线连好,大哥打来了视频通话。

小海,俺都看到你的视频了,都说你给咱村人长脸哩。大哥笑着说。

哥,你别给咱娘说啊,她该担心哩。刘小海说

小海,娘也知道了,娘让俺给你打电话,娘要给你说话哩。大哥把手机递给躺在椅子上的娘。

海儿啊,娘好好的,你别担心娘,你要好好干活。刘小海看到了娘的白发。

海儿啊,你做得对,大家都该出一份力呢。娘继续说。

海儿啊,照顾好自己,娘——娘等着你回家。娘流泪了。

娘——刘小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哭了。

挂了电话,刘小海戴上口罩。左手拿着面罩,右手的焊钳稳稳地夹起焊条,一下二下地触碰着眼前的钢管。瞬间流溢的焊花四处飞散,就像盛开的火树银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从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入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刘小海接到电话时的震惊,并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运用排比手法描写大家买药品的场面,表现了人们面对突发疫情的不安和慌张,突出了疫情的严重,烘托了紧张气氛。
C.小说写刘小海联系大哥的那通电话,既交待了刘小海的家庭状况,也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展。
D.小说从刘小海得知武汉封城落笔,中间插叙他和儿子外出打工的艰辛及家庭境况,最后写他到火神山医院当志愿者,从小人物的视角表现非常时期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朴实的家国情怀,以小见大,彰显主题。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并简要谈谈这句话的作用。
3.刘小海身上体现了哪些中国精神?刘小海在疫情中的选择所体现出的精神又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2022-09-19更新 | 276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基于两种移位的合力:第一,西洋小说输入,中国小说受其影响而产生变化;第二,中国文学结构中小说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吸取整个中国文学的养分因而发生变化。后一个移位是前一个移位引起的,但这并不减弱其重要性。没有这后一个移位,20世纪中国小说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获得自己独立的品格,并取得突出成就。

在论述西方小说的启迪时,我有意把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简化为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在挑战——应战的模式中理解中国小说形式的嬗变,以便详细勾勒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共同完成的转变的运动轨迹。而在论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时,我着重强调这两代作家主要不是接受中国古代小说,而是接受以诗文为正宗的整个传统文学的影响;在引笑话、轶闻、答问、游记、日记、书信等形式入小说以及借鉴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的过程中,有意无意中部分转变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我把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传统文学的转化作为论述重点,但并不否认文化背景的变迁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把纯形式的小说叙事学研究与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沟通文学的内部研究外部研究,而又不流于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并非易事。

从表面看,晚清作家与五四作家的区别,表现在五四作家比晚清作家更多借鉴西洋小说技巧。如此说来,中国小说叙事模式演变的过程也就成了中国作家逐步掌握西洋小说技巧的过程。这未免把复杂的文学运动简单化了。晚清作家的根本缺陷是受社会思潮影响而无力突破中体西用的格局,幻想接受新技巧而保留旧道德。从林纾、吴趼人一直到辛亥革命后的鸳蝴作家,都以为可以借用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而撇开其思想内容。殊不知抛开对个人内心生活的关注而学第一人称叙事,抛开现代人思维的跳跃与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而学叙述时间的变形,一切都成了变换布局之类的小把戏。与晚清作家比,五四作家转变思维方式,周作人谈直译、说模仿,鲁迅、沈雁冰学思想同时学技法。五四作家借助拿来主义冲破中体西用的限制,把西方小说的内容形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接受。新技巧只有在适合表现新人的新意识时,才可能真正被感知和利用。当然,晚清作家与五四作家相比,距离不在具体的表现技巧,而在支配这些技巧的价值观念。作家对世界与自我认识有突破与革新,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才可能真正实现。五四作家突出小说中的非情节因素,借用容易产生强烈感情色彩的第一人称叙事,以及根据人物内心感受重新剪辑情节时间,这一切当然都是为了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个性。而所有这些,跟五四时代个性主义思潮之强调尊重个性、尊重自我无疑是一脉相承的。

