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4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水利灌溉工具,既经济又环保.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用图画描绘了筒车的工作原理(图1).假定在水流量稳定的情况下,筒车上的每一个盛水筒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2,将筒车抽象为一个半径为10的圆O,设筒车按逆时针方向每旋转一周用时120秒,以筒车的中心O为原点,线段OAOB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AB为圆O上的点),分别用表示t秒后AB两点的纵坐标,则的最大值为(       
   
A.50B.75C.D.100
2023-09-01更新 | 263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2 . 如图1所示的是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名为“潮涌”,钱塘江和钱塘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征,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图2是会徽的几何图形,设的长度是的长度是,几何图形的面积为,扇形的面积为,已知.

(1)求
(2)若几何图形的周长为4,则当为多少时,最大?
2023-12-25更新 | 413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3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名著,其中《方田》一章涉及到了弧田面积的计算问题,如图所示,弧田是由弧和弦所围成的图中阴影部分.若弧田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扇形的面积为,则此弧田的面积为________
   
2023-11-24更新 | 2429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4 . 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一书时介绍了“赵爽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记直角三角形较小的锐角为α,大正方形的面积为,小正方形的面积为,若,则的值为______
   
5 . 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我国传统扇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上最早的扇子是一种礼仪工具,后来慢慢演变为纳凉、娱乐、观赏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扇子的种类较多,受大众喜爱的有团扇和折扇.如图1是一把折扇,是用竹木做扇骨,用特殊纸或绫绢做扇面而制成的.完全打开后的折扇为扇形(如图2),若图2中分别在上,的长为,则该折扇的扇面的面积为(       

             图1                                图2
A.B.C.D.
2023-11-14更新 | 2156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米、绥、横、靖”五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文科数学试题
6 .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品种纷繁,多姿多彩,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方孔钱是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如图1.现有如图2所示某方孔钱中心方孔为正方形,为正方形的顶点,为圆心,A为圆上的点,且,定义方孔钱金属面积比率,则该方孔钱金属面积比率约为(       )(方孔钱厚度不计,
   
A.83.3%B.88.9%C.92.3%D.96.3%
2023-10-17更新 | 28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7 . 黄金比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部分与整体之比,其比值为,上述比例又被称为黄金分割.将底和腰之比等于的等腰三角形称为黄金三角形,若某黄金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C,则__________
8 .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齐名.他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圆”.后来人们将这个圆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2023-08-02更新 | 1055次组卷 | 15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试题(二)文科数学试题
9 . 《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是中国古代乃至东方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宛田,下周三十步,径十六步.问为田几何?”(一步米)意思是现有扇形田,弧长为米,直径为米,那么扇形田的面积为__________平方米.
2023-02-23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10 . 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叫“圭表”,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圭”就是放在地面上的土堆,“表”就是直立于圭的杆子,太阳光照射在“表”上,便在“圭”上成影.到了周代,使用圭表有了规范,杆子(表)规定为八尺长.用圭表测量太阳照射在竹竿上的影长,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也能用于丈量土地.同一日子内,南北两地的日影长短倘使差一寸,它们的距离就相差一千里,所谓“影差一寸,地差一尺”(1尺=10寸).记“表”的顶部为A,太阳光线通过顶部A投影到“圭”上的点为B.同一日子内,甲地日影长是乙地日影子长的两倍,记甲地中直线AB与地面所成的角为,且.则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       
A.15千里B.14千里C.13千里D.12千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