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昌之平也诸将皆即受赏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以无敕旨独不爱及别敕既下乃受之,所取唯老弱故弊而已。上嘉其廉慎,以高昌所得宝刀及杂彩千段赐之。

上谓侍臣曰:“朕虽平定天下,其守之甚难。”魏征对曰:“臣闻战胜易,守胜难,陛下之及此言,宗庙社稷之福也!”

上闻右庶子张玄素在东宫数谏争,擢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左庶子。太子尝于宫中击鼓,玄素叩阁切谏;太子出其鼓,对玄素毁之。太子久不出见官属,玄素谏曰:“朝廷选俊贤以辅至德,今动经时月,不见宫臣,将何以裨益万一!且宫中唯有妇人,不知有能如樊姬者乎?”太子不听。

玄素少为刑部令史,上尝对朝臣问之曰:“卿在隋何官?”对曰:“县尉。”又问:“未为尉时何官?”对曰:“流外。”又问:“何曹?”玄素耻之,出阁殆不能步,色如死灰。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以为:“君能礼其臣,乃能尽其力。玄素虽出寒微,陛下重其才,至三品,翼赞皇储,岂可复对群臣穷其门户?弃宿昔之恩,成一朝之耻,使之郁结于怀,何以责其伏节死义乎!”上曰:“朕亦悔此问,卿疏深会我心。”遂良,亮之子也。

戴州刺史贾崇以所部有犯十恶者,御史劾之。上曰:“昔唐、虞大圣,贵为天子,不能化其子;况崇为刺吏,独能使其民比屋为善乎!若坐是贬黜,则州县互相掩蔽,纵舍罪人。自今诸州有犯十恶者,勿劾刺史,但令明加纠察,如法施罪,庶以肃清奸恶耳。”

上自临治兵,以部陈不整,命大将军张士贵杖中郎将等;怒其杖轻,下士贵吏。魏征谏曰:“将军之职,为国爪牙;使之执杖,已非后法,况以杖轻下吏乎!”上亟释之。

言事者多请上亲览表奏,以防壅蔽。上以问魏征,对曰:“斯人不知大体,必使陛下一一亲之,岂惟朝堂,州县之事亦当亲之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昌之平也/诸将皆即受赏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以无敕旨/独不受/及别敕既下/乃受之
B.高昌之平也/诸将皆即受赏/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以无敕旨/独不受/及别敕既下/乃受之
C.高昌之平也/诸将皆即受赏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以无敕旨/独不受及/别敕既下/乃受之
D.高昌之平也/诸将皆即受赏/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以无敕旨/独不受及/别敕既下/乃受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太子所居之宫,也被称为“春宫”“青宫”。可用来借指太子。
B.刑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长官称为刑部尚书。
C.擢,指由原来的官职升到更高一级的官职,与“迁”徙”同义。
D.刺史,刺,检核问事;史,御史。官职名,负责监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听说张玄素在东宫多次进谏成功,于是提升他为银青光禄大夫,代理左庶子职务。
B.太宗认为部下犯十恶罪,刺史便遭到贬职,这样做会造成州县间相互掩盖,姑息犯人。
C.太宗因护卫士兵队列不整齐而让张士贵杖打中郎将等人,并因杖打太轻将张士贵送审。
D.上书言事的人大多请求太宗亲自翻阅表章奏折,以免被蒙蔽,魏征建议没必要事事躬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战胜易,守胜难,陛下之及此言,宗庙社稷之福也!
(2)将军之职,为国爪牙;使之执杖,已非后法,况以杖轻下吏乎!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述怀(节选)

魏征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注]①这首诗创作于魏征投奔唐朝之后,准备出关去山东招降瓦岗军残部之前,所以此诗又名《出关》。②九逝魂,这里指旅途遥远而艰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准备出关去山东之前,前四句的景物描写是虚写,想象了出关后征途的艰险景况。
B.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诗人要报其知遇之恩,故面对荒凉的沿途景象和艰辛的旅途,诗人并不感到担心害怕。
C.九、十两句赞美重诺守信行为:诗人借此表达要像季布那样,一诺千金;像侯赢那样践言而舍生。
D.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气势雄伟,意境开阔。景物描写意境雄浑,情感抒发悲壮而不消沉。
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法,原本是指书之法,即书写的方法——唐代书学家张怀瓘把它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周汝昌先生将其简化为:用笔、结构、风格。它侧重于写字的过程,而非指结果。法书,则是指向书写的结果,即那些由古代名家书写的、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是对先贤墨迹的敬称。