单从社会思潮角度,当然也可以部分解释这两代作家的艺术革新的成败利弊,但很难真正体现小说革新的特点。因而我选择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作为影响于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文化因素来重点论述。中国小说主潮实际是由宋元话本发展起来的章回小说。白话利于叙事、描写乃至抒情,可章回小说脱不掉说书人外衣,作家就只能拟想自己是在对着听众讲故事。即使只是拟想的,那么作家就只好讲故事,而且只能以说书人口吻连贯讲述以情节为中心的故事。自觉把写作对象定为读者而不是听众,这是晚清才开始的。报纸、杂志的出版,使小说可以朝脱稿而夕印行,甚至下章还没动笔,上章已印成铅字与读者见面。书籍的大量印行,使作家不再谋求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而是直接迅速地跟读者对话。由拟想中讲故事到明确地写小说,这一转变使作家得以认真考虑写——读这一传播方式可以容纳的各种技巧。说书人口吻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了:连贯叙述也不再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了;同样,小说也不一定非以情节为结构中心不可了。中国小说这一传播方式的转变一从口头化到书面化,无疑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导言》)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由中国文学结构的边缘向中心移动,这一移位促使中国小说在短时间内获得独立品格,并取得突出成就。
B.作者勾勒两代作家共同完成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运动轨迹,以简化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
C.关注个人内心生活、现代人思维、作家主体意识与小说叙事技巧的紧密关联,是学习西方小说叙事模式的前提。
D.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在小说艺术革新中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这展现出文学运动既有简单化也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阐述了西方小说的启迪和传统文学的转化,二者是同一转变过程的不同方面。
B.小说的表现技巧不能脱离思想内容而孤立存在,对此晚清作家有清醒而准确的认知。
C.晚清报纸、杂志出版周期的缩短和书籍的大量印行,深刻影响小说叙事模式的演变。
D.写作对象定位发生转变,中国小说呈现出书面化倾向,突破了传统叙事模式的限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小说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一项是(     
A.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多次使用笑话、轶闻来叙述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
B.刘鹗《老残游记》引游记入小说,以旅行者游历踪迹贯穿情节发展始终,进行叙事。
C.鲁迅《祝福》根据叙述者“我”的感受重新剪辑情节时间,叙写祥林嫂的悲剧故事。
D.鲁迅《狂人日记》以日记体形式展示狂人错乱的心理状态,揭露礼教“吃人”本质。
4.与晚清作家相比,“五四”作家为什么能在学习西方小说叙事技巧上取得突破?请根据文章进行概括。
5.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研究?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共享经济有助于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过去产业模式更新滞后的阶段,经济增速下降,出现了供给失衡的情况:一方面市场提供的产品不符合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库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一状况的解决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优化产能,注重需求方的需求,提升合理的供给能力。

共享经济的出现带动了资源的再分配,使部分资源得以重新组合;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的参与成本低,平台参与度、发展迅速,对传统商业市场造成了冲击,削弱了传统商业模式的竞争力。以滴滴快车与出租车相比为例,滴滴快车的司机税收政策不明确、收费低、接单多。而传统的出租车因为投入多、运营成本高,打车费用高而逐渐失去市场占有力。这自然会引起传统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公司的不满,出租车司机抵制专车司机的情况屡见不鲜。

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经济模式,我国还未对共享经济颁布明确的责任追究、税收监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共享经济大都是通过网络手段来进行认证,资质认证门槛较低,交易平台很难提供足够安全的保障,一旦出现问题,现有的法律法规很难厘清真正的责任人。

(摘编自《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治理对策》)

材料二

2012—2020年中国互联网共享经济行业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2019年中国网民使用共享经济产品情况调查

(摘编自《2018—2019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全景研究报告》)

