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兰芝、焦仲卿作为《孔雀东南飞》全诗的主角,是诗人塑造的人物,写得最为充分和成功,刘兰芝更是格外。她不但美丽可爱、勤劳能干,而且感情真挚、性格坚毅。她未出嫁前,也曾接受过一些当时社会①妇德的熏陶,②诵诗书”“知礼仪,明白在婆媳相处中自己作为晚辈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具备的克制。婚后,原以为自己的勤快和温顺能够赢得婆婆的好感和信任,可是婆婆不仅任意驱使她,还视她为仇人,对她③久怀憎恨,充满敌意。如果她满脑子充塞着封建愚孝观念,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还会地生活下去。但是,刘兰芝并非如此,她尊重自己的人格,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反抗家长的淫威,主动表示愿意④遣归,这种勇气和胆量在当时是惊人的。她最后选择了殉情,在这一贞烈之举中,同样也强烈地表现出她不容母兄逼迫自己改嫁、蹂躏自己意愿的可贵人格精神。为维护个人的权利和尊严而反抗、斗争,这是刘兰芝性格中最可贵的地方。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写出文中4处引号的用法特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起萤火虫,小朋友们都非常开心,也非常关注。其实在这个地球上,,还有很多的昆虫,数量非常非常大——我们说,昆虫是整个自然界当中的“三最生物”。

。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表明:现在已经发现的物种里,动物有140万种左右,其中昆虫有100万种左右,占到整个动物种类的60%以上。但是其实地球上还有将近1000万种(估计数值)没有被发现,所以人类对昆虫的了解其实只有1/10

数量最大。一个蚂蚁巢或白蚁巢,正常情况下有几万个个体;大一点的,甚至几十万个个体。我们可能听过一句成语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在说数量大。

分布最广。昆虫可以分布在很多的地方,比如高山之巅,或者水面上,或者土壤中,或者树木里……各种地方都有昆虫的存在。

所以说,

1.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文中“三最生物”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B.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C.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笋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代诗歌的新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汉乐府继承了《诗经》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写战争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所思》《上邪》等,则歌咏了男女间诚挚坚贞的爱情;《陌上桑》赞美了平民女秦罗敷的美丽智慧,讽刺了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孔雀东南飞》叙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__________的悲剧,批判了封建家长制的冷酷无情。汉乐府民歌语言朴素真率,活泼生动;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其中有十九首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当时代表了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妇、朋友的离情别思,官员、士人的仕途失意,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__________的消极情绪,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__________的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后人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C.“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
D.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民广博的智慧,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3-05-15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作一种艺术看,中国书法是很独特的。因为字是艺术,所以什么“永字八法”之类的说教,其效用也就和“新诗作法”“小说作法”相差不多。绳墨当然是可以教的,而巧妙各有不同,关键在于个人。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概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近于“五百斤油”。

“善书者不择笔”,此说理所当然。秃笔写铁线篆,未尝不可,临赵孟頫的“心经”就有困难。字写得坚挺俊俏,所用大概是尖毫。笔墨纸砚,对于字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有时候写字的人除了工具之外还讲究一点特殊的技巧,最妙者莫过于某公之一笔虎,尤其是那一直竖,顶天立地,一根杉木似的。据说,这是有特别办法的,用马弁一名,牵着纸端,在写到那一竖的时候把笔顿好,喊一声“拉”,马弁牵着纸就往后扯,笔直的一竖自然完成。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错误,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善书者不择笔”,此说理所当然。秃笔未尝不可写铁线篆,临赵孟頫的“心经”就有困难。
B.“善书者不择笔”,此说理所当然。秃笔写铁线篆,未尝不可,临赵孟頫的《心经》就有困难。
C.“善书者不择笔”,此说未必尽然。秃笔写铁线篆,未尝不可,临赵孟頫的《心经》却有困难。
D.“善书者不择笔”,此说未必尽然。秃笔未尝不可写铁线篆,临赵孟頫的“心经”却有困难。
2.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220日,癸卯兔年二月初一,而在这个二月之后还紧跟着一个闰二月。两个农历“二月”共计59天。虽说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上一次出现“闰二月”是2004年(甲申年),下一次是2042年(壬戌年)。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阴历是以月亮的盈亏即朔望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天;而阳历(也称公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的,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天。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兼顾回归年制定的,它的日期既能显示月亮的盈亏变化,又能与公历的四季保持同步。农历平年比回归年要少大约11天。为此,我国古人采用增加闰月的方法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

