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山东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1 14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人体摄入的淀粉和蛋白质最终分别被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由的电化学梯度驱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和蛋白质均为生物大分子,二者组成元素相同
B.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与转运蛋白结合
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D.低盐饮食有利于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
2024-05-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2. 研究发现,生物膜融合存在以下机制: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螺旋状的复合蛋白,使磷脂分子失去稳定进而重排形成融合孔,最后实现生物膜的相互融合,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B.膜蛋白1和膜蛋白2形成螺旋结构涉及自身构象的变化
C.抑制浆细胞融合孔的形成,不影响抗体的分泌过程
D.生物膜融合的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3. 板栗壳中的板栗壳黄酮因能抑制胰脂肪酶(PL)的活性而具有降脂减肥的功效。如图表示不同pH条件下板栗壳黄酮对PL活性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为pH,酶的用量为无关变量
B.PL能催化脂肪的分解,但不能作为酶的作用底物
C.pH为7.4时,板栗壳黄酮对PL活性的抑制作用最显著
D.实验时应先加入PL和脂肪,再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处理
2024-05-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 用标记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DNA双链,将该细胞转至不含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每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B.若该细胞中一半染色单体被标记,则该细胞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过程中
C.若该细胞处于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则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2
D.若该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则细胞中被标记的核DNA数为8
2024-05-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5. 如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时涉及的部分过程和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细胞中都会发生图中的①、②、③过程
B.图中一条mRNA链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
C.图中三种RNA都可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但具体的功能不同
D.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b→a
6. 倒伏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半矮秆是协调高产和抗倒性的理想资源。育种专家利用60Co-γ辐射诱变“湘辐糯1号”种子,获得了半矮秆突变体“双辐矮糯”。“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相比株高降低,产量增高。将“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进行正反交得F1,F1自交后代(F2)中半矮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离比均为1: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正反交实验结果可以排除秆高性状是细胞质遗传的可能
B.“双辐矮糯”的半矮秆性状在诱变当代较难出现
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能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D.F2中野生型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的F3中半矮秆植株:野生型植株为1:3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7. 生活节奏和压力的增大,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抑郁症。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降低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抑郁症患者应长期大量服用促进、多巴胺释放的药物
B.突触前膜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不需要细胞骨架参与
C.抑制、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回收与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
D.、多巴胺进入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后会促进钠离子内流
2024-05-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8. 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在免疫调节过程中需要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参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胸腺是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脾脏是进行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B.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浆细胞仅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辅助性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2024-05-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9. 玉米幼苗根尖处于垂直状态时,茎芽中合成的生长素(IAA)通过中柱运输到根尖,均等分布在根冠的各个部位;将玉米幼苗水平放置时,幼根会向地生长。科研人员建立了如图所示模型解释上述现象产生的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图中箭头粗细代表生长素含量多少。