材料三

在行业成熟度比较高的共享模式中,一些现象偏离了通过激活社会存量资源来创新经济发展的初衷。名曰共享经济,其实是资本市场的包装,往往多于盈利模式的创新;个性化服务的提升,也可能多于社会公共成本的节省。比如,最初的网约车,说好了是利用空闲私家车和空余座位减轻交通压力,结果却催生了不少专职网约车司机。到底是提升了资源利用率,还是增加了通行压力,这笔账并不那么好算。如今的共享汽车,也是走的类似模式,更多是通过增量服务释放了潜在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共享经济光谱中的不同价值增量。倘若共享成色更浓一些,比如对顺风车、拼车、合租等优化闲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应该以宽容发展的原则,创造适应新业态发展的宽松环境,扶持它们形成站得住脚的盈利模式。而偏向提升服务水准的共享模式,则要相应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审慎研究行业准入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处理好其与传统经济的关系,最终在平衡中把握机遇、化解冲击。

通过共享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人类文明一贯的追求。共享经济真正的活力,不仅来自互联网技术或者将社会潜在资源激活的商业模式,更源于对社会真实需求、美好期待的有效回应。采取市场化的手段,也应警惕纯粹的逐利彻底压倒实现社会价值增量这个目标。抵御住资本套利的诱惑,致力于价值的共赢,共享经济才能行稳致远,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摘编自刘天亮《共享经济应追求社会价值增量》

材料四

共享单车、共享医疗、共享充电宝、共享厨房、共享衣橱,共享雨伞……距离被称为共享经济元年的2015年已过去了4年,中国共享经济迅猛发展,已渗透进许多细分领域和市场,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蓝海。中国共享经济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世界瞩目。外媒注意到,中国共享经济正在转型中稳步发展。

西班牙媒体称,借助移动应用程序共享各种资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的日常生活方式。数以百计提供各种共享服务的企业应运而生。西班牙《发展报》称,除了共享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外,中国人又开发出其他的共享服务,如篮球、手机充电宝和雨伞等。

共享经济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潮。美国福布斯新闻网对此发表评论称,中国企业带来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掀起一股新潮流,美国企业也在争相模仿。从共享经济的传播中,我们能看到中国企业有能力进入新市场,引领全球的新经济潮流。

中国服装和自行车会员制服务随着共享经济发展不断增长,《日本经济新闻》2019年9月3日刊文称,中国广泛覆盖的快递网络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愿意分享更多的物品的转变,以会员制服务为基础的业务在中国正不断获得增长。中国共享经济正从音乐,流媒体视频推广至有形消费品,比如服装、自行车,化妆品,鲜花等。

(摘编自《共享经济告别野蛮生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经济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大意义,而其他的经济模式则难以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其增长率自2013年开始一直呈下滑趋势。
C.当下,我国共享经济已渗透进许多细分领域和市场,并且还在进一步拓展,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
D.共享经济虽对我国民众的生活有着积极影响,但目前都是通过网络手段来进行认证,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问题。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经济衍生出的新的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削弱了传统商业模式的竞争力。
B.从“2019年中国网民使用共享经济产品情况调查”图表来看,交通方面的共享经济产品形式多样,其中共享单车的使用比例相对较高。
C.由于西班牙等国的媒体纷纷报道了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共享经济”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潮”。
D.我国的共享经济模式涉及范围广、普及快,这和我国快递网络覆盖范围广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有密切关系。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     
A.共享经济平台本身没有基于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固定成本支出,其成本来自共享经济平台维护等相关支出,属于轻资产运营。
B.共享短租本质上使用户能享受到高性价比以及更佳的居住体验,并使房东的闲置房源得以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共享经济的作用。
C.共享经济低成本,低消耗等特点,成为共享经济规模扩大的必然条件,因此共享经济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D.共享经济的内涵是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去中介化是供需双方不再依附传统商业组织,再中介化是供需双方依附共享经济平台。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材料四中,世界各国媒体分别从哪些角度对我国的共享经济进行了报道?
2022-06-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字碑

王平中

张总来到安岳连云山,仰着头从峡谷底向山顶张望,慢慢地将脸仰成平面,戴着的帽子忽地掉在了地上,才看到一条线似的天空。张总的心冷了半截,在这个地方投资,又没公路,要想在此发展难呀。