书法,就是一个人同自己说话,是世界上最美的独语。一个人心底的话,不能被听见,却能被看见,这就是书法的神奇之处。只有中国人,让上升为。西方人据说也有书法,我在欧洲的博物馆里,见到过印刷术传入之前的书籍,全部是手抄本,书写工整漂亮,加以若干装饰,色彩艳丽,像印刷的一样,可见工整是西方人对于美的理想之一,连他们的园林,也要把蓬勃多姿的草木修剪成标准的几何形状。仿佛想用艺术来证明他们的科学理性。周汝昌认为,西方人‘最精美’的书法可以成为图案画,但是与中国的书法比起来,实在是小儿科。这缘于西洋笔尖是用硬物制造,没有弹力,或有亦不多。中国笔尖是用兽毛制成,第一特点与要求是弹力强

与西方人以工整为美的书法比起来,中国法书更感性,也更自由。尽管秦始皇(通过李斯)缔造了帝国的标准字体——小篆,但这一标准从来不曾限制书体演变的脚步。《泰山刻》是小篆的极致,却不是中国法书的极致,中国法书没有极致,因为在一个极致之后,紧跟着另一个极致,任何一个极致都有阶段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使中国书法,从高潮涌向高潮,从胜利走向胜利,自由变化,好戏连台。工具方面的原因,正是在于中国人使用的是一支有弹性的笔,这样的笔让文字有了弹性,点画勾连,浓郁枯淡,变化无尽,在李斯的铁画银钩之后,又有了王羲之的秀美飘逸、张旭的飞舞流动、欧阳询的法度庄……同样一支笔,带来的风格流变,几乎是无限的,就如同太极功夫,可在闪展腾挪、无声无息中,产生雷霆万钧的力度。

对中国人来说,美,是对生活、生命的升华,但它们从来不曾脱离生活,而是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内心情感相连。从来没有一种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孤悬于生命欲求之外的美。今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名器,许多被奉为经典的法书,原本都是在生活的内部产生的,到后来,才被孤悬于殿堂之上。我们看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在上面书写的人,许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对美的追求却丝毫没有松懈,最终成为被我们伫望的经典。碑与帖是汉字书法上两个常用的字。碑文先用毛笔书写,之后再用刀刻。著名的《张猛龙碑》,宇体端方,笔画厚重,那是石匠在刀刻的过程中融入了刀法的利落、明快、刚硬。

书法作为艺术,其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与精神。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安史之乱中,颜氏一门报效朝廷,死于叛军刀锯者三十余口。悲愤之余,颜真卿为颜季明写下了这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里,有对青春与生命的怀悼,有对山河破碎的慨叹,有对战争狂徒的诅咒,它的情绪,是那么复杂,复杂到了不允许颜真卿去考虑他书法的,而只要他内心情感的倾泻,因此他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最复杂的文本。不仅它的情感复杂,连写法都是复杂的,不仅有行书,还有楷书和草书。而即使行书,也展现出无穷变化。

(摘编自祝勇《汉字书写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与“法书”不同,“书法”就是书写的方法,侧重于写字的过程;“法书”则是指向书写的结果,是对古代先贤墨迹的敬称。
B.相较于西方以工整为美的书法,中国“法书”则更加感性、自由,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人使用的是一支富有弹性的笔。
C.美源自生活,与日常生活、内心情感相连,即使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如今已被孤悬于殿堂之上,也不缺失这种在生活内部产生的美。
D.《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是颜真卿为侄子颜季明写下的一篇情感复杂的祭文,它以安史之乱的国仇家恨作为背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用唐代书学家张怀瓘的话,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为读者说明了书写的具体方法。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将中西方书法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国法书自由、感性、变化无穷的特点。
C.文章将软笔书写比作“太极功夫”,形象地说明了软笔给中国书法风格流变带来的无限可能。
D.文章最后提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为了证明书法作品只有表现出复杂的情感才有价值。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写字,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这种表达特殊在不能被欣赏者听见,但是却可以被欣赏者看见。
B.中国法书之美,美在书法线条的浓郁枯淡,变化无穷,像西方书法那样工整又漂亮、如“印刷”般的书法作品是不存在的。
C.古代碑刻最初也用毛笔书写,可一旦交到刻工手上,负责石刻的工匠难免会有刀刻的技法介入,又赋予了书法作品新的美感。
D.书法的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与精神,正因如此,临摹者就算手法高超,模仿得惟妙惟肖,往往也只能得其形,但难得其神。
2022-06-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金成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③庾(yǔ)信: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庾信值侯景之乱,被留北朝,感时念乱,作《哀江南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概括诗人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他从长安辗转入蜀,颠沛流离
B.第三句写西南风景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遮蔽了日月。
C.颈联追究了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又含有咏史之意。
D.尾联写庾信一生最萧瑟的事是未能年少成名,晚年诗赋才名动江关。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湖船