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个月,,闰月会被安排在农历没有中气的月份。古人将二十四节气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二者相间排列。癸卯兔年的闰二月就是上一个月——二月的闰月,闰二月中只有节气清明,而中气谷雨则在农历的三月初一。这个闰二月从公历322日开始至419日结束,共计29天。

1.下面对文中标点符号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的三个引号用法相同。
B.第一段和第二段中的三个括号用法相同。
C.第三段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D.第三段中的连接号表示前后内容有关联。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在成为经典之前,险些被野蛮芟除绝灭。秦始皇“焚书坑儒”,《诗经》________①________。一把冲天大火,关关的雎鸠,喓喓的草虫,交交的黄鸟,喈喈的仓庚,由哀鸣归于死寂;夭夭的桃花,滚滚的蔓草,青青的绿竹,绵绵的葛藟,被火舌舔成了灰烬。倘若《诗经》遭此劫难从此湮没亡佚,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那么,没有诗源润泽的中国文明将是多么乏味、枯瘠。

文献记载,孔子编订《诗经》后,传给弟子子夏,数度辗转由大儒荀子传给了毛亨。但到了毛亨这儿,历史之河陡起滔天巨浪,《诗》《书》被秦帝下令焚毁,而保存传承者面临身死族灭的命运。向秦始皇献此毒计的是丞相李斯,李斯与韩非、毛亨同为荀子的弟子,韩非为李斯所害,毛亨的处境也________②________,他被迫亡命他乡,一路寻寻觅觅,最后在相对荒僻但水草丰美的武垣县(河间)落下脚来。民间传说他在居所挖了地窖,将《诗经》刻在四壁上。毛亨作为一代大儒、《诗经》的嫡传人,肯定将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早已烂熟于心了。

毛苌从此在河间一带广泛传播《诗经》,撒播了诗的种子。河间成为“毛诗”的发祥地,毛公最早居住并传播《诗经》的村庄被称作诗经村。这独特的名字散发出诗的芬芳,诵之令人________③________。

1.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下面句中引号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真”和“善”是人类美好的品格,也是长期以来哲学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
B.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
C.曹植在建安诗人中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诗艺术精湛,钟嵘《诗品》誉之为“诗中之圣”。
D.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想知道啄木鸟为何用力啄树却不伤大脑,目前一种看法是,它们的头骨应该像减震头盔一样。①近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驳斥了这一观点,计算表明,任何“减震功能”都会阻碍啄木鸟的啄食能力,实际上啄木鸟的头部更像是硬锤。

科学家通过分析3段啄木鸟的高速视频,发现啄木鸟其实不会吸收与树木撞击带来的冲击。通过量化3种啄木鸟啄树过程中的冲击减速,并利用这些数据建立的生物力学模型,从而得出结论,头骨的任何减震都会对鸟类不利。但如果它们的头骨不起到减震器的作用,那么强烈的啄树动作为何不伤大脑?

研究证明,②虽然每次啄树的冲击超过了猴子和人类脑震荡的已知阈值,但啄木鸟较小的大脑却可以承担它。没有减震并不意味着啄木鸟的大脑在看似猛烈的撞击中处于危险之中。即使是超过100次的最强烈啄树冲击,③对啄木鸟的大脑仍然是安全的——计算显示啄木鸟当时大脑的负荷依然低于遭受脑震荡的人类。

这些发现驳斥了长期以来在媒体、书籍、动物园中经常普及给大众的减震理论,即它们的头部装有“减震器”。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或在标点符号或在语言表达上存在错误,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并将完整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文中驳斥啄木鸟的减震理论有两点依据,请找出并加以概括,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3-05-09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画里,二十四节气里的风物被____________了鲜亮的生命力,从而具有了的品格和情感指向,所以,其表现的是人化的自然”“社会化的自然,也是活化的自然。经过胡烟的《纸上寻幽:中国画里的二十四节气之美》解读,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中国画,其独特的文化象征、文化隐喻以及审美意象被无穷放大,便有了人味,也便有了活气和生意。