陪同的安岳老区建设促进会郭会长见状,不再提投资之事,对张总微微一笑说,我们这儿有座“神仙坟”,很值得一看。

神仙坟?不外乎唬唬外人吧,有什么好看的?张总摇了摇头。

这座坟不是唬人的,里面埋着一位红军战士。

埋着一位红军战士?张总一下子肃然了。

1935年7月,中央红军长征来到四川,一位红军战士受伤后与部队走散了,来到安岳,被当地村民藏在地窖里。后来民团探到了消息,将村民赶到村口。村民不愿交出红军战士。民团团长咆哮说如不交出红军战士,就要烧光村子、杀光村民……就在这危急之时,那位红军战士从地窖里走了出来,面对凶恶的民团,毫不畏惧,对乡亲们说,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就是我死了,也会护佑你们……

张总眼里充满敬意。

民团枪杀那位红军战士后,不准村民们掩盖尸体。是夜,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第二天,人们看到一堆沙丘将红军战士掩埋了。村里人都说,是暴雨从山上冲下的泥沙自然将红军战士掩埋的。

应该是村里人趁着暴雨将那位红军战士掩埋的吧?张总问道。

反正没有人承认。即使是,也不会有人承认的。后来,这里发生了一件奇事。郭会长看着张总久久不语。

什么奇事?张总按捺不住了。

不久,一位村民说,他多日咳嗽不止,迷糊中有位仙人立于床前,对他说,村外的沙丘上有艾蒿,开水泡后饮之即愈。翌日,此人来到掩埋红军战士的沙丘旁,果然看到沙丘上有一株艾蒿,遂掐尖摘叶,回家泡水饮之,果真病愈。这个村民还说,仙人说这座坟是天葬的,如果谁毁了,必遭天谴,灭门绝后。那时人们对神灵是敬畏的。团丁听了,自然不敢毁坟。这座坟因此得到保存。

这是村民为保护红军战士坟墓故意编撰的故事吧?张总说。

也许是吧。后来,村里人受伤了,或发烧了,或家中有蚊虫了,将坟上的艾蒿割回去捣烂敷之,或煎水服之,或炆火熏之,那些人受伤好了,烧退了,家中蚊虫灭了。村里人都说那是红军战士在护佑他们。于是他们将此坟称为“神仙坟”,并在坟前立碑,因不知道红军战士姓名,碑上没有刻字,对外称为“无字碑”,暗地叫“红军碑”。

即使知道红军战士名字,也不敢刻他姓名的吧?张总说。

是的。后来,村里人每到红军战士的祭日,都要到坟前祭拜。

张总闻言,眼里亮光闪闪,激动地对郭会长说,我们也去祭拜祭拜吧。

张总一行来到峡谷口,果然看到一坟丘,其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艾蒿,微风吹过,艾蒿弯腰点头,似对他们到来的欢迎。张总顿时盈满泪水,对着坟墓和石碑,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双手合十,恭恭敬敬作了三个揖。

张总从坟前站起来,对郭会长说,这两天我在附近走了走,看到这里群众还不富裕,特别是上山下山全靠步行,制约了产业发展。我回去后,立即安排,先修建从峡谷到山顶的盘山公路,再组织村民栽种艾蒿。

种植艾蒿?郭会长有些不解。

其实艾蒿清热解毒,是一种中药材。我这次来很受启发,发展这个产业,既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也是群众意愿,更是继承先烈遗志吧?