A.在幼根和成熟组织中,IAA均能进行非极性运输
B.若除去根冠,会抑制根尖伸长区伸长生长
C.平衡石细胞中淀粉体的分布影响根尖IAA的分布
D.根尖在水平状态时向地生长与根对IAA的敏感度高有关
2024-05-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10. 蚜虫尤其麦长管蚜是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农业害虫之一,向麦田中投放麦长管蚜的天敌——瓢虫、,可有效缓解粮食减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麦田中分布的不同种蚜虫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B.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麦长管蚜的种群密度
C.投放瓢虫、防治麦长管蚜属于生物防治
D.小麦在麦田中的分布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1. 如图表示蓝灰鹟种群的猎食频率与取食高度、猎物体长之间的关系,图中线圈代表猎食频率,处的猎食活动最频繁,越是外圈的等值线表示猎食频率越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植物与蓝灰鹟的生态位时需研究的内容相同
B.蓝灰鹟对不同体长的猎物猎食频率不同
C.蓝灰鹟的取食高度越高,猎食频率越高
D.推测蓝灰鹟在高度为的空间活动时间较长
2024-05-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12. 如图是某人工养殖鱼塘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表示营养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均为消费者,之间不存在竞争
B.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在B和遗体残骸间循环流动
C.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D.B和C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2024-05-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3. 螺蛳粉是一种特色小吃,闻着臭吃着香,这种臭味来自酸笋。春季当竹子出笋后,剥去笋壳,将其切成笋丝,放于陶罐中,使清水过面,并撒上适量食盐,将容器密封好,置于阴凉处腌制一个月左右,酸笋即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笋的酸味主要与醋酸菌发酵有关
B.腌制过程中,食盐的主要作用是调味
C.清水过面有利于菌种的繁殖与发酵
D.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持续增加
2024-05-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14. 巨噬细胞吞噬和摧毁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但某些肿瘤细胞会过度表达CD47,CD47与巨噬细胞表面的SIRP相互作用,使肿瘤细胞逃避吞噬。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有望成为治疗某些肿瘤的辅助药物。下列关于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CD47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的脾脏中提取B淋巴细胞
B.初次筛选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不一定能与CD47特异性结合
C.灭活处理病毒使其失去感染力后可用于诱导B淋巴细胞与杂交瘤细胞融合
D.用荧光标记的可对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
2024-05-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5. 如图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高产奶牛的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可使用化学物质处理使卵母细胞的DNA变性
B.重构胚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C.过程④可用乙醇处理,使重构胚完成细胞分裂与发育进程
D.获得的克隆奶牛的遗传性状由三个亲本决定
2024-05-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在光照条件下,小麦的叶肉细胞中竞争性结合,在(卡尔文循环中固定最关键的酶)的催化下,可与结合后经一系列反应释放,这种反应称为光呼吸,需要叶绿体参与,可与光合作用同时进行。光呼吸在某种程度上可保护光合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的结合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推测在夏季天气晴朗的中午,小麦叶肉细胞中的光呼吸强度增强
C.如果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小麦中的含量降低
D.由于光呼吸会消耗有机物,对植物生长不利,应当完全抑制光呼吸
7日内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17. 如图是某家族关于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该病发病于青年时期,人群中该病致病基因的频率为1/10(图中Ⅲ代个体均为幼龄儿童、Ⅰ代和Ⅱ代个体均已度过青年时期,患病男女指已发病男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据图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Ⅲ-5的基因型与Ⅰ-1的基因型不可能相同
C.若Ⅲ-1适龄后与人群中一患该病男子婚配,后代不患该病的概率为6/19
D.可通过基因检测预判Ⅲ代个体是否有患病风险
2024-05-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8. 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是人体中重要的5种激素。某同学根据它们的功能及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如图模型,在该模型中除了来自同一内分泌腺的④⑤两种激素的作用相抗衡外,其余相邻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表现为协同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婴幼儿时期①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身材矮小
B.与正常状态时相比,②分泌过多时人体对低氧的耐受性增强
C.内分泌系统可通过信息分子③作用于免疫系统
D.若人体长期分泌⑤过少,则可能出现多饮、多食症状
2024-05-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四、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植物甲是某地的入侵植物,对该地造成了危害。研究人员拟采用植物替代控制的方法对入侵植物甲进行防治,研究了植物、植物、植物三种本地植物对植物甲生长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种植方式

