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2-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以直代曲”是微积分中的重要思想方法,牛顿曾用这种思想方法求高次方程的根.如图,r是函数的零点,牛顿用“作切线”的方法找到了一串逐步逼近r的实数,…,,其中处的切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处的切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依次类推.当足够小时,就可以把的值作为方程的近似解.若,则方程的近似解______

   

2024-05-24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卷
2 . 法国数学家棣莫弗(1667-1754年)发现了棣莫弗定理:设两个复数,则.设,则的虚部为(       
A.B.C.1D.0
2024-03-12更新 | 63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3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成就,它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形”早了多年.如图所示的是由“杨辉三角”拓展而成的三角形数阵,图中虚线上的数构成数列,记为该数列的第项,则       
   
A.B.C.D.
4 . 欧拉是十八世纪伟大的数学家,他巧妙地把自然对数的底数、虚数单位、角函数联系在一起,得到公式,这个公式被誉为“数学的天桥”,根据该公式,可得______.
2023-02-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励德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5 . 《世说新语·道旁苦李》有这样一则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这则故事中,王戎判断李子是苦李所用到的数学方法是(       
A.反证法B.综合法C.分析法D.分析—综合法
6 . 1748年,瑞士某著名数学家欧拉发现了复指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关系,并写出以下公式,这个公式在复变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此公式可知,设复数,根据欧拉公式可知,表示的复数的虚部为(       
A.B.C.D.
2021-05-21更新 | 69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理科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他在《九章算术注》方田章圆田术中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正数中的“…”代表无限次重复,设,则可利用方程求得x,类似地可得正数等于(       
A.3B.5C.7D.9
2021-05-02更新 | 983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
8 . 在欧拉公式(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是虚数单位)中令得到,这个等式把数学中最重要的0,1,联系在一起,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公式若复数满足,则(       )
A.B.1C.D.
9 . 早在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就会解一元二次方程.16世纪上半叶,数学家得到了一元三次、一元四次方程的解法.此后数学家发现一元次方程有个复数根(重根按重数计).下列选项中属于方程的根的是(       
A.B.C.D.1
2021-01-22更新 | 119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河南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容易(0.94) |
10 . 刘徽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在中国算术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注释《九章算术》,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体现了无限与有限之间转化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应用广泛.如数式是一个确定值(数式中的省略号表示按此规律无限重复),该数式的值可以用如下方法求得:令原式,则,即,解得,取正数得.用类似的方法可得________.
2020-07-23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