郭会长闻言,紧紧握着张总的手说,我代表老区人民感谢你。

说感谢的应该是我!张总说,你知道吗?我爷爷也是一位红军战士,长征时牺牲了,至今还没有找着尺骨。这次看到老区人民为无名红军战士修坟树碑,虽然是无字碑,但他们年年去祭拜,相信牺牲的烈士都能含笑九泉了,因为这些烈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选自2021年5月14日《资阳日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着头从峡谷底向山顶张望”“才看到一条线似的天空”“心冷了半截”等细节,暗示了安岳老区的闭塞、贫穷和落后。
B.当地村民把红军战士藏在地窖里,宁死也不愿交出红军战士;危急之时,红军战士走出地窖保护百姓,表现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C.村民相信梦中仙人的话,采坟上艾蒿治病,病好了都说是红军战士在护佑他们,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村民感念红军战士。
D.“盈满泪水,对着坟墓和石碑,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双手合十,恭恭敬敬作了三个揖”表明了张总内心对神灵的敬畏和迷信。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插叙“神仙坟”的由来时,用语言、外貌、动作、环境描写烘托出一位具有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形象。
B.小说的情节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开,将历史和现实、虚幻和真实串联起来,行文自由灵活又跌宕起伏。
C.张总的心理和神情多次变化,构成小说的线索,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使人物的形象真实而立体。
D.小说结尾写到张总的爷爷也是一位牺牲了的红军战士,不仅照应前文“张总一下子肃然了”,同时也升华了主旨。
3.红军战士牺牲后,“这里发生了一件奇事”,请结合全文分析小说插叙这件“奇事”的作用。
4.小说的标题“无字碑”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皓,字明澄,吴郡吴人也。祖徽,字休猷,宋补建康令,清平无私,为文帝所善。父睿,扬州中从事。皓少好学,工书画,舅张融有高名,皓风韵举止颇类,时称曰无对日下,唯舅与甥。为尚书殿中曹郎,拜日,八坐丞郎并到上省交礼,而皓至晚,不及时刻,坐免官。后为司徒从事中郎。天监五年,位御史中丞。性婞直,无所顾望。时山阴令虞肩在任赃污数百万,皓奏收劾之。中书舍人黄睦之以肩事托皓,皓不答。梁武闻之以问皓,皓答曰:有之。帝曰:识睦之不?答曰:不识其人。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领军将军张稷是皓从舅,皓尝以公事弹稷,稷因侍宴诉帝曰:陆皓是臣亲通,小事弹臣不贷。帝曰:皓职司其事,卿何得为嫌?皓在台,号不畏强御。为义兴太守,在郡宽惠,为下所称。历左户尚书,太常卿。出为临川内史,将发,辞武帝,于坐通启,求募部曲。帝问何不付所由呈闻。皓答所由不为受。帝颇怪之,以其临路不咎问。后入为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卒,谥质子。

(选自《南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
B.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
C.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
D.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康是历史名城,后也称金陵,即现在的南京;是六朝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古代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称为“九州”。而扬州与冀州、兖州、青州、徐州等都是古代中国的“九州”之一。
C.从舅指外祖父的亲兄弟之男,即母亲的从父兄弟。从,在古代指堂房亲属,如从兄。
D.古时“阴”指山南水北,“阳”指山北水南。因此可以判断文中的“山阴”地处山的南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皓年少好学,擅长绘画。他跟随舅舅张融学习书画,颇有建树,且陆皓的风度举止很像舅舅,舅甥两人都为时人称颂。
B.陆皓延误交接,故被免职。他被任命为尚书殿中曹郎时,还没上任就被免职,主要原因是因为拜官之日行交接礼的时候,没有按时到场。
C.陆皓耿直刚愎,无所顾忌。他被任命为御史中丞时,无所顾忌,曾上书弹劾贪污数百万的山阴令虞肩,并拒绝他人的请托。
D.陆皓继承家风,宽政爱民。陆皓祖上几代为官,祖父任建康令时就有清廉的名声,而陆皓任义兴太守期间,也能够宽政爱民,受人爱戴。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书舍人黄睦之以肩事托皓,皓不答。
(2)出为临川内史,将发,辞武帝,于坐通启,求募部曲。
5.领军将军张稷因何事对陆皓心怀不满?从中能看出陆皓有什么样的品质?
9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过秦论》)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                         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
B.焚百家之,以愚黔首               言论,这里指著作
C.收天下之聚之咸阳                  兵器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            水池,池塘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C.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全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旨在指出秦的过失。
B.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
C.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
D.连横: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合纵: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5.作者认为“秦之过”是什么?而“秦之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2-03-0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他看见城市灯光的倒影,肯定是在夜里10点钟左右。起初只是依稀可见,就像月亮升起之前的微弱天光。随后,隔着随风力变大而汹涌起的海洋,那光亮也越来越清晰。他驶进光影里,心想,要不了多久就能到达海流的边缘了。

这下事情就要过去了,他想。不过,它们可能还会来袭击我。一个人在黑暗中手无寸铁,怎么对付它们呢?