植物生物量

植物生物量

植物C生物量

植物甲生物量

单种

40

100

17

42

植物植物甲

30

60

植物植物甲

95

6

植物植物甲

40

37

A.采用植物替代控制的方法对入侵植物甲进行防治属于生物防治
B.本研究中若混种是1株植物甲+1株本地植物,则单种是2株相同植物
C.由表中数据可知,这三种本地植物都能抑制植物甲的生长
D.依据实验结果分析,植物B适合作为控制植物甲入侵的替代植物
2024-05-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20. 田间常施用草铵膦(含碳有机物)农药,该农药在环境中难以降解。科学家通过图1所示方法筛选出了可降解草铵膦的植物乳杆菌(ST-3),并研究了固定态(固定在多孔载体上)和培养液中游离态的ST-3的降解效果,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②过程应使用蒸馏水进行梯度稀释
B.图1中划线纯化过程中接种环需要灼烧5次
C.固定态ST-3可能更有利于与草铵膦接触
D.72h时,游离态ST-3对草铵膦的降解率可能大于固定态
2024-05-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五、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玉米—大豆和玉米—花生的套种均为禾本科和豆科套作模式,该模式能在保障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提高豆科作物的产量。但高位作物玉米对太阳光的遮挡与截获导致的荫蔽会直接影响豆科作物的形态建成及最终产量。研究人员采用室内盆栽试验,以大豆和花生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光处理、弱光处理、荫蔽处理(通过弱光+远红光模拟)3种光环境,研究大豆和花生植株对荫蔽的响应。结果如表所示。

作物

处理

株高

叶绿素含量/

叶面积/

总生物量

净光合速率/

单株产量

大豆

正常光

33.26

4.38

360.95

1.59

19.31

2.64

弱光

66.18

3.34

297.72

0.90

7.76

0.50

荫蔽

42.72

3.88

324.85

0.97

12.47

0.56

花生

正常光

12.10

7.69

285.18

2.09

23.65

10.32

弱光

14.90

7.53

190.36

1.47

15.82

3.74

荫蔽

8.00

6.03

184.25

1.15

18.94

1.89

(1)大豆和花生同为豆科作物,玉米和豆科作物套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__现象,该套种模式显著提高了______。玉米可以通过释放磷酸盐和微量元素供给大豆,而大豆可通过根部的根瘤菌为玉米提供含氮化合物,从该角度看,玉米和大豆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总生物量是植物在单位面积上所形成的有机物的总量,与正常光组相比,弱光组大豆和花生的总生物量均有所降低,结合表格数据分析,其原因是______。弱光组大豆和花生的株高均增加,该过程主要与______(写出两种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植株高度增加有利于叶片______,提高光合效率。
(3)荫蔽环境不仅降低了光照强度,还改变了红光/远红光的值,红光和远红光可通过______影响豆科作物的形态建成。
(4)大豆和花生对荫蔽的响应存在差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相比玉米—大豆套种模式,玉米—花生套种模式下,两种作物之间需要更______(填“宽”或“窄”)的行间距以保证豆科作物的产量,理由是______
2024-06-03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22.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和内分泌活动的中枢。图中甲、乙、丙表示下丘脑的某些区域,A、B、C表示不同的调节途径。
   
(1)
图中下丘脑通过A途径控制靶细胞分泌相关激素的过程属于______(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下丘脑一方面直接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______,使机体产热量增加;另一方面机体也可以通过______(填图中字母)途径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此时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______
(2)当人体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请用流程图表示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释放、作用效果及负反馈调节过程______
(3)某同学欲验证甲状腺激素可促进产热,提出了如下实验思路:选择生理状况一致的多只成年健康小鼠,注射等量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测量小鼠体温并求平均值。请指出该实验思路的不合理之处:______(答出两点)。
2024-05-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23. 氮沉降指大气中的氮元素降落到陆地和水体的过程。科研人员开展实验探究氮沉降背景下刈割(割除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对草地生态系统储碳功能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地生态系统中,碳输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碳进入生物群落后,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______传递。氮沉降可能造成的危害有______(写出一个)。
(2)科研人员在同一人工草地生态系统中选取生物多样性不同的样地开展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固定量)