丰子恺

二十年来,西湖船的形式变了四次。

我小时在杭州读书,傍着西湖住过五年。毕业后供职上海,春秋佳日也常来游。现在蛰居家乡,离杭很近,更常到杭州小住。因此我亲眼看见西湖船的逐渐变形。

西湖船的基本形式,是有白篷的两头尖的一叶扁舟。这至今还是不变。常变的是船舱里的客人的座位。二十年前,西湖船的座位是一条藤穿的长方形木框。背后有同样藤穿的长方形木框,当作靠背。这些木框涂着赭黄的油漆,与船身为同色或同类色。木框上的藤,穿成冰梅花纹样。每一小孔都通风,一望而知为软软的坐垫与靠背,因此坐下去心地是很好的。靠背对坐垫的角度,比九十度稍大。既不像旧式厅堂上的太师椅子那么竖得笔直,使人坐了腰痛;也不像醉翁椅那么放得平坦,使人坐了起身不来。靠背的木框,像括号般微微向内弯曲,恰好切合坐者的背部的曲线。因此坐下去身体是很舒服的。

原来游玩这件事体,说它近于旅行,又不愿像旅行那么肯吃苦;说它类似休养,又不愿像休养那么贪懒惰。故西湖船的原始的形式,我认为是最合格的游船形式。它们的形状、质料与颜色,又与船的全部十分调和,先给游人以恰好的心情呢!早春晚秋,每逢星期日,出三四毛钱雇一只船,载着二三同学、数册书、一壶茶、几包花生米,便可优游湖中,尽一日之长。尤其是那时候的摇船人,生活很充裕,样子很惬意,一面打桨,一面还有心情对我们闲谈自己的家庭、西湖的掌故,以及种种笑话。此情此景,现在回想了不但可以神往,还可以凭着追忆而写几幅画,吟几首诗呢。野航恰受两三人恰受两字的状态,在这种船上最充分地表现着。

我离杭后,某年春,到杭游西湖,忽然发现有许多船的座位变了形式。藤穿木框被撤去,改用了长的藤椅子,后面也有靠背,两旁又有靠手,不过全体是藤编的。这种藤椅子,坐的地方比以前的加阔,靠背也比以前的加高。坐上去固然比以前舒服。但在形式上,殊不及以前的好看。因为船身全是木的,椅子全是藤的,二者配合不甚调和。在人家屋里,木的几桌旁边也常配着藤椅子,并不觉得很不调和,这是屋与船情形不同之故。屋的场面大,其所要求的统一不甚严格。船的局面小,一望在目,全体浑成一个单位,其形式与质料,当然要求严格的统一。

此外还有一种更大的不快:摇船人为了这两张藤椅子的设备费耗大,常向游客诉苦,希望多给船钱。有的自己告白:为了同业竞争得厉害,当了衣物置备这两只藤椅的。我们回头一看,见他果然穿一件破旧的夹衣,当着料峭的东风,坐在船头上很狭窄的尖角里。我们的衣服与他的衣服,我们的座位与他的座位,我们的生活与他的生活,同在一叶扁舟之中,相距咫尺之间,怎不令人心情不快?即使我们力能多给他船钱,这种不快已在游湖时生受了。西湖船从此变坏了!

其后某年春,我又到杭州游西湖。忽然看见许多西湖船的座位,又变了形式。前此的长藤椅已被撤去,改用了躺藤椅。这料想是船家营业竞争愈趋厉害。他们看见游湖来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大都脚不着地,手不染水,一味贪图安逸。他们为营生起见,就委曲迎合这种游客的心理,索性在船里放两把躺藤椅,让他们在湖面上躺来躺去,像浮尸一般。

