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4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倡导的“0.618优选法”在各领域都应用广泛,0.618就是黄金分割比的近似值,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通过研究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发现了黄金分割率,黄金分割率的值也可以用表示,即,则的值为(       
A.B.1C.D.
昨日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 .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领域中一种核心的思想方法,它将数的概念与几何图形的特性相结合,从而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复杂的几何问题直观化.“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名言,是对数形结合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数与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彼此相互依存.已知函数,则的图象大致是(       
A.B.
C.D.
2024-05-23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信息押题卷(四)文科数学试题
3 . “扇形窗下清风徐”.如图所示是一个扇子形窗,其所在的扇形半径为,圆心角为,窗子左右两边的边框长度都为,则该窗的面积约为(       
A.B.C.D.
4 . 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设扇形的面积为,其圆心角为,此扇形所在圆面中剩余部分面积为,当的比值为时,扇面为“美观扇面”.某扇环玉雕为“美观扇面”的一部分,其所在扇面半径,尺寸(单位:)如图所示,则该玉雕的扇环面积为(       
A.B.
C.D.
2024-01-13更新 | 50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统一测试数学试题
5 . 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夏歌曰:“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佛华妆,窈窕登高台.”,中国传统折扇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图所示,折扇可看作是从一个圆面中剪下的扇形环(扇形环是一个圆环被扇形截得的一部分)制作而成.若一把折扇完全打开时,其扇形环扇面尺寸(单位:)如图所示,则该扇面的面积为(       
   
A.B.C.D.
2024-01-03更新 | 83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数学试卷
6 . 帕普斯:(Pappus)古希腊数学家,3﹣4世纪人,伟大的几何学家,著有《数学汇编》.此书对数学史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对前辈学者的著作作了系统整理,并发展了前辈的某些思想,保存了很多古代珍贵的数学证明的资料.如图1,图2,利用帕普斯的几何图形直观证明思想,能简明快捷地证明一个数学公式,这个公式是(       

A.
B.
C.
D.
2023-10-10更新 | 92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友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理科试题
7 . 计算等函数值时,计算器使用的是数值计算法,其中一种方法是用容易计算的多项式近似地表示这些函数,通过计算该多项式的值求出原函数近似值,如,其中. 英国数学家泰勒(B. Taylor,1685-1731)发现了这些公式,从中可以看出,右边的项用得越多,计算得出的值也就越精确. 运用上述思想,可得到的近似值为(       
A.B.C.D.
2023-08-22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仪陇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8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其中《方田》章给出计算弧田面积所用的经验公式为:弧田面积),弧田(如图)由圆弧和其所对弦所围成,公式中“弦”指圆弧所对弦长,“矢”等于半径长与圆心到弦的距离之差.现已知弧田面积为,且弦是矢的倍,按照上述经验公式计算所得弧田的弧长是(       
   
A.B.C.D.
2023-08-13更新 | 69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理科数学试题
9 . 《九章算术》是一部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全书分为九章,共收有个问题,内容丰富,而且大多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第一章《方田》收录了个问题,主要讲各种形状的田亩的面积计算方法,其中将圆环或不足一匝的圆环形田地称为“环田”.书中提到这样一块“环田”:中周九十二步,外周一百二十二步,径五步,如图所示,则其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大小为(            )(单位:弧度)(注:匝,意为周,环绕一周叫一匝.)
A.B.C.D.
2023-04-03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10 . 我国古代数学家僧一行应用“九服晷影算法”在《大衍历》中建立了晷影长1与太阳天顶距的对应数表,这是世界数学史上较早的一张正切函数表,根据三角学知识可知,晷影长度l等于表高h与太阳天顶距正切值的乘积,即.对同一“表高”两次测量,第一次和第二次太阳天顶距分别为,且,若第二次的“晷影长”与“表高”相等,则第一次的“晷影长”是“表高”的(       
A.1倍B.2倍C.3倍D.4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