不添加硝酸铵

高多样性

11.86

低多样性

8.37

低多样性+刈割

9.77

添加硝酸铵

高多样性

10.50

低多样性

7.85

低多样性+刈割

12.91

①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氮沉降会使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______
②低多样性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低于高多样性草地,原因可能是______刈割______(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提高高多样性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微生物残体碳是生态系统土壤碳库中有机碳的重要组成成分,真菌残体碳比细菌残体碳更难降解。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氮沉降背景下,刈割对草原群落植物丰富度和土壤真菌残体碳总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该研究结果表明:______

2024-05-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24. 某二倍体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型,3天可繁殖1代,每只雌虫每次可产卵1000多枚。其眼色有白眼(a基因控制)、红眼(A基因控制)和紫眼(B基因控制)三种类型,为了研究该种昆虫眼色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让不同品系的昆虫进行杂交,结果如表。不考虑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

表型及比例

紫眼雌紫眼雄

紫眼雄:紫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红眼雌

紫眼雌紫眼雄

紫眼雄:紫眼雌:白眼雄:红眼雄:红眼雌

(1)该种昆虫是用作遗传实验的好材料,原因是______(写出两点)。此昆虫控制眼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情况是______
(2)乙组中亲本紫眼雌性个体与紫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3)的表型比例偏离正常的分离比,最可能的假说为______,在甲组中选择紫眼雌性个体与红眼雄性个体进行随机交配,若后代性状及比例为______,则假说正确。
2024-05-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25. 活化的转录因子EB(TFEB)可调控自噬基因和溶酶体基因表达。研究显示,TFEB多个丝氨酸位点可被激酶磷酸化,降低自身活性,将磷酸化位点突变为无法被磷酸化的丙氨酸后,可促进自噬的发生,从而缓解疾病。如图为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定点突变TFEB基因和利用质粒pGEX构建重组质粒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将TFEB第114位的丝氨酸换成丙氨酸,该过程需在分子水平而不是蛋白质水平上操作,原因是______
(2)为获得目的基因,根据重叠延伸PCR引物设计原理,共设计四条引物,引物的序列如表所示,引物端分别添加了BamHⅠ和Ⅰ的识别序列。

引物

引物序列

CGCGGATCCATGGCGTCACGCATAGGGTTGC

AGCCCAGCCCAGGGCGCTCCGAAACCCCCAC

GTGGGGGTTTCGGAGCGCCCTGGGCTGGGCT

ACGCGTCGACTCACAGCACATCGCCCTCCTC

注:下划线为突变基因位点;加粗字母为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箭头指向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过程①中使用的引物是______。将过程①和②获得的产物回收、纯化后混合,热变性后降温,目的是获得含______(填图中数字)的杂交链,然后进行______,得到含有突变碱基对且双链等长的目的基因。
(3)过程④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图中目的基因两端的黏性末端的序列分别为______(按的顺序填写)。过程⑤需要的工具是______。作为载体,图中质粒没有标出的必需结构是______
(4)研究人员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转化后的大肠杆菌需接种在含有______(填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需要进一步筛选,请写出一条筛选的思路:______
2024-06-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二)生物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实验与探究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多选题
4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分子与细胞
2
稳态与调节
3
遗传与进化
4
生物与环境
5
生物技术与工程
6
实验与探究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主动运输  血糖调节  糖类的种类及分布  协助扩散单选
20.85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单选
30.85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酶的本质单选
40.65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单选
50.85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  遗传信息的转录  遗传信息的翻译单选
60.6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基因突变单选
70.6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选
80.85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免疫系统的组成单选
90.65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选
100.85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单选
110.65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单选
120.65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单选
130.85泡菜的腌制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单选
140.85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单选
150.85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胚胎移植技术单选
180.65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血糖调节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单选
二、多选题
160.65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170.6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  遗传病的监测、预防、治疗及实例
190.65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200.85无菌技术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三、非选择题
210.8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植物对温度、光周期等的响应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解答题
220.65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体温调节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实验题
230.6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碳循环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实验题
240.6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问题解答题
25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蛋白质工程原理及操作流程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