我在这里看见了世纪末的痼病的影迹:19世纪末的颓废主义的精神,得了近代科学与物质文明的助力。在所谓文明人之间长养了一种贪闲好逸的风习。西湖上自从那种用躺藤椅的游船出现之后,不拘它们在游湖的实用上何等不适宜,在游船的形式上何等不美观,世间自有许多人欢迎它们,使它们风行一时。正当的游玩,决不是放逸,更不是养病。那种西湖船载了仰天躺着的游客而来,我初见时认真当作载来的是一船病人呢。

最近某年春,我又到杭州游西湖,忽然看见许多西湖船的座位又变了形式。前此的躺藤椅已被撤去,改用了沙发。沙发这种东西,不必真坐,看看已够舒服之至了。它那脸皮半软半硬,对人迎合得十分周到,体贴得无微不至,有时使人肉麻。它那些弹簧能屈能伸,似抵抗又不抵抗,这又好似一个陷阱,翻了进去一时爬不起来。故我只有十分疲劳或者生病的时候,懂得沙发的好处;若在健康时,我常觉得看别人坐比自己坐更舒服。倘把西湖船当作一件工艺品而审察它的形式,这配合就不免唐突。因为这些船身还是旧式的,还是二十年前的船身,只有座位的部分奇迹地换了新式的弹簧坐垫,使人看了发生时代错误之感。若以弹簧坐垫为标准,则船身的形式应该还要造得精密,摇船人的脸孔应该还要有血气,不应该如此憔悴;摇船人的衣服应该还要楚楚,不应该穿得像叫花子一般褴褛。

我今天就坐了这样的一只西湖船回来,在船中起了上述的种种感想,上岸后不能忘却。现在就把它们记录在这里。总之西湖船的形式,二十年来,变了四次,但是愈变愈坏。

(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游玩,作者认为既不应同旅行那样苦,也不应如休养般安逸懒惰,据此,他认为西湖船的原始形式是最合格的,不仅达到了局部与整体的调和,还给游人以恰好的心情。
B.“我们的衣服与他的……怎不令人心情不快”,眼见与想象我们与摇船人衣服、座位、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作者心情复杂,颇感不快。
C.那些来游湖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们对西湖船座位的变化起到关键作用,他们大都贪图安逸享乐,脚不着地,手不染水,进而还影响了世风。
D.随着科学与物质文明快速发展,西湖船座位越变越奢华。而船身还是旧式的,船夫又很憔悴,这样写反映了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2.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在湖面上躺来躺去,像浮尸一般”将躺藤椅的弊端表现得形象而充分,西湖船的座位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状态。
B.文章写“我”观察到的西湖船座位的变化,每次都细致全面地描写了座位的质料、形状、颜色等,具体而真切,充分展示了丰子恺对事物高超的白描写真功底。
C.在文章写法上,作者有意舍弃西湖的优美景色而集中笔墨写船中座位二十年来的变化,以小见大;在表达方式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兼而有之。
D.面对西湖船中座位的变化,作者使用了“忽然发现”“忽然看见”等,形象生动地写出座位变化在人物心中激起的波澜,作者并无心理准备。
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4.丰子恺先生在文章结尾说“二十年来,变了四次,但是愈变愈坏”,西湖船二十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为什么说这是“愈变愈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不同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工具人呈现的样子虽然千姿百态,但在本质上丧失人物个性,缺乏行为动机,却是千篇一律。偶像剧中常常出现促进男女主角感情的“神助攻”。伦理剧中免不了有“作天作地”的“恶婆婆”,悬疑剧中则会有冷不丁冒出来的“关键人物”,他们要么坏得透彻或好到极致,要么在两种极端状态间反复横跳。这种片面的人物形象不仅在剧情中显得无比突兀,更与真实生活之间存在巨大断带,违背了影视作品反映和观照现实的创作初衷。近年来,工具人的频繁出场在类型化特征较为明显的作品中表现更甚。例如在职场题材作品中,一众工具人成为主角“打怪升级”道路上的垫脚石,凭借着庸俗老套且乏善可陈的人物冲突满足观众的自我想象,博得关注。在这些伪现实题材创作中,脱离实际却吊足观众追剧胃口的工具人已然呈现霸屏之势,成为此类作品极具迷惑性的外在伪装,实则与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南辕北辙。