若是看《纸上寻幽》一书里胡烟的点评,会____________这样的感受: 如果说顾恺之、王希孟、文徵明的画是人文画,是灵魂的功课,倒不如说是文人画。如果说古代画家们是借物抒情、借物言志,那么,《纸上寻幽》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赏画的标准范式,即要____________画外之音,捕捉画外之意——要穿过纸墨,去捕捉蕴藏在画里的生命寓意以及恬静幽深的心灵宇宙。简言之,胡烟带我们在中国画里观看大美的天、地、人,释读磅礴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更重要的是,去捕捉画家们作为一个寻常人的幽微的真性情,穿越____________,解密古代画家植入画作中的人格象征、隐喻以及精神品性,从而读懂古人、读懂古画,也读懂如画的二十四节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赋予   发生   凝听   历史尘埃
B.赋予   生发   聆听   历史风云
C.给予   生发   凝听   历史尘埃
D.给予   发生   聆听   历史风云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人人都知道他是雷锋式的人物——心里只想着他人的好人。
B.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
C.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西藏?
D.“小明——,我来了!”他大喊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3-05-0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传统礼俗文化中,“野”往往被视为粗俗无礼,为君子所不齿。然而在中国文学的观念中,“野”却经常被视为久在世俗礼仪之中的士大夫们体会到的是“复得返自然”的感觉,体会到的是山花野草、田园村寨的野情野趣,体会到的是人性的本真和生命力的充盈。他们从中看到了人之本性、文之自然和美之本色。

“野”是人类原始阶段真实的生活场所和自然本性,是。回到“野”的状态,就是回到心灵的故乡,回到心灵安顿之所。陶渊明的一方田园可谓“野”性十足:“荆扉”“柴门”“草庐”,怪不得有人称陶诗为“田家语”。但在陶渊明看来,这是一方放飞心灵的田园。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说:“正如植物有‘野生’和‘园植’两大类一样,思维方式也可分为‘野性的’和‘文明的’两大类。”我们认为,文学创作也可以分为两大类:野性的和文明的,或者说天生的和人工的。陶渊明的诗文就是生长在,自由生长,天然的芳香沁人心脾。

1.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画横线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和众人同乐还是独自游乐呢?陶渊明更偏向“独自游乐”。
B.在地铁上,几位打扮时尚的“文明人”向一旁的农民工投去鄙夷的眼神。
C.以前明星代言出了问题,往往是公司作为明星的“马甲”代为受罚。
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是农民辛苦劳作的写照,祖父却乐在其中。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标点,古称句读,是读书时用来断句的工具。古书最早不加标点,同一段文字,断句不同,含义就。《韩非子》中记载,古代有一个精通音乐的人叫夔,尧任命他做乐官。哀公问孔子: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答道:夔有一,足,非一足也。意思是有夔一人就足够了,并非夔只有一只脚。我国古籍中的这类例子,在经书中亦屡见不鲜。经书出现歧义,这在古人看来,不容忽视。所以古人提出了读经必先审句读的观点。古书最早不加标点,但古代还是有标点的。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标点符号的萌芽——甲骨文和金文中用来划分层次的双短横号。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需要,使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出土的汉简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书简使用的标点符号多达六种。至宋代,随着活字印刷术代替刀刻手抄,书籍有许多复本,复本既多,读书人便可边读边点,给书从头到尾加上标点。《宋史·何基传》记载:凡所读无不加标点,文显意明。”“标点一词,始见于此。至明清,高邮王氏刻本《广雅疏证》《经传释词》等,都加有句读符号。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没有目标,人生就会变得迷茫——而我却没能找到自己的目标。
B.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C.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
D.王婆推着小车,一边走,一边高声吆喝着:“卖——西瓜啦!”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到了汉代,读书和注书的需要,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B.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读书人,让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C.到了汉代,读书人因为需要读书和注书,所以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D.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需要,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2023-04-29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