这时候,他浑身僵硬、酸痛,在夜晚的寒气里,身上的伤口和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让他感到疼痛。但愿不用再搏斗了,他想,真希望不用再搏斗了。

但是,到了半夜,他又上阵了,而且这次他心里明白,搏斗也是徒劳。鲨鱼成群结队地游了过来,直扑向大鱼,他只能看见鱼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痕,还有它们身上的鳞光。他用棍子朝鲨鱼的头直打过去,听到几张鱼嘴咬啮的声响,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大鱼,让小船来回摇晃的声音。他只能凭感觉和听觉拼死拼活地一顿棍棒打下去,觉得棍子被什么东西抓住了,就这么丢了武器。

他把舵柄猛地从舵上扭下来,用它乱打乱砍一气,双手紧攥着,一次又一次地猛砸下去。但是此时鲨鱼已经来到了船头,一个接着一个,或者成群扑上来,撕咬下一块块鱼肉,它们转身再来的时候,鱼肉在水面下闪着亮光。

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扑来,他知道这下子全完了。他抡起舵柄砸向鲨鱼头,正打在它的嘴上,那嘴卡在沉甸甸的鱼头上,撕咬不下。他又接二连三地抡起舵柄。他听见舵柄断了,就用断裂的手柄刺向鲨鱼。他感到手柄刺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接着再刺。鲨鱼松开嘴,翻滚着游走了。这是来犯的鲨鱼群中的最后一条。已经没有什么可让它们吃的了。

老人这时候差点儿喘不过气来,感觉嘴里有股怪味儿,那是一股铜腥味儿,甜腻腻的,他一时有些害怕,不过那味道并不太重。

他往海里啐了一口,说:吃吧,加拉诺鲨,做个梦吧,梦见你杀了一个人。

他知道自己终于被击垮了,无法挽回,他回到船尾,发现舵柄的一头尽管参差不齐,还是能塞进舵孔,让他凑合着掌舵。他把麻袋围在肩膀上,架着小船起航了。他很轻松地架着船,没有任何想法和感觉。此时,他已经超脱了一切,只是尽心尽力地把小船驶回家去。夜里,有些鲨鱼来袭击大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餐桌上捡面包屑一样。老人毫不理睬,除了掌舵以外,什么都不在意。他只注意到,没有了船边的重负,小船行驶得那么轻快,那么平稳。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中手无寸铁的圣地亚哥老人,在和鲨鱼的搏斗中,多次产生后悔和放弃的念头,这影响了老人作为“硬汉”的形象。
B.作者笔下的老头儿是一个面对险恶形势毫不气馁、不屈斗争的典型的“硬汉”形象。
C.该文主旨告诉人们,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和厄运难以预料。
D.《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2.下列对文章内容与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见城市灯光……”作者借对灯光的描写,交代了老人对航船位置的判断,反映了他内心对结束航行回到岸上的渴盼。
B.“这下事情就要过去了”,老人心存侥幸;“不过,它们可能还会袭击我”,老人又意识到还有危险;“怎么对付它们呢”,老人感到手足无措。
C.节选文字从多个角度描写了老人与鲨鱼进行的最后搏斗,主要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面和侧面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老人孤胆英雄的形象。
D.“没有了船边的重负,小船行驶得那么轻快,那么平稳”,暗示搏斗结束了,老人最终也获得了解脱,心情变得轻松,船也走得轻快。
3.在和鲨鱼搏斗的最后,老人“知道一切都完了”他认为自己“终于给打败了”,他是真的承认自己被打败了吗?
4.节选文段描写了圣地亚哥最后一次与鲨鱼搏斗的悲壮情景,请简要分析这次搏斗中的“悲壮”是如何体现的。
2022-03-0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