工具人的泛滥和创作中的惰性思维不无关系。对于部分创作者而言,挪用在各种类型题材中左右逢源的工具人,自然比潜心创作打磨一个全新的人物轻松得多。还有部分作品中的工具人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创作者的能力有限所致。纵观近段时间的热播作品,即使那些整体口碑和市场成绩尚可的影视剧,仍旧难以避免工具人的存在。在此类作品中,创作者原本寄托于用庞大的人物关系为观众讲一个更加精彩的好故事,却没承想最终“乱花渐欲迷人眼”,反倒拉低了作品水平。此外,工具人也是影视创作向市场化审美妥协的一大显著症候表征。随着市场数据成为衡量一部影视作品“价格”的重要标尺,不少创作者囿于商业利益,往往倾向于在剧情中加入大量能迅速刺激观众神经、引发舆论热议,吸引大批流量的奇葩人设,而罔顾逻辑合理性和艺术价值。一言以蔽之,工具人崛起背后反映的是影视创作者创作能力上的欠缺,“关起门来搞创作”的问题以及片面迎合市场的投机心态。

虽然部分工具人短暂带火了一些作品,但同样让作品遭到了反噬。我们应当警惕,在影视配角塑造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工具思维,已开始侵蚀影视创作的各方面,不少作品中单薄无力的主角形象、陈旧无趣的背景设定、一成不变的俗套剧情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这种按图索骥般的机械创作模式也不断使一些影视作品丧失应有的艺术美感,沦为文化工业的程式化产品。对此,影视创作者应当从火热生活中采撷创作灵感,多一些深刻思考、少一些工具思维,在合理编织的故事剧情里放置合适的人物角色。创作者还应认清影视配角对于剧情的功能性和作为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将原本被期待着给作品锦上添花的配角,矮化成形同工具一般的“眼泪收割机”“话题引流器”和“商业利益跳板”。不同于工具人对角色个性的收编和遮蔽,一个好的配角关注影视角色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即使在有限的篇幅里,也能够发掘出自身的人性弧光以及升华整部作品的必要意义,从而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和深入的探讨空间。角色不分大小,只有对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始终保有尊重,工具人的怪圈才会不攻自破;而只有当配角回归应处的位置,才能与主角一起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释放出珍贵的人性光辉。

(摘编自《别让配角沦为“工具人”》)

材料二:

与过去几乎只有主角披荆斩棘、一路登顶的剧相比,今年的电视荧屏涌现出很多“群星闪耀”的群像剧,从年初的《山海情》《觉醒年代》,到近期热播的《扫黑风暴》《乔家的儿女》等,在这些成功打造出人物群像的作品中.主角人物不再具有过分突出的光环,众多配角反而各个闪耀着个性和光芒,剧中的绿叶演员往往先声夺人,凭借配角甚至反派角色却能够在观众心目中占据C位。

盘点近年来的大热剧目都有一个特点:群像气质——无论是五彩斑斓的时代讲述,还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都可以在群像剧中形成宏阔的叙事结构,而且作品中的配角越抓人,越具爆款相。群像戏精彩、热门配角出圈,几乎已经成为爆款剧的标配。比如《人民的名义》中的达康书记、育良书记、季检察长、沙瑞金书记。这些爆款剧中配角的热度都不逊于主角。

这些年来,荧屏上的大女主,大男主已经形成了套路满满的模式化创作,观众越来越没有新鲜感。相比之下,群像剧打破单一主人公塑造的局限,意味着剧中每个重要人物都要作为“主角”去立体刻画。

这些剧中主要人物戏份相对均衡,没有哪一个角色具有非常明显的主角光环,众多角色都闪耀着充满特色和个性的光芒,这种光芒不再依靠主角的折射,也不仅仅是为了衬托主角。同时,每个人物的设定,成长和最终的结果都可以成为一条独立的主线,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人物关系上,群像剧的差异化设置又可以产生精彩的戏剧冲突。

多线交叉叙事、呈现立体饱满的众生相、具有丰富意味的人物关系、以及角色背后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样的群像剧让观众的观剧体验更加丰富,也会让剧中的众多人物都有机会大放异彩,不同的观众还可以从群像样本中找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这就是为什么群像剧容易出好戏、好人物的原因,而一旦有配角人物成为话题热点,作品就有可能晋升为全民爆款。

在这几年影视圈的流量风潮中,很多明星争“番位”,不愿在作品海报中成为别人的“陪衬”。但对一个真正的演员来说,角色不分大小,也没有绝对的“主”和“配”。也恰恰因为这样,这些被人记住的绿叶演员,是凭借专业水准,而不是戏份多少,赢得了观众心中的C位。

(摘编自《这些黄金配角,靠实力占据观众心中C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视作品中泛滥的工具人,在本质上丧失人物个性、缺乏行为动机,脱离现实,是片面的人物形象。
B.我们应警惕带火一些作品后的工具人所遭到的反噬,以及影视创作的各方面被工具思维侵蚀的现象。
C.好的配角与工具人的区别在于是否关注影视角色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发掘人性弧光和升华作品主题。
D.若想摆脱工具人怪圈,就要始终尊重影视角色,让配角回归本位,与主角共同演绎精彩故事,释放人性光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生活中采撷创作灵感后深度思考,在合理的剧情里放置合适的人物角色应是影视创作者的自觉。
B.过去的影视剧都是大女主、大男主披荆斩棘、一路登顶,而如今涌现出很多“群星闪耀”的群像剧。
C.群像剧容易出好戏、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观众可以从群像样本中找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
D.角色不分大小,也没有绝对的“主”和“配”,一旦有配角人物成为话题热点,作品就能晋升为全民爆款。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属于工具人的一项是(       
A.某武侠剧中的隐世高手,救了坠崖的主角并传授其绝世武功。
B.某家庭剧中主角的兄弟姐妹,推动主角故事又各有独立的主线。
C.某宫廷剧中的嫔妃,争宠好斗却只是主角“打怪升级”的垫脚石。
D.某探案剧中的线索提供人,在主角一筹莫展时出现并提供线索。
4.材料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思路。
5.工具人泛滥由来已久,这背后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元

①在这里,有个海拔五百多米的高地。向北望去,是好似一面湖水的山谷。谷底有雾气、薄冰和积雪,当阳光照耀在上面,仿佛盛满了熔化的金子。二斗伢子总是梦见自己变成一只黑色大鸟,展开遮天的双翅在高地上空盘旋,慢慢低飞,向高地主峰落下去……

②当年,十六岁的二斗伢子第一脚踏上高地主峰,小腿就陷在了土里,一直没到膝盖。这是一种被成千上万颗炮弹炸成灰尘状的黑色浮土,像炉膛里烧过的稻草灰。他之前没见过,之后也一辈子没再见过。尺把深处以下,才能踩到碎石块、弹药箱和散落的枪支、子弹壳,还有僵硬的肢体和躯干。阵地上光秃秃的,不远处立着半截炭黑色的树干,树皮早已被气浪剥光,无论来年春风怎样吹拂,也绝不会再活过来了。

③这里的夜,是乌蓝色的,细细听去,隐约传来轰响声。在战壕里,指导员问二斗伢子,你怕死吗?二斗伢子说,不怕。指导员问,屁股底下就埋着死人,你不怕?二斗伢子说,鬼子都死了,不怕!指导员问,那么多战友的遗体你也不怕?二斗伢子说,心里只想着报仇,不怕!指导员呵呵一笑,又问,你个小牛犊子,就从来没感觉到怕?二斗伢子说,从来没感觉到过。指导员不笑了,说,没感觉到怕,不是真的不怕。等你心里有了它,并且知道怎么面对它的时候,才是真的不怕。二斗伢子嗯了一声,却不太服气。

④回到坑道里,二斗伢子坐在老兵李大棉裤旁边。只见他往铝饭盒盖里倒了薄薄一层炒面,用小手指甲仔细地翻弄,像犁地一样,把谷壳、沙粒挑出来。然后,再用中指、食指和大拇指把炒面搓成中药丸一样的球,小心地放进嘴巴,连口水也不喝,就生生咽进肚子里。二斗伢子说,老李,喝口水呗,小心刮破了嗓子眼儿。李大棉裤摇摇头,说,水?过三天你再跟我说喝水的事儿吧。你没看见咱们上来时,那些人都干成什么样子了?

⑤李大棉裤又说,等会儿美国人的炮弹打过来,你要学会分辨。如果是“呜儿呜儿”发尖的声音,那是远炮,你不用理它。如果是“呼——噗”一下过来,带着风声,那就是近弹,你赶紧卧倒,能多快就多快。我说你个娃儿,别不当回事儿,多少人还没学会,就没了!二斗伢子用肩膀拱了李大棉裤一下,问,老李,你怕死不?李大棉裤说,肯定怕呀!活人哪有不怕的?二斗伢子又问,那是啥感觉?李大棉裤说,就像喉咙里黏着一口痰,吐也吐不出来,总是让你喘不过气来。他接着说,不过,它总在提醒你,别逞能,只要仗还没打完,就别放松了警惕。许多人的死,其实都是因为心头那根弦儿松了。他们本应活得更长久——

⑥突然间,二斗伢子只见李大棉裤的嘴一张一合,却听不到任何声音。然后,蜡烛晃了一下,一片漆黑。一声接一声的巨响震聋了二斗伢子的耳朵。他蜷起身体,死死抱住脑袋,任由筛子一样的坑道把他抛到空中,撞在墙上,再摔在地上。二斗伢子在黑暗里上下翻飞,不记得自己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来这里……

⑦炮击过后,美国兵就该上来了。有人扒开坍塌的坑道口,猫着腰冲进战壕。二斗伢子在坑道里跌倒了,胳膊和大腿被人重重踩了几脚。他使了几次劲儿,还是没立起身子。突然有只手揪住二斗伢子的棉裤后腰,拎小鸡一样把他拎出坑道,颠簸了上百步,扔在了一个炮弹坑里。二斗伢子扭过脸,看到这人是机枪手大老张。大老张的手紫红色,手指头又粗又壮,每根都像茄子。他把机枪架好,瞄了瞄,对二斗伢子吼道,这两箱手榴弹归你!

⑧二斗伢子还是第一次离这么近看到美国兵端着枪向上冲。他有点慌,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向下甩,却不知道炸到敌人没有。大老张猛得拍了他一下后脖子,喊道,看准了再甩!那手榴弹都是拿命换来的,运一箱上来就得少一个人!二斗伢子一愣,盯着大老张的手,又摸了摸发烫的后脖梗子。过去,二斗伢子挺怕这双紫红色的大手,因为大老张开玩笑时总是没轻没重。现在,却觉得这手挺亲切。一巴掌过后,二斗伢子清醒多了,每次把手榴弹抛出战壕之前,总会把半个脑袋探出去,瞅瞅鬼子已经冲到哪儿了。

⑨不知过了多久,那只手又重重地拍了一下二斗伢子的肩膀,并且紧紧抓住他的领子。二斗伢子一片空白的脑子开始慢慢转动,他哆嗦着向高地下方望去,只看到了美国兵的后背和屁股,他们向远处跑了!二斗伢子腿软绵绵的,他抹了一把鼻涕和泪水,心想,原来仗就这么打啊!他扭过脸,想对大老张笑一下,道个谢。可是大老张不在身边,他的那挺机枪枪管给炸弯了。二斗伢子把胳膊探向肩膀,把抓住自己领子的那只紫红色大手掌拿到眼前。这是大老张的手,只是从小臂一半处炸断了,慢慢滴着血,指甲缝里的污泥似乎都还留着体温。二斗伢子隐约记起来,机枪被炸坏了,敌人冲上了高地,大老张拎着爆破筒和两个鬼子抱在一起,接着是暴雨般飞过来的石子、土块和血肉。

⑩……

(选自《小说选刊》2021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讲述了以二斗伢子、大老张等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士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守高地浴血奋战的故事,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B.指导员和二斗伢子聊天时谈到了生死,指导员对二斗伢子这个小战士无惧死亡的生死观一笑置之,二斗伢子不服气是认为指导员缺少牺牲精神。
C.初上战场的二斗伢子曾一度慌乱,是大老张用简单的方式教会他冷静应战。小说以二斗伢子的“生”与大老张的“死”相映衬,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D.小说写二斗伢子战后“腿软绵绵的”“抹了一把鼻涕和泪水”等内容,刻画了新战士在惨烈战斗中的恐惧心理,从一个侧面表现年轻战士的成长。
2.小说多处写到大老张的手,请分析大老张的“手”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3.小说中的战士们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作者却以《生》作为小说的标题,请结合文本分析其用意。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森林特有的生物资源,能为人们提供特定的疗养体验。目前,森林疗法能有效解决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严重的健康问题和一些精神疾病。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民众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需求愈发强烈。森林康养这一释放心理压力、愉悦身心,提高身体机能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森林康养是指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

低碳,不单单是环境恶化问题的一种缓解方式,更演变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低碳经济的普及,将人们的目光集中于如何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上。打造宜居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养生活动,正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山地、森林作为人类最理想的康养场所,也印证了森林康养的生态意义。这意味着,森林康养将成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推动低碳与经济生活的有机结合。

森林传统价值的弱化与康养价值的强化,充分肯定了森林康养的地位,并且为林业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是中国林业改革、林业创新、林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同时,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能够发挥山区的资源优势,带动山区农民绿色增收致富。

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能够完善优化产业结构,探索商业新模式,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制定。森林康养产业能够将传统旅游与疗养产业、文化产业、运动产业、养老产业等不同产业关联,快速实现集群化、基地化、规模化,培育由多功能的产业联合体。因此,森林康养产业有机会成为中国新的经济支柱产业,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利益。

(摘编自《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材料二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融入旅游、休闲、医疗、度假、娱乐、运动、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新理念,是一个多元组合,产业共融业态相生的商业综合体,是一种健康产业连锁经营新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最早的国家,在德国,国家强制性地要求公务员参加森林康养,推行森林康养后,其国家医疗费用总支付减少30%,国民健康指数总体上升30%;美国组建了森林保健技术企业队来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美国人均收入的八分之一用于森林康养,年接待游客达到20亿人次;日本发起入森林、浴精气、锻炼身心的森林浴运动,建立了严格的森林疗养基地认证制度和森林疗养师资格考试制度,还专门成立了森林医学研究会;韩国每年也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参与森林康养活动。

森林康养作为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创新,正在逐渐成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林业产业总值首次突破6万亿元,新建各类森林旅游地接近9000处,年接待旅游人数12亿人次,较上年增长了15%。国家《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更是提出,到2020年,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5万亿元,林业年旅游休闲康养人数力争突破25亿人次,国家森林城市达到200个以上。

(摘编自柯素芳《森林康养——大健康产业下的新业态、新引擎》)

材料三   

尽管森林康养在世界范围内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据统计,目前全球在森林生态保护上的资金缺口达7000亿美元。这个资金缺口应该有一个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林业补贴、绿色金融产品、碳排放交易等。如果有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政府和个人参与到森林的保护和恢复中来,我们就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大自然的潜力。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麦戈德里克呼吁。

在我国,森林康养的巨大社会需求和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是一个突出矛盾,一床难求的局面日趋扩大;同时,政策供给也严重不足,森林康养的融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为了协同推进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2021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绿化质量和成效,采取有偿方式,合理利用国有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及景观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提高林草资源的综合效益。可以预见,在市场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双重催化下,森林康养产业将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摘编自吕慎《森林康养:现代版归隐林泉来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他们对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需求愈发强烈,森林康养越来越受到欢迎。
B.森林康养价值的强化,充分肯定了森林康养的地位,这有利于推动林业改革、创新和发展,也有利于山村农民增收致富。
C.森林康养呈旅游、休闲、医疗、度假、运动、养生、养老等多元产业共融新业态,是一种健康产业连锁经营新模式。
D.我国森林康养的前景不容乐观,不仅“一床难求”的局面日趋扩大,而且发展产业的融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森林康养具有释放心理压力、愉悦身心、提高身体机能的功效,由具有低碳环保的生态意义,能推动低碳与经济生活的有机结合。
B.世界上各国的森林康养产业已经成规模效应,如美国人均收入的八分之一用于森林康养,韩国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参与过森林康养。
C.目前全球森林康养产业资金缺口达7000亿美元,需要实施林业补贴、绿色金融产品、碳排放交易等措施,形成综合解决方案。
D.森林康养产业能将传统旅游与疗养、养老、文化等多种不同产业整合,快速实现规模化,必将成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3.积极推动我国森林康养的快速发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湖(见面)袁子才喜赠

赵翼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注释】袁子才,袁枚,字子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明白清通,追求一种朴实平易的美感,与白居易的诗风很相近。
B.颔联既称扬袁枚的才华出众,同时也道出了两人白首相逢的情景。
C.颈联形象的描绘,将景物与人融合,表达了对杜牧的敬仰和缅怀。
D.末句抒写真率的友情,也表现旷达的胸襟,诙谐幽默,给人风趣感。
2.有人论此诗,认为“喜”字贯穿全诗。请结合诗的四联语意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题为“梦天”,写梦中升入天空之中的幻境。“老兔寒蟾”指的是兔子和蟾蜍,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可见作者想象了进入月宫的场景。
B.“云楼”指高楼,“壁斜白”写楼外壁的颜色,因月光皎洁、云彩掩映,朦胧中呈现“斜白”的形状。
C.作者先写与带着佩玉的神女相逢在桂树飘香的小路上,继而下视尘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讲究对仗,格律工整。
D.“遥望”实为俯视,“齐州”指中州,作者以鸟瞰中国的奇特想象,显示出精妙的构思和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2.清人黄周星评论本诗“命题奇创”,诗中多用比喻修辞,请试作分析。
2022-04-